您的位置:首頁>汽車>正文

從2017上海車展看汽車行業的新勢力與新趨勢

向上之路, 未來之道

4月16日, 2017第十七屆上海國際汽車工業展覽會(以下簡稱上海車展)正式啟幕。 上海車展是全球規模最大的車展之一, 也是中國汽車行業發展的“風向標”, 本屆車展共有113輛新車全球首發、44輛新車亞洲首發, 還有159輛新能源汽車將從概念車走向量產, 最終走進人們的生活。 新品牌、新技術、新理念、新產品, 這些“新勢力”不僅預示著整個汽車行業的“新趨勢”, 也讓消費者窺探到了未來汽車生活的模樣。

令人眼前一亮的是, 在這樣一次全球汽車行業聚集的盛會中, 中國製造的汽車品牌、技術和產品佔據了相當大的比例, 這些“新生兒”能否成長為行業“弄潮兒”, 值得關注。

中國品牌

形象、銷量、產品齊刷刷向上

在7.1展館中, 橫空出世的新生品牌領克(Lynk&Co)展臺人氣極旺, 儼然搖身一變成為時尚潮流陣地。 領克是吉利汽車整合全球資源創立的高端品牌, 作為中國車企走向高端化的代表, 領克呈現的不僅是汽車作為代步工具的功能性, 還有領先科技和創新模式, 以及中國品牌對未來汽車生活的思考。

品牌定位向上的同時, 中國品牌的車型銷量及售價也突破了傳統意義上的天花板。 據中汽協資料,

今年1~3月份自主品牌累計銷售272萬輛, 已占乘用車銷售總量的45.7%。 在SUV市場上自主品牌的優勢更明顯, 今年一季度SUV銷量排名前十中, 合資品牌僅有昂科威佔據一個席位, 其他九款均為中國品牌車型。

產品售價也在逐步提升, 以去年10月上市的廣汽傳祺GS8為例, 價格區間上探到16萬~25萬元, 是為數不多突破“20萬元”的中國品牌車型, 截至今年2月底GS8也獲得了累計訂單(含待交付)4萬輛的好成績。

形象、銷量、產品三箭齊發, 可以預見, 不久的未來, 吉利汽車、廣汽乘用車、長城汽車、長安汽車這些行業佼佼者將帶領中國汽車品牌站穩世界的舞臺。

合資品牌

掉隊者已漸行漸遠

中國品牌的斐然成績令人稱奇, 相比較之下, 一些往日的合資品牌“紅人”卻在市場競爭的大浪潮中逐漸失去聲響。

東風標緻、東風雪鐵龍這些昔日的“一車難求”如今卻有點像“被後浪拍在沙灘上”。

東風標緻和東風雪鐵龍合體的神龍汽車, 在今年一季度的搏殺中掉隊, 銷量跌幅達到46.4%。 2016年, 雙品牌銷量僅為60.02萬輛, 同比下降14.77%, 僅完成了銷售目標的78%。

未來汽車,不斷湧現的新物種

誰能笑到最後

本次上海車展共亮相159輛新能源汽車, 其中, 國內廠商就占了96輛。 蔚來、正道、奇點、雲度……這些聽起來陌生的新品牌帶著他們首發的新產品依次亮相在車展上, 他們闡述的理念、規劃的產品令人耳目一新卻也帶著陌生。

以正道汽車為例, 全球首款“生態可持續型電驅動概念車”正道H600是本次車展上的一大熱點。 其所搭載的“微型渦輪發電機增程器+超級電池”黃金動力組合,

僅憑超1000公里的綜合續航里程和動能回收率超過30%這兩項資料, 就帶給我們很大的想像空間。

據錢報記者瞭解, 未來正道汽車不僅能為家庭和居民區提供應急電源和為其他電動車補充電力, 甚至還能在用電波峰期回充國家能源網路。 儘管像這樣尖端的技術還沒從概念走向量產, 但是卻讓我們對未來汽車充滿了期待。

對於這些汽車創業團隊來說, 上海車展將是他們第一次面對讚美與質疑、褒獎與貶損共存的舞臺, 這個舞臺也許會把他們推向世界, 也有可能足夠苛刻, 從概念走向量產是一個化蛹成蝶的過程, 這個過程拼的是實力也有耐力, 誰能笑到最後現在言之過早, 但是目前,我們都應該感謝這些新品牌做的探索。

從本次上海車展來看,無論是傳統勢力推出的新品牌、新理念,還是新生力量帶來的新技術、新模式,中國汽車品牌和中國汽車人已經充當起了汽車行業“改變者“的角色。當然,在全球化的今天,中國製造的背後也集結了來自全球的創新技術與思維,如果說從過去的汽車行業發展經驗來看,立足於本土化的車企更能獲得成功的話,那麼未來,全球化已成趨勢。

但是目前,我們都應該感謝這些新品牌做的探索。

從本次上海車展來看,無論是傳統勢力推出的新品牌、新理念,還是新生力量帶來的新技術、新模式,中國汽車品牌和中國汽車人已經充當起了汽車行業“改變者“的角色。當然,在全球化的今天,中國製造的背後也集結了來自全球的創新技術與思維,如果說從過去的汽車行業發展經驗來看,立足於本土化的車企更能獲得成功的話,那麼未來,全球化已成趨勢。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