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汽車>正文

10月Mirai進國內測試FCV,豐田邁進後混動時代?

新能源的未來究竟是什麼?在大家還沉迷于大馬力的激情時, 豐田的混動把世界慢慢揉成了現在這個樣子, 而如今大家都餓虎撲食般投向了純電動,

豐田又默默搞起了氫燃料電池, 十月份將會有兩台Mirai來到中國測試並推廣, 以日語“未來”的羅馬音為名的Mirai, 會得到一個什麼樣的答案?

首先你得知道Mirai是誰

就算原來沒聽過你也應該猜到了, 它就是一款氫燃料電池車, Mirai這個名字也非常應景, 是日語“未來”的羅馬音, 也確實一直未來中國。 自2014年底上市並進入歐洲和美國市場之後Mirai共售出了3000輛左右, 但今年2月由於電壓安全隱患而召回了2840輛, 也就是這次事件之後的兩個月, 豐田便確認了Mirai試水中國市場的消息。

Mirai無疑是豐田佈局新能源領域的戰略車型, 作為一款FCV, 其動力系統是由氫燃料電池組和一組電動馬達, 按照豐田稱為燃料電池系統(Toyota Fuel-Cell System)的方式運行, 最大續航里程500公里左右, 加滿燃料時間僅為3分鐘, 且無二次污染, 在這些方面可以說對純電動汽車佔據著絕對優勢, 而召回的安全隱患其實也只是車型設計的失誤。

真這麼好, 那為什麼火的是特斯拉?

即使純電動烈火燎原, 續航和充電依舊是其與生俱來的致命缺陷, 但像特斯拉之流顯然已經在慢慢脫離這個問題群體, 續航里程幾乎與燃油車相持, 充電樁建設日益完善, Model 3更是將價格下探到3萬多美元的水準, 到了燃料電池車的一半, 這要再不火就沒道理了, 那FCV這第一仗到底敗在哪兒了呢?

說到底, 還是錢, 橫亙在FCV面前的成本大山實在是太難以跨越, 先是氫燃料電池內的催化劑成本太高, 因為其中一般使用鉑這種稀有貴金屬, 通俗的說就是用白金做電池, 怎麼便宜?再有就是加氫站建設成本太高, 由於液態氫的特殊性, 燃料箱需要特製,

這就牽扯到昂貴的相關設備, 所以修建一座加氫站往往要花費100-200萬美元, 而特斯拉建一座充電站要花多少錢呢?30萬美元左右, 目前美國有34個公共加氫站, 而充電站則有15703個, 當然還在不斷增加, 大概就是這種對比。

燃料電池車在做著哪些努力?

如果要深究, 最早進行FCV研發的還真不是豐田,而是通用,早在1966年通用就發佈了世界第一台FCV——雪佛蘭Electrovan,此後通用陸續投入了40億美元用於FCV研發,但始終沒能解決成本高昂這個問題,既然FCV天生便有著EV無法比擬的優勢,那不解決這最大的成本問題還能混得下去?

也許就真的行,現在市場上一共有3款在售的FCV,除了豐田Mirai,還有本田Clarity和現代ix35 FC。豐田自1992年開始研發FCV,25年來積累了5680多項專利,如今已經全部公開,包括電池、高壓氫罐、相關軟體系統等,就像特斯拉公開自己的電動車技術專利一樣,豐田同樣急於推動該技術的進一步發展,當然也為了縮減研發成本。

本田Clarity目前已經達到了589公里的續航,售價6.7萬美元,略高於Mirai,而現代ix35 FC則是世界第一款量產FCV,沒錯它在2013年上市的確搶先Mirai一步,這款燃料電池SUV續航達到了594公里,售價為5.7-7.7萬美元。可以看出FCV的售價基本都在六七萬美元的水準,別忘了,特斯拉Model S/X的價格均在10萬美元以上,在單車價格上FCV並非處於劣勢,問題還是加氫站實在太少,而其根源依然是成本制約了建設。

為了這個成本,很多方面正在大膽向氫燃料技術投資以尋求突破,比如通用與本田合作準備在2020年之前推出燃料電池系統,今年初13家公司(包括殼牌和寶馬)成立了一個委員會,目標就是加快氫的普及速度,美國能源部向福特提供600萬美元資金用於FCV的研發,寶馬表示將在2020年推出i8和5系GT的FCV量產車型,韓國提供FCV價格1/3的購車補貼,並計畫在2030年將全國十幾座加氫站增加到520座,實現全國覆蓋。

前景光明,Mirai來中國還想要什麼?

多方發力,前景光明,Mirai這個時候來中國還想要什麼?也許,是個答案一樣的東西,而且不一定是要尋找,而是將它大大方方地帶給我們吧?豐田表示,Mirai十月份進入國內以後將參與促銷活動和展示活動,並積極瞭解中國客戶對氫燃料汽車的接受程度,對該車的性能進行測試,研究中國氫燃料的品質,作為檢測汽車品質和耐久性測驗的一部分。

此外,豐田還計畫在常熟建設其在中國的首座加氫站,要知道之前國內只有5座加氫站,分佈在北京、上海、廣州等地,第六座現身之後會不會帶一波節奏?我們不知道,我們也不知道究竟是什麼讓豐田FCV在冷落了中國這個無比巨大的市場這麼久之後,最終決定將Mirai伸向中國,或許是他們覺得他們的答案已經到了該得到我們大家認同的時候了吧。

純電動當道,Elon Musk敢直言FCV是“騙人的把戲”,嘲笑Fuel Cell是Fool Cell,但純電動更像是恰好符合現在這個時段的需求,一旦燃料電池的成本問題得到革命性的解決,也許世界變化的比電動車改變世界要快得多。

我願意相信FCV的未來,畢竟能用錢解決的問題,都不是問題,更何況全世界一起想法子省錢,你特斯拉該慌也得慌一下,等到萬事俱備,我們並不是非得買純電動車。

最早進行FCV研發的還真不是豐田,而是通用,早在1966年通用就發佈了世界第一台FCV——雪佛蘭Electrovan,此後通用陸續投入了40億美元用於FCV研發,但始終沒能解決成本高昂這個問題,既然FCV天生便有著EV無法比擬的優勢,那不解決這最大的成本問題還能混得下去?

也許就真的行,現在市場上一共有3款在售的FCV,除了豐田Mirai,還有本田Clarity和現代ix35 FC。豐田自1992年開始研發FCV,25年來積累了5680多項專利,如今已經全部公開,包括電池、高壓氫罐、相關軟體系統等,就像特斯拉公開自己的電動車技術專利一樣,豐田同樣急於推動該技術的進一步發展,當然也為了縮減研發成本。

本田Clarity目前已經達到了589公里的續航,售價6.7萬美元,略高於Mirai,而現代ix35 FC則是世界第一款量產FCV,沒錯它在2013年上市的確搶先Mirai一步,這款燃料電池SUV續航達到了594公里,售價為5.7-7.7萬美元。可以看出FCV的售價基本都在六七萬美元的水準,別忘了,特斯拉Model S/X的價格均在10萬美元以上,在單車價格上FCV並非處於劣勢,問題還是加氫站實在太少,而其根源依然是成本制約了建設。

為了這個成本,很多方面正在大膽向氫燃料技術投資以尋求突破,比如通用與本田合作準備在2020年之前推出燃料電池系統,今年初13家公司(包括殼牌和寶馬)成立了一個委員會,目標就是加快氫的普及速度,美國能源部向福特提供600萬美元資金用於FCV的研發,寶馬表示將在2020年推出i8和5系GT的FCV量產車型,韓國提供FCV價格1/3的購車補貼,並計畫在2030年將全國十幾座加氫站增加到520座,實現全國覆蓋。

前景光明,Mirai來中國還想要什麼?

多方發力,前景光明,Mirai這個時候來中國還想要什麼?也許,是個答案一樣的東西,而且不一定是要尋找,而是將它大大方方地帶給我們吧?豐田表示,Mirai十月份進入國內以後將參與促銷活動和展示活動,並積極瞭解中國客戶對氫燃料汽車的接受程度,對該車的性能進行測試,研究中國氫燃料的品質,作為檢測汽車品質和耐久性測驗的一部分。

此外,豐田還計畫在常熟建設其在中國的首座加氫站,要知道之前國內只有5座加氫站,分佈在北京、上海、廣州等地,第六座現身之後會不會帶一波節奏?我們不知道,我們也不知道究竟是什麼讓豐田FCV在冷落了中國這個無比巨大的市場這麼久之後,最終決定將Mirai伸向中國,或許是他們覺得他們的答案已經到了該得到我們大家認同的時候了吧。

純電動當道,Elon Musk敢直言FCV是“騙人的把戲”,嘲笑Fuel Cell是Fool Cell,但純電動更像是恰好符合現在這個時段的需求,一旦燃料電池的成本問題得到革命性的解決,也許世界變化的比電動車改變世界要快得多。

我願意相信FCV的未來,畢竟能用錢解決的問題,都不是問題,更何況全世界一起想法子省錢,你特斯拉該慌也得慌一下,等到萬事俱備,我們並不是非得買純電動車。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