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世無商鞅——歷史上第二個秦國一統中國夢斷青海湖

高原霸主:吐谷渾

“北喬峰, 南慕容”, 金庸的《天龍八部》將歷史上的前燕慕容氏弄得是人皆知。 但慕容氏的另一分支:吐谷渾, 卻默默無聞。

作為一個在青海湖建立的鮮卑人政權, 今天我們來介紹下吐谷渾的歷史。

徒河涉歸, 是鮮卑族一個部落的部落酋長。 他的部落名是什麼, 沒有人知道。 只知道徒河涉歸這個部落在遼河西部居住。 徒河涉歸的祖父莫護跋, 在西元238年(曹魏時)幫助司馬懿攻打遼東太守公孫淵, 有功被拜為義王, 於是這個鮮卑部落開始在遼河西部居住, 開始了慕容鮮卑漢化的進程。

徒河涉歸的父親是木延, 為左賢王。 徒河涉歸本人因為有守護柳城的功績, 於是被西晉拜為鮮卑單于。

徒河涉歸有三個兒子:長子吐谷渾, 次子若洛廆(即前燕的慕容廆), 最小的是慕容運。

徒河涉歸是什麼時候死?吐谷渾和慕容廆是什麼時候發生衝突的呢?

按照《晉書 慕容廆》載記的記錄, 西元289年(晉武帝司馬懿太康十年), 因為宇文鮮卑部的勢力擴張, 慕容鮮卑部首領慕容廆不得不遷移到徒河的青山一帶居住。

在遷移到徒河之前, 慕容廆因為徒河涉歸和宇文鮮卑的仇恨, 想要討伐宇文鮮卑, 但西晉不允許。 慕容廆因此和西晉軍在肥如大戰, 慕容廆戰敗。

後慕容廆東滅扶余國, 被被西晉的賈沈戰敗並複立扶余國。

在慕容廆成為慕容鮮卑部的酋長之前, 徒河涉歸死後, 徒河涉歸的弟弟耐篡位, 作為繼承人的慕容廆不得不逃走避禍, 後耐被慕容鮮卑人所殺, 慕容廆才正是成為慕容鮮卑的酋長。

以上三件事, 估計也要3年的時間, 也就是說, 以慕容廆在西元289年遷移到徒河的時間為准,

即徒河涉歸死的時候應該是在西元286年, 當時慕容廆年紀是17歲。

吐谷渾和慕容廆發生衝突的時間, 應當是慕容廆遷移到徒河之後。 即是西元290年左右。

徒河涉歸讓慕容廆繼承部落酋長, 但分1700戶給吐谷渾(晉書記載是1700戶, 魏書(北魏史)記載是700戶)。

二人發生衝突的直接事件是:慕容廆的馬和吐谷渾的馬打鬥。 也許慕容廆的馬受傷較為嚴重, 年輕氣盛的慕容廆一怒之下, 脫口就說:“先公分建有別, 奈何不相遠離, 而令馬鬥!”

吐谷渾也負氣回答:“馬為畜耳, 鬥其常性, 何怒於人!乖別甚易, 當去汝於萬里之外矣。 ”

可見兄弟衝突的直接原因是慕容鮮卑部遷移到徒河後, 對牧場的資源配置劃分不明確、混亂而導致的。

吐谷渾一氣之下就西走,

慕容廆後悔, 於是派長史史那蔞馮和徒河涉歸時的老將們去勸說吐谷渾不要走。

吐谷渾說, 你們趕馬向東, 如果馬繼續向東走, 我就回去, 不然我就繼續西走。 史那蔞馮等趕馬向東, 過了一會, 馬又向西走了。 於是吐谷渾繼續率領自己的部族西走。

慕容廆為此, 特意創作了《阿幹歌》來表達對哥哥吐谷渾的思念。 阿幹, 即鮮卑語哥哥的音譯。

青海湖畔的吐谷渾國

吐谷渾走到陰山時, 就在生活了幾年。 西晉永嘉之亂後, 吐谷渾才度過隴西, 到達青海湖一帶, 自此再次定居。

吐谷渾72歲死, 有60個子女, 長子吐延繼承吐谷渾的部落酋長。

吐延“身長七尺八寸, 雄姿魁傑, 羌虜憚之, 號曰項羽”。 吐延曾經對部下說:“大丈夫生不在中國, 當高光之世, 與韓、彭、吳、鄧並驅中原, 定天下雌雄, 使名垂竹帛, 而潛竄窮山, 隔在殊俗, 不聞禮教於上京, 不得策名於天府, 生與麋鹿同群, 死作氈裘之鬼, 雖偷觀日月, 獨不愧於心乎!”

吐延後來被羌族的薑聰刺殺而死。 吐延被刺後, 劍還插在身上, 反而冷靜的安排後事:要求大將紇拔泥帶自己的兒子葉延到白蘭——白蘭“地既險遠, 又土俗懦弱,易控禦”。

吐延在位13年,有子女12個人,長子葉延繼位。吐延死時,葉延才10歲大。

葉延長大後,“長而沈毅,好問天地造化、帝王年曆”。葉延依據《禮》(“《禮》雲公孫之子得以王父字為氏,吾祖始自昌黎光宅於此,今以吐谷渾為氏,尊祖之義也。”),正式建國,以祖父吐谷渾的名字作為國號。

葉延在位23年即死,死時33歲。葉延有4個兒子,長子辟奚(《魏書》作“碎奚”)繼位。

東晉時吐谷渾國疆土

辟奚時,是前秦苻堅全盛之時。辟奚曾派人送50匹馬、500斤金銀給苻堅。苻堅因此封辟奚為安遠將軍。辟奚個性比較溫厚容讓,三個弟弟比較蠻橫。長史鐘惡地擔心三個弟弟以後謀殺辟奚篡位,於是在不和辟奚商議的情況下,就把辟奚的三個弟弟給殺了。

辟奚因為殺弟被殺而傷心,因此將政事交付給兒子視連,自號“莫賀郎”,進而“憂卒”,在位25年,死時42歲,有子女6人,視連繼位。

視連和乞伏乾歸通婚,被乞伏乾歸拜為白蘭王。視連在位15年而死,有兩個兒子,長子視羆,次子烏紇堤。視羆繼位。

視羆採取和父親視連聯姻不同的政策——強硬的東進政策。視羆拒絕了乞伏乾歸的白蘭王等職位的拜封,以恢復西晉王室為己任,率軍東進,攻打乞伏乾歸,結果被打敗。

視羆在位11年,年33歲死,死的時候因為兒子樹洛幹年少,於是就讓弟弟烏紇堤繼位。

烏紇堤繼續視羆對抗乞伏乾歸的政策,但也因此被打敗,丟失萬餘人口。烏紇堤在位8年,年35歲死,養子(哥哥視羆的兒子,烏紇堤在視羆死後,娶視羆老婆念氏為妻)樹洛幹繼位。

樹洛幹16歲繼位,率領部族奔去莫何川,自稱大都督、車騎大將軍、大單于、吐谷渾王,又自號戊寅可汗,“沙漒雜種莫不歸附”。

樹洛幹採取和父親不同的政策——獨立自主、對中原王朝採取不干涉政策:“稱霸西戎,觀兵三秦,遠朝天子”。

樹洛幹在位9年,年24歲而死,弟弟阿豺繼位(《晉書》記載是兒子拾虔繼位)。

北魏時吐谷渾疆土

阿豺改變樹洛幹孤立西部的政策,一邊派人和北魏、南朝劉宋聯絡,獲取外部支持,一邊兼併周邊羌氐部落,擴大國家數千里,在西北號為強國。

阿豺暴病將死時,就發生了歷史上著名的“折箭”故事:阿豺讓自己的20個兒子和母弟慕利延各折一箭,都很輕易折斷,然後讓他們折19支箭,誰都折不斷。

阿豺死後,兄子慕璝(應該是指樹洛幹的兄弟。《魏書》前說,烏紇提娶樹洛幹的母親念氏後,念氏生兩個兒子:慕璝、利延。慕璝、利延應該是樹洛幹、阿豺的兄弟)繼位。

慕璝繼續阿豺和北魏、劉宋聯盟的政策,和劉義隆盟好,被封為隴西王。

慕璝死後,弟弟慕利延繼位。北魏封慕璝為惠王,封慕利延為西平王。南朝劉宋封慕利延為河南王。

後阿豺的長子緯代害怕慕利延殺自己,想要和北魏使者逃到北魏,結果被慕利延發現後殺死。叱力延等阿豺八個兒子一起逃到北魏。北魏太武皇帝拓跋燾拜叱力延為歸義王,並命令晉王伏羅率軍征討慕利延。樹洛幹子拾寅在大母橋被伏羅派去北魏軍擊敗,“斬首五千餘級”。慕利延逃回白蘭,慕利延從弟伏念、長史鳩黎、部大崇娥等率領1.3萬部族投降北魏。北魏繼續攻打白蘭,慕利延西走于闐國,殺死于闐國國王,殺死于闐國數萬人。

在南朝劉宋的支持下,幾年後,慕利延收復了吐谷渾國的領土。

慕利延死後,樹洛幹子拾寅繼位,這才是《晉書》中所記錄的“世子拾虔嗣”。

拾寅繼位後,在繼續保持和南朝劉宋的友好之外,還重新修復和北魏的關係,重新和北魏盟好。拾寅開始在伏羅川設立城邑。

拾寅死後,兒子度易侯繼位。度易侯曾征伐宕昌(應該是高昌吧),後被北魏孝文弟拓跋宏調停。

度易侯死後,兒子伏連籌繼位。伏連籌被北魏孝文帝拓跋宏封為吐谷渾王。伏連籌採取阿豺的政策,一邊外連和北魏和南朝,一邊兼併周邊的部落,在西北一帶號稱為強富。伏連籌按照中原制度,設立官職制度,“稱制諸國”。

伏連籌時期吐谷渾全盛時疆土

伏連籌死後,兒子誇呂繼位。誇呂自號為可汗,建都于伏俟城(青海湖西邊15裡處)。東魏孝靜皇帝元善見曾納誇呂的從妹為妃,又以廣樂公主為誇呂妻子。

北周時,誇呂和北周是打打和和,也保持和北齊的友好。

西元591年誇呂去世,兒子伏繼位。西元596年,隋文帝楊堅以光化公主為伏妻子。597年,吐谷渾國發生內亂,伏被殺,弟弟伏允被立繼位。

隋煬帝楊廣即位後,因為和鐵勒戰敗,於是就派裴矩利誘鐵勒出兵攻打吐谷渾,最後成功收復“自西平臨羌城以西,且末以東,祁連以南,雪山以北,東西四千里,南北二千里”的吐谷渾國土地。但到了隋末戰亂時,伏允收復了吐谷渾國故地。

唐高祖李淵時,和伏允修好,利用吐谷渾打擊涼州的李軌。唐太宗李世民時,拒絕了伏允為其兒子請婚的要求。於是兩國關係時好時壞。

李世民聽從鄯州刺史李玄運攻打吐谷渾可捕獲大量牛馬的建議,派遣段志玄率領邊兵即黨項、契苾(鐵勒部落)等部落攻打吐谷渾。段志玄等不想打,到了距離青海湖30裡的地方停兵不進,只有李君羨率領精兵追進,在青海湖南邊擊敗吐谷渾部落,俘虜2萬頭牛羊。

西元635年,李世民派遣李靖、侯君集、李道宗、李大亮、李道彥、高甑生等6路大軍,連同突厥、契苾(鐵勒)等部族,共同攻打吐谷渾國。吐谷渾國打敗,伏允自殺。唐朝冊立伏允兒子順為吐谷渾王,後被吐谷渾人所殺。吐谷渾人立順的兒子諾曷缽為王。

唐高宗時,吐谷渾和吐蕃相互攻打,並且兩國都向唐朝要求出兵增援攻打對方。唐高宗李治兩不相幫。最後吐蕃舉國攻打吐谷渾。眼看吐谷渾要被滅,唐高宗李治派遣薛仁貴率軍救吐谷渾國,結果被吐蕃打敗。

吐谷渾在西元663年(唐高宗李治龍朔三年)被吐蕃滅國。

自從西晉永嘉之亂,吐谷渾從陰山度過隴西得到青海湖定居,到唐高宗龍朔三年被滅國,吐谷渾國存續352年(西元311年永嘉之亂到西元663年唐高宗龍朔三年),歷經19世。

吐谷渾的世系表

吐谷渾世系表

關於吐谷渾國,有幾點,我們應當知道:

1、吐谷渾雖然是以遊牧生活為主、兼以定居生活為輔,但文化上是偏向漢文化。這主要的原因是吐谷渾所出身的慕容鮮卑部是較早漢化的鮮卑族(從慕容的名字就可以看出慕容部漢化的傾向)。因此吐谷渾本人及其後裔在漢化程度上也許沒有北魏鮮卑族的漢化程度那麼高,但吐延以項羽自號、葉延依照《禮》書創建國名;視羆有強烈輔助晉室江山的雄心等等,都可以看出吐谷渾國的貴族並非以夷狄自居。

2、吐谷渾國官職,基本上是以中原王朝官職為准,吐谷渾時代就有長史、司馬、將軍等職位。在伏連籌時代,吐谷渾在軍事和商業上都是西部首霸,節制西域諸國,號稱富強,更按照中原王朝的官職來設置制度。

3、吐谷渾國幾個關鍵的人物:吐谷渾,初始建國者;葉延,正式建國者;視羆,積極東進政策提倡者;樹洛幹,獨霸西域政策提倡者;阿豺,遠交近攻政策提倡者;伏連籌,吐谷渾全盛時期開創者,是吐谷渾獨霸西域夢想的實現者。

4、吐谷渾國被滅的原因在於沒有適應新的形勢,面對北有突厥、鐵勒、南有吐蕃雙強興起的形勢,沒有依據新的形勢,調整自己的國家政策,而是繼續固守阿豺的結交東方的政策,意圖以東方的大唐為依靠存生存。

5、吐谷渾被吐蕃所滅,是漢文化在西域流傳的重大失敗。

6、吐谷渾國幾個主要的地理名詞:西零、白蘭、枹罕、伏俟城、伏羅川、莫何川等。

吐谷渾和秦國的相同之處:

1、都是從東方遷移到西方;

2、都是在以外來者身份在戎狄之地建國

3、建國初都有國君被戎狄所殺:吐谷渾國是第二代國君吐延被羌族的薑聰刺殺;秦國是第四代國君秦仲被戎狄所殺。

4、吐谷渾和秦國都是以中原文化為導向的東向政策,也都有獨霸西部的政策。

5、吐谷渾和秦國的國君都比較奮發圖強,有意強國。

7、吐谷渾支持恢復晉室,秦國支持東周。

8、吐谷渾和秦國都實行遠交近攻的策略。

吐谷渾和秦國的不同之處:

1、秦國有商鞅變法,改革國家基礎,建立先進的文明體系,但世無商鞅給吐谷渾所用,吐谷渾漢化過程緩慢。

2、秦國的國策路線是:先獨立、西霸,後強大、東向;吐谷渾的國策路線是:東向——受挫後獨立、西霸——再東向。

3、秦國在商鞅變法之下,從戎狄之國華麗變身為富強大國,最終一統;吐谷渾並沒有全面漢化,改變國家基礎體制,只是在貴族上層實行漢化,沒有改革國家基礎,讓一般國家成員獲取漢化收益,沒有實現國家的徹底轉變,無法與中原諸強爭霸。

4、吐谷渾的有作為國家壽命都很短,長命的很少,導致國家失去了強大的機會(吐延、葉延等阿豺以前的國家壽命最長的也就是42歲,24、33歲就死的很多);秦國早期雖然國家變動也大,但壽命較長,國家較為穩定。

5、秦國有春秋戰國539年的中原戰亂爭霸時間來調整、改革國家,實現統一;吐谷渾自西晉永嘉之亂才到青海湖,從311年永嘉之亂到439年北魏完成北部統一只有128年的時間,加上第二代國君吐延、第三代國君葉延、第六代國君視羆等做作為的國君在位時間太短,國家足夠穩定時間來獲取強大的基礎。

總結來說,吐谷渾,不應該被視為蠻夷之國,只是黨項羌人國家,而是具有漢文化的半遊牧半定居國家。這種狀態和商鞅變法之前的秦國是一樣的,否認吐谷渾的漢文化特徵,是很不恰當的。

都是被視為蠻夷之國(秦國在商鞅變法前被視為蠻夷之國,商鞅變法後被視為中原國家;吐谷渾在東晉、南北朝時代被視為漢文化國家,但在隋、唐時卻被視為蠻夷之國)的秦國和吐谷渾,彼此不同的結果就在於一場徹底的社會變革。因此說,吐谷渾是第二個秦國,是沒有什麼大問題的。

又土俗懦弱,易控禦”。

吐延在位13年,有子女12個人,長子葉延繼位。吐延死時,葉延才10歲大。

葉延長大後,“長而沈毅,好問天地造化、帝王年曆”。葉延依據《禮》(“《禮》雲公孫之子得以王父字為氏,吾祖始自昌黎光宅於此,今以吐谷渾為氏,尊祖之義也。”),正式建國,以祖父吐谷渾的名字作為國號。

葉延在位23年即死,死時33歲。葉延有4個兒子,長子辟奚(《魏書》作“碎奚”)繼位。

東晉時吐谷渾國疆土

辟奚時,是前秦苻堅全盛之時。辟奚曾派人送50匹馬、500斤金銀給苻堅。苻堅因此封辟奚為安遠將軍。辟奚個性比較溫厚容讓,三個弟弟比較蠻橫。長史鐘惡地擔心三個弟弟以後謀殺辟奚篡位,於是在不和辟奚商議的情況下,就把辟奚的三個弟弟給殺了。

辟奚因為殺弟被殺而傷心,因此將政事交付給兒子視連,自號“莫賀郎”,進而“憂卒”,在位25年,死時42歲,有子女6人,視連繼位。

視連和乞伏乾歸通婚,被乞伏乾歸拜為白蘭王。視連在位15年而死,有兩個兒子,長子視羆,次子烏紇堤。視羆繼位。

視羆採取和父親視連聯姻不同的政策——強硬的東進政策。視羆拒絕了乞伏乾歸的白蘭王等職位的拜封,以恢復西晉王室為己任,率軍東進,攻打乞伏乾歸,結果被打敗。

視羆在位11年,年33歲死,死的時候因為兒子樹洛幹年少,於是就讓弟弟烏紇堤繼位。

烏紇堤繼續視羆對抗乞伏乾歸的政策,但也因此被打敗,丟失萬餘人口。烏紇堤在位8年,年35歲死,養子(哥哥視羆的兒子,烏紇堤在視羆死後,娶視羆老婆念氏為妻)樹洛幹繼位。

樹洛幹16歲繼位,率領部族奔去莫何川,自稱大都督、車騎大將軍、大單于、吐谷渾王,又自號戊寅可汗,“沙漒雜種莫不歸附”。

樹洛幹採取和父親不同的政策——獨立自主、對中原王朝採取不干涉政策:“稱霸西戎,觀兵三秦,遠朝天子”。

樹洛幹在位9年,年24歲而死,弟弟阿豺繼位(《晉書》記載是兒子拾虔繼位)。

北魏時吐谷渾疆土

阿豺改變樹洛幹孤立西部的政策,一邊派人和北魏、南朝劉宋聯絡,獲取外部支持,一邊兼併周邊羌氐部落,擴大國家數千里,在西北號為強國。

阿豺暴病將死時,就發生了歷史上著名的“折箭”故事:阿豺讓自己的20個兒子和母弟慕利延各折一箭,都很輕易折斷,然後讓他們折19支箭,誰都折不斷。

阿豺死後,兄子慕璝(應該是指樹洛幹的兄弟。《魏書》前說,烏紇提娶樹洛幹的母親念氏後,念氏生兩個兒子:慕璝、利延。慕璝、利延應該是樹洛幹、阿豺的兄弟)繼位。

慕璝繼續阿豺和北魏、劉宋聯盟的政策,和劉義隆盟好,被封為隴西王。

慕璝死後,弟弟慕利延繼位。北魏封慕璝為惠王,封慕利延為西平王。南朝劉宋封慕利延為河南王。

後阿豺的長子緯代害怕慕利延殺自己,想要和北魏使者逃到北魏,結果被慕利延發現後殺死。叱力延等阿豺八個兒子一起逃到北魏。北魏太武皇帝拓跋燾拜叱力延為歸義王,並命令晉王伏羅率軍征討慕利延。樹洛幹子拾寅在大母橋被伏羅派去北魏軍擊敗,“斬首五千餘級”。慕利延逃回白蘭,慕利延從弟伏念、長史鳩黎、部大崇娥等率領1.3萬部族投降北魏。北魏繼續攻打白蘭,慕利延西走于闐國,殺死于闐國國王,殺死于闐國數萬人。

在南朝劉宋的支持下,幾年後,慕利延收復了吐谷渾國的領土。

慕利延死後,樹洛幹子拾寅繼位,這才是《晉書》中所記錄的“世子拾虔嗣”。

拾寅繼位後,在繼續保持和南朝劉宋的友好之外,還重新修復和北魏的關係,重新和北魏盟好。拾寅開始在伏羅川設立城邑。

拾寅死後,兒子度易侯繼位。度易侯曾征伐宕昌(應該是高昌吧),後被北魏孝文弟拓跋宏調停。

度易侯死後,兒子伏連籌繼位。伏連籌被北魏孝文帝拓跋宏封為吐谷渾王。伏連籌採取阿豺的政策,一邊外連和北魏和南朝,一邊兼併周邊的部落,在西北一帶號稱為強富。伏連籌按照中原制度,設立官職制度,“稱制諸國”。

伏連籌時期吐谷渾全盛時疆土

伏連籌死後,兒子誇呂繼位。誇呂自號為可汗,建都于伏俟城(青海湖西邊15裡處)。東魏孝靜皇帝元善見曾納誇呂的從妹為妃,又以廣樂公主為誇呂妻子。

北周時,誇呂和北周是打打和和,也保持和北齊的友好。

西元591年誇呂去世,兒子伏繼位。西元596年,隋文帝楊堅以光化公主為伏妻子。597年,吐谷渾國發生內亂,伏被殺,弟弟伏允被立繼位。

隋煬帝楊廣即位後,因為和鐵勒戰敗,於是就派裴矩利誘鐵勒出兵攻打吐谷渾,最後成功收復“自西平臨羌城以西,且末以東,祁連以南,雪山以北,東西四千里,南北二千里”的吐谷渾國土地。但到了隋末戰亂時,伏允收復了吐谷渾國故地。

唐高祖李淵時,和伏允修好,利用吐谷渾打擊涼州的李軌。唐太宗李世民時,拒絕了伏允為其兒子請婚的要求。於是兩國關係時好時壞。

李世民聽從鄯州刺史李玄運攻打吐谷渾可捕獲大量牛馬的建議,派遣段志玄率領邊兵即黨項、契苾(鐵勒部落)等部落攻打吐谷渾。段志玄等不想打,到了距離青海湖30裡的地方停兵不進,只有李君羨率領精兵追進,在青海湖南邊擊敗吐谷渾部落,俘虜2萬頭牛羊。

西元635年,李世民派遣李靖、侯君集、李道宗、李大亮、李道彥、高甑生等6路大軍,連同突厥、契苾(鐵勒)等部族,共同攻打吐谷渾國。吐谷渾國打敗,伏允自殺。唐朝冊立伏允兒子順為吐谷渾王,後被吐谷渾人所殺。吐谷渾人立順的兒子諾曷缽為王。

唐高宗時,吐谷渾和吐蕃相互攻打,並且兩國都向唐朝要求出兵增援攻打對方。唐高宗李治兩不相幫。最後吐蕃舉國攻打吐谷渾。眼看吐谷渾要被滅,唐高宗李治派遣薛仁貴率軍救吐谷渾國,結果被吐蕃打敗。

吐谷渾在西元663年(唐高宗李治龍朔三年)被吐蕃滅國。

自從西晉永嘉之亂,吐谷渾從陰山度過隴西得到青海湖定居,到唐高宗龍朔三年被滅國,吐谷渾國存續352年(西元311年永嘉之亂到西元663年唐高宗龍朔三年),歷經19世。

吐谷渾的世系表

吐谷渾世系表

關於吐谷渾國,有幾點,我們應當知道:

1、吐谷渾雖然是以遊牧生活為主、兼以定居生活為輔,但文化上是偏向漢文化。這主要的原因是吐谷渾所出身的慕容鮮卑部是較早漢化的鮮卑族(從慕容的名字就可以看出慕容部漢化的傾向)。因此吐谷渾本人及其後裔在漢化程度上也許沒有北魏鮮卑族的漢化程度那麼高,但吐延以項羽自號、葉延依照《禮》書創建國名;視羆有強烈輔助晉室江山的雄心等等,都可以看出吐谷渾國的貴族並非以夷狄自居。

2、吐谷渾國官職,基本上是以中原王朝官職為准,吐谷渾時代就有長史、司馬、將軍等職位。在伏連籌時代,吐谷渾在軍事和商業上都是西部首霸,節制西域諸國,號稱富強,更按照中原王朝的官職來設置制度。

3、吐谷渾國幾個關鍵的人物:吐谷渾,初始建國者;葉延,正式建國者;視羆,積極東進政策提倡者;樹洛幹,獨霸西域政策提倡者;阿豺,遠交近攻政策提倡者;伏連籌,吐谷渾全盛時期開創者,是吐谷渾獨霸西域夢想的實現者。

4、吐谷渾國被滅的原因在於沒有適應新的形勢,面對北有突厥、鐵勒、南有吐蕃雙強興起的形勢,沒有依據新的形勢,調整自己的國家政策,而是繼續固守阿豺的結交東方的政策,意圖以東方的大唐為依靠存生存。

5、吐谷渾被吐蕃所滅,是漢文化在西域流傳的重大失敗。

6、吐谷渾國幾個主要的地理名詞:西零、白蘭、枹罕、伏俟城、伏羅川、莫何川等。

吐谷渾和秦國的相同之處:

1、都是從東方遷移到西方;

2、都是在以外來者身份在戎狄之地建國

3、建國初都有國君被戎狄所殺:吐谷渾國是第二代國君吐延被羌族的薑聰刺殺;秦國是第四代國君秦仲被戎狄所殺。

4、吐谷渾和秦國都是以中原文化為導向的東向政策,也都有獨霸西部的政策。

5、吐谷渾和秦國的國君都比較奮發圖強,有意強國。

7、吐谷渾支持恢復晉室,秦國支持東周。

8、吐谷渾和秦國都實行遠交近攻的策略。

吐谷渾和秦國的不同之處:

1、秦國有商鞅變法,改革國家基礎,建立先進的文明體系,但世無商鞅給吐谷渾所用,吐谷渾漢化過程緩慢。

2、秦國的國策路線是:先獨立、西霸,後強大、東向;吐谷渾的國策路線是:東向——受挫後獨立、西霸——再東向。

3、秦國在商鞅變法之下,從戎狄之國華麗變身為富強大國,最終一統;吐谷渾並沒有全面漢化,改變國家基礎體制,只是在貴族上層實行漢化,沒有改革國家基礎,讓一般國家成員獲取漢化收益,沒有實現國家的徹底轉變,無法與中原諸強爭霸。

4、吐谷渾的有作為國家壽命都很短,長命的很少,導致國家失去了強大的機會(吐延、葉延等阿豺以前的國家壽命最長的也就是42歲,24、33歲就死的很多);秦國早期雖然國家變動也大,但壽命較長,國家較為穩定。

5、秦國有春秋戰國539年的中原戰亂爭霸時間來調整、改革國家,實現統一;吐谷渾自西晉永嘉之亂才到青海湖,從311年永嘉之亂到439年北魏完成北部統一只有128年的時間,加上第二代國君吐延、第三代國君葉延、第六代國君視羆等做作為的國君在位時間太短,國家足夠穩定時間來獲取強大的基礎。

總結來說,吐谷渾,不應該被視為蠻夷之國,只是黨項羌人國家,而是具有漢文化的半遊牧半定居國家。這種狀態和商鞅變法之前的秦國是一樣的,否認吐谷渾的漢文化特徵,是很不恰當的。

都是被視為蠻夷之國(秦國在商鞅變法前被視為蠻夷之國,商鞅變法後被視為中原國家;吐谷渾在東晉、南北朝時代被視為漢文化國家,但在隋、唐時卻被視為蠻夷之國)的秦國和吐谷渾,彼此不同的結果就在於一場徹底的社會變革。因此說,吐谷渾是第二個秦國,是沒有什麼大問題的。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