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軍事>正文

釋新聞|“薩德”是啥:防朝鮮導彈是幌子,探測範圍廣得多

當地時間2017年4月26日, 據韓聯社消息, 駐韓美軍開始往韓國星州高爾夫球場搬運薩德反導系統。 東方IC 圖

央視新聞用戶端援引韓聯社消息稱,

駐韓美軍於當地時間26日淩晨4點30分鐘開始往星州高爾夫球場搬運了“薩德”反導系統。 據韓國軍方透露此次搬運的是“薩德”反導系統的各種裝備, 如移動發射台、X雷達系統、反導系統、交戰指揮所以及發電機和冷卻機等設備。

報導稱, 目前駐韓美軍還沒有公佈此次部署幾台薩德系統, 但肯定的是之前運到烏山空軍基地的兩個“薩德”系統將正式部署並投入使用。 星州“薩德”系統將由駐韓美軍第8軍35防空炮旅團負責運行。 分析人士認為此次強行部署薩德是為了防範大選結束後的變數。

那麼究竟什麼是“薩德”系統, 它的部署會對亞太地區帶來什麼影響?

一套“薩德”系統約12億美元

據新華社此前報導, “薩德”系統即末段高空區域防禦系統(Terminal High Altitude Area Defence,

THAAD), 是美國全球導彈防禦系統的一個子系統。 該導彈系統由美國航空航太製造商洛克希德·馬丁公司承擔主要的研發和生產, 是一種可車載機動部署的反導系統, 具備在大氣層內外攔截來襲的短程、中程和遠端洲際彈道導彈的獨特能力。

一套“薩德”系統通常由指揮中心、1部地面X波段雷達、6部8聯裝發射裝置和48枚攔截彈組成, 其攔截高度介於大氣層內40千米以上至大氣層外150千米之內, 射程可達200千米, 可以擊中超音速8倍以上速度發射的彈道導彈。 而現有的導彈防禦系統通常都是在距離地面10-15千米左右的末段低空進行攔截。

“薩德”系統最大的亮點在於它的X波段雷達。 “薩德”的核心裝備AN/TPY-2雷達探測距離最遠可達2000公里,

且解析度非常高, 可以完成探測、搜索、追蹤、目標識別等多功能任務。

據報導, “薩德”目前已經進行了13次攔截實驗, 取得11次命中的成績, 可以說“薩德”是當今世界上最先進的導彈防禦系統之一。

部署“薩德”系統也耗資不菲。 韓聯社報導, 部署一套“薩德”系統需要花費1.5萬億韓元(約合12億美元)。

探測範圍遠超防禦朝鮮導彈所需

“薩德”如果部署在韓國, 將成為美國東亞反導體系的重要一環。 新華社此前報導稱, 一名熟悉美國反導武器的專業人士表示, 對於韓國來說, “薩德”系統的防禦作用其實並不大。 理論上講, “薩德”對打到韓國的中遠端導彈有一定作用, 但是其防禦物件並不明確。

這名專業人士說, 對於洲際彈道導彈,

“薩德”不具備攔截能力。 比如對於朝鮮“大浦洞2”型洲際彈道導彈這類目標, “薩德”就無能為力。

此外, “薩德”發現目標後, 需要啟動識別等相關程式, “耽擱”一會兒後才能發射攔截彈, 這對系統的反應速度, 以及攔截彈的速度要求非常高。

事實上, “薩德”探測距離最遠範圍遠遠超出防禦朝鮮導彈所需。 從實際作用考慮, 美國才是“薩德”真正的受益者。 其中, “薩德”所採用的AN/TPY-2型火控雷達, 這一雷達也可以單獨作為前置雷達部署。

這名專家說, 這一雷達對東北亞地區打向西太平洋方向的彈道導彈具備早期跟蹤識別能力, 能降低系統識別壓力, 並為後續攔截提供引導資料, 特別是為海基的“宙斯盾”反導系統提供引導, 對打向西太平洋方向的導彈進行攔截。

此外, 該雷達還具備資料獲取能力, 一旦部署到韓國, 周邊多個國家的試驗場都在其覆蓋範圍之內, 極大危害到這些國家的戰略安全利益。

中國外交部此前多次就美韓宣佈在韓國部署“薩德”反導系統表示強烈不滿和堅決反對。 俄羅斯外交部也曾發表聲明, 希望美韓“考慮到該地區特殊的力量格局, 再次考慮所有情況, 防止採取給東北亞局勢帶來不可逆轉的悲劇性後果的欠缺考慮的行動”。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