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抗日戰爭14年中國幾乎沒獲得賠償,日本卻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

中國有一句老話叫做“秀才遇到兵”, 用這個詞語在形容中國在抗戰後的表現一點也不為過, 在整個14年的抗日戰爭中, 中國犧牲了幾千萬的軍民, 整個國民經濟也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打擊, 但是二戰後, 作為勝利一方的中國卻幾乎沒有獲得來自日本的賠償, 更加無奈的是, 二戰後日本依然保持著經濟強勁的增長, 甚至很長一段時間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

背後很大一部分原因來自于蘇聯和美國, 蘇聯自然不用多說, 美國投放了兩顆原子彈後迅速進入到東北, 在東北的行為不亞於當時的日本。 即使在日本投降的前一天, 蘇聯還佔領了北方四島, 讓日本如鯁在咽。 而美國將日本和韓國變成了自己在亞洲的軍事基地, 也就是說蘇聯勝利後獲得了大片的土地, 美國獲得了長期的經濟利益, 而我們一無所得。

如果將德國和日本進行比較的話, 戰後基本上沒有任何的可比性, 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德國的賠款直到2010年才還清。 為什麼會出現如此大的差距呢?一方面是由於我們自身並沒有一個安定的環境, 抗日戰爭雖然勝利了, 但是擺在我們面前的仍然是統一, 國際上的支持使得我們不得不退讓。

還有一個就是美國背後搗鬼, 自稱為第二次世界大戰做出了最重要的貢獻的美國, 無非就是派遣了幾十萬的部隊和大量的兜售武器。 作為當時軍事裝備強大的美國, 自己放棄賠款就意味著需要更多的國家進行效仿。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