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1946年解放區婁霜木刻的精品連環畫“子弟兵母親”《戎冠秀》

解放區的木刻連環畫很有名, 它們普遍吸收了中國傳統木刻藝術的長處, 一般都用陽刻線條造型, 具有濃郁的民族風格。 著名的作品有《羊倌李常話》(閻素, 四幅)、《慰問前方好丈夫》(四幅)、《張有福的麥子》(力夫)、《王抗先一齊報名》(陳實, 四幅), 等等。 1941年, 田零創作了木刻連環畫《邊區婦女》。 作者極為熟悉晉察冀的農村婦女, 特別是那些在抗日戰爭中捨生忘死、英雄剛毅的新女性。 秦征創作了木刻連環畫《邊區兒童四季歌》,

既有兒童的特點、情趣和晉察冀的新氣象, 又蘊涵著抗戰的激昂情緒。 後來陸續結集出版的彥涵木刻華山文的《狼牙山五壯士》、婁霜木刻的《戎冠秀》、彥涵木刻華山文的《民兵的故事》、力群木刻的《小姑賢·劉保堂》(附有趙在青木刻之《崔貴武的家》)、安明陽木刻的《女英雄劉胡蘭》等, 是對這一時期的木刻連環畫成就的很好總結。 解放區的創作條件非常艱苦, 尤其是木刻連環畫的製作條件也非常有限。

戎冠秀(1896——1989),女,河北省平山縣人,中共黨員,早年投入抗日救亡,積極為八路軍籌集糧草,組織婦救會,識字班,宣傳抗日,帶頭送子上前線,積極支前,照顧傷患,為抗日戰爭做出了巨大貢獻。被譽為“子弟兵母親”。歷任村婦救會主任、識字班校長、村黨支部副書記,鄉黨委委員,縣委委員,全國人大代表、婦聯代表,全國、省婦聯執委。49年參加全國第一次政協會議,出席“開國大典”,曾多次受党和國家領導人接見,是擁軍愛民的一面旗幟。1989年8月12日,戎冠秀因病逝世,享年93歲。有書刊影視戲曲《戎冠秀》傳世,現英雄母親戎大娘長眠于華北烈士陵園,被評為“雙百”人物。

東北畫報

1945年10月15日,冀熱遼畫報社接到上級命令,把《冀熱遼畫報》改為《東北畫報》,取消部隊編制,由東北局宣傳部直接領導。東北畫報社於1945年11月正式成立,把編輯中的《冀熱遼畫報》第二期改成《東北畫報》創刊號出版。東北畫報社創辦之初,曾先後套印了中共中央主席毛澤東、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司令朱德等中央領導同志的彩色大幅照片和畫像,各種傳單、標語等宣傳品。出版了對開單張的《冀熱遼畫報增刊》,後改為《東北畫報增刊》。同時,又出版了《中蘇友好畫刊》。《中蘇友好畫刊》本由中蘇友好協會主持創辦,但因羅光達兼任中蘇友好協會文化部長一職,故交東北畫報社幫助編輯出版。

戎冠秀(1896——1989),女,河北省平山縣人,中共黨員,早年投入抗日救亡,積極為八路軍籌集糧草,組織婦救會,識字班,宣傳抗日,帶頭送子上前線,積極支前,照顧傷患,為抗日戰爭做出了巨大貢獻。被譽為“子弟兵母親”。歷任村婦救會主任、識字班校長、村黨支部副書記,鄉黨委委員,縣委委員,全國人大代表、婦聯代表,全國、省婦聯執委。49年參加全國第一次政協會議,出席“開國大典”,曾多次受党和國家領導人接見,是擁軍愛民的一面旗幟。1989年8月12日,戎冠秀因病逝世,享年93歲。有書刊影視戲曲《戎冠秀》傳世,現英雄母親戎大娘長眠于華北烈士陵園,被評為“雙百”人物。

東北畫報

1945年10月15日,冀熱遼畫報社接到上級命令,把《冀熱遼畫報》改為《東北畫報》,取消部隊編制,由東北局宣傳部直接領導。東北畫報社於1945年11月正式成立,把編輯中的《冀熱遼畫報》第二期改成《東北畫報》創刊號出版。東北畫報社創辦之初,曾先後套印了中共中央主席毛澤東、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司令朱德等中央領導同志的彩色大幅照片和畫像,各種傳單、標語等宣傳品。出版了對開單張的《冀熱遼畫報增刊》,後改為《東北畫報增刊》。同時,又出版了《中蘇友好畫刊》。《中蘇友好畫刊》本由中蘇友好協會主持創辦,但因羅光達兼任中蘇友好協會文化部長一職,故交東北畫報社幫助編輯出版。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