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尚>正文

他讓 CK 內褲邊有了 “新樣式”

自打去年以 “首席創意官” 身份加盟 Calvin Klein 之後, 全世界都在期待 Raf Simons 會帶來怎樣的改變。 就在前兩日, Raf Simons 便把 Calvin Klein 的 Logo 給 “大刀闊斧” 地改了。

新 Logo 想必各位也見到了, 品牌中的所有字母都改為了大寫、字距也稍有調整, 比起原先的更加簡潔整齊, 很有 Raf Simons 的風格。

除了 Raf Simons, 這次新 Logo 的誕生其實還有一位 “幕後英雄”, 他就是傳奇平面設計大師——Peter Saville。

Peter Saville 這個名字也許有些陌生, 但他是時尚圈裡實打實的設計明星, Raf Simons 早在 03 年就用自己的作品致敬過他的設計。

而另一邊, 就連至高無上的 Supreme 也跟其有過數次合作。 甚至跟我們的山本耀司老爺子, 都是多年的合作夥伴。 所以, 這位 Peter Saville 究竟是何人?

成為傳奇的一部分

雖然 Peter Saville 跟時尚圈聯繫緊密, 但人家的本職工作其實是平面設計師。 如果你喜歡聽搖滾樂, 那你一定瞭解 Joy Division 樂隊, 同樣也一定清楚他們最有名的一張專輯 《Unknown Pleasures》, 而這張傳奇專輯的封套, 正是由 Peter Saville 所設計。

Joy Division:《Unknown Pleasures》

就算不瞭解搖滾這一卦也無妨, 但你絕對見過封套上的這個脈衝波圖案, 畢竟這個 “脈衝波” 早已被借用到各種產品之上。 譬如小到手機殼和各種山寨 T 恤、大到作為 UNDERCOVER 的設計項目、甚至成為紋身界的 “網紅” , 總之是當之無愧的經典設計。

UNDERCOVER 2009 秋冬系列的單品

看到這你也許已經發出了 “哦原來是他啊” 的驚呼了,

咱們也是時候聊些稍顯枯燥的小事蹟。 這位已經年過六十的設計大咖出生在英國一個中產階級家庭, 從小家境優渥, 母親喜歡收集繪畫和工藝品。 在這種環境下, 年幼的 Peter Saville 也逐漸形成了良好的審美趣味。

後來他進入曼城理工學院學習平面設計, 設計天賦讓人 “羡慕嫉妒恨”, 甚至畢業不到四年就 get 了三座以發掘新一代創作天才著稱的 D&AD 的銀獎。 同時在上學期間, Saville 迷上了德國先鋒電子樂隊 Kraftwerk 和藝術搖滾樂隊 Roxy Music, 這也算是他設計生涯跟搖滾的緣分的開始。

Kraftwerk 樂隊同樣也影響了 Raf Simons

Roxy Music 樂隊

天才都有點自己的偏執, 像 Peter Saville 就經常為了追求完美而拖稿, 甚至拖到 dead-line 都過了...所以儘管才能滿分, 但畢業後 Saville 也來來回回換過不少公司。

後來 Saville 遇到了自己的伯樂 Tony Wilson, 並加入到當時英國最重要的廠牌之一 Factory, 成為了聯合創始人及首席設計師。

自此 Peter Saville 便開始在平面設計領域大展拳腳, 為 Factory 旗下知名樂隊像 Joy Division、New Order 等設計了眾多被奉為傳奇的封套, 他本人亦成為傳奇的一部分。

Joy Division:《Closer》 1980

New Order:《Blue Monday》 1983

New Order:《Power, Corruption & Lies》 1983

New Order:《True Faith》 1987

“借鑒” 和 “被借鑒”

有人說 Peter Saville 是 “拿來主義” 大師, 因為他總是能從歷史中的藝術和設計作品裡找到 “參照物”, 再通過自己的手法呈現成另一種完全不同的模樣 (設計來源於生活 + 藝術昇華?)。

比如最經典的 《Unknown Pleasures》 封套, 實際上靈感來自於 《劍橋天文學百科全書》 裡刊登的, 人類發現的第一顆脈衝星 CP1919 的一百多次連續脈衝波形。

Saville 聰明地將黑白對調, 用作封面不僅酷

還讓人產生圖案與 Joy Division 音樂風格的聯想

還有 Joy Division 第二張專輯 《Closer》, 封套中的照片出自攝影師 Bernard Pierre Wolff 拍攝的一處墓地的雕塑。

Bernard Pierre Wolff 原作

以及為 New Order 設計的 《Power, Corruption & Lies》 封套, 原作來自於 19 世紀法國畫家 Henri Fantin Latour 的油畫 《A Basket of Roses》。

Henri Fantin Latour 原作

有意思的是, “借鑒” 了這麼久, 終於 Peter Saville 的作品也被其他設計師當成經典借鑒了起來。 首當其衝的便是我們熟悉的 Raf Simons。 同樣熱愛搖滾, Raf Simons 早在同名品牌的 2003 秋冬男裝系列中就致敬了前輩, 服裝上出現了大量來自 Saville 的封套設計, 甚至連這系列的名字 “Closer” 都取自 Joy Division 的那張 《Closer》 專輯。

Raf Simons 作品中的 “Peter Saville 元素”

而 Raf Simons 這組跟 Peter Saville 合作的單品, 現早已成為時裝愛好者們心中的經典。 去年在拍賣網站 Grailed 出現了三件秀場古著 Parka, 單件 7,000 美金, 三件打包高達 20,000美金。

Raf Simons 2003 秋冬系列

另外還有眼光獨的 Supreme, 也早在 2005 年將 Saville 為 Joy Division 設計的 《Unknown Pleasures》 封面上的脈衝波圖案、以及在 New Order 的 《Blue Monday》 封套中運用的色卡元素, 統統 “轉移” 到了 T恤和滑板上。

Peter Saville for Supreme 2005

甚至 2013 年 Supreme 和 VANS 合作的那組令 “花卉” 元素席捲全球的聯名系列,圖案同樣出自 Saville 為 New Order 設計的 《Power, Corruption & Lies》 封套。

Supreme Peter Saville “PCL” 系列 2013

除了這些,像高橋盾和倉石一樹等知名的設計師們,都或多或少受過 Peter Saville 作品的影響。這麼多優秀的設計,原來都是 “因 Peter Saville 而起”。2015 年 New Order 發行專輯 《Music Complete》 時,倉石一樹以 A.Four Labs 的名義推出下面這款 T恤,運用到了新專輯上的條碼和曲目清單的元素,也以此向 New Order 致敬。

A.Four Labs 2015 《Music Complete》 T-shirt

主流時尚的寵兒

除了經典作品總被翻來覆去的運用,Peter Saville 的名字也成了時尚圈裡的金字招牌,像我們的 Kanye 也曾身體力行地表達對 Saville 才華的崇拜。Kanye 2013 年的 《Yeezus》 專輯封面就是借鑒了 Saville 為 New Order 《Crystal》 所做的設計;同年甚至邀請 Saville 為自己打造全新個人標誌。

左:Peter Saville for New Order

右:Kanye West:《Yeezus》

前面也提到,Peter Saville 與山本耀司從上世紀八十年代開始就維持著緊密的合作關係。不管是同名品牌 Yohji Yamamoto 還是 adidas 旗下的 Y-3,都能見到來自 Saville 的設計。

Peter Saville for Yohji Yamamoto

擔任平面設計師

在跟山本耀司的合作中,Peter Saville 也參與了前者所開創的 “反時尚” 風潮運動,像為反抗虛無主義的 “Game Over” 和 Y-3 2014 年春夏系列的 “Meaningless Excitement”(無意義的興奮)系列,當中的不少設計都帶有 Saville 先前設計的風格。

Peter Saville for Yohji Yamamoto “Game Over”

Peter Saville for Y-3 2014ss 廣告圖樣

Peter Saville for Y-3 2014ss

另外 Calvin Klein 並不是第一個被 Saville 改過 Logo 的品牌,在 2013 年 Lacoste 80 周年之際,這個法國老牌就主動請 Saville 為自己 “動刀子”。當時 Saville 為 Lacoste 創作了一組 80 件限量珍藏版本的襯衫系列,原先最經典的鱷魚 Logo 被 Saville 用塗鴉的方式大改特改,著實抽象和顛覆。

Peter Saville for Lacoste

有種 “猜猜我是誰” 的趕腳

Peter Saville 還曾替 UMBRO 設計過英格蘭國家足球隊的主場隊服,跨界做什麼都行反正就是不愛閑著,像他自己說的:“能夠通過主流時尚說出你的感受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情。”

Peter Saville for UMBRO

UMBRO Modern England Collection by Peter Saville

幾十年前年輕氣盛的 Peter Saville 曾說過封套設計根本不算設計,超過三十歲有能耐的人就別幹這事。如今年過六十的他確實早已跳出原先功成名就的封套設計領域,在時尚圈繼續展現自己的才華。總之看過今天這篇之後,下次再看到露出的 Calvin Klein 內褲邊,記得要知道 Peter Saville 是誰哦。(開玩笑)

統統 “轉移” 到了 T恤和滑板上。

Peter Saville for Supreme 2005

甚至 2013 年 Supreme 和 VANS 合作的那組令 “花卉” 元素席捲全球的聯名系列,圖案同樣出自 Saville 為 New Order 設計的 《Power, Corruption & Lies》 封套。

Supreme Peter Saville “PCL” 系列 2013

除了這些,像高橋盾和倉石一樹等知名的設計師們,都或多或少受過 Peter Saville 作品的影響。這麼多優秀的設計,原來都是 “因 Peter Saville 而起”。2015 年 New Order 發行專輯 《Music Complete》 時,倉石一樹以 A.Four Labs 的名義推出下面這款 T恤,運用到了新專輯上的條碼和曲目清單的元素,也以此向 New Order 致敬。

A.Four Labs 2015 《Music Complete》 T-shirt

主流時尚的寵兒

除了經典作品總被翻來覆去的運用,Peter Saville 的名字也成了時尚圈裡的金字招牌,像我們的 Kanye 也曾身體力行地表達對 Saville 才華的崇拜。Kanye 2013 年的 《Yeezus》 專輯封面就是借鑒了 Saville 為 New Order 《Crystal》 所做的設計;同年甚至邀請 Saville 為自己打造全新個人標誌。

左:Peter Saville for New Order

右:Kanye West:《Yeezus》

前面也提到,Peter Saville 與山本耀司從上世紀八十年代開始就維持著緊密的合作關係。不管是同名品牌 Yohji Yamamoto 還是 adidas 旗下的 Y-3,都能見到來自 Saville 的設計。

Peter Saville for Yohji Yamamoto

擔任平面設計師

在跟山本耀司的合作中,Peter Saville 也參與了前者所開創的 “反時尚” 風潮運動,像為反抗虛無主義的 “Game Over” 和 Y-3 2014 年春夏系列的 “Meaningless Excitement”(無意義的興奮)系列,當中的不少設計都帶有 Saville 先前設計的風格。

Peter Saville for Yohji Yamamoto “Game Over”

Peter Saville for Y-3 2014ss 廣告圖樣

Peter Saville for Y-3 2014ss

另外 Calvin Klein 並不是第一個被 Saville 改過 Logo 的品牌,在 2013 年 Lacoste 80 周年之際,這個法國老牌就主動請 Saville 為自己 “動刀子”。當時 Saville 為 Lacoste 創作了一組 80 件限量珍藏版本的襯衫系列,原先最經典的鱷魚 Logo 被 Saville 用塗鴉的方式大改特改,著實抽象和顛覆。

Peter Saville for Lacoste

有種 “猜猜我是誰” 的趕腳

Peter Saville 還曾替 UMBRO 設計過英格蘭國家足球隊的主場隊服,跨界做什麼都行反正就是不愛閑著,像他自己說的:“能夠通過主流時尚說出你的感受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情。”

Peter Saville for UMBRO

UMBRO Modern England Collection by Peter Saville

幾十年前年輕氣盛的 Peter Saville 曾說過封套設計根本不算設計,超過三十歲有能耐的人就別幹這事。如今年過六十的他確實早已跳出原先功成名就的封套設計領域,在時尚圈繼續展現自己的才華。總之看過今天這篇之後,下次再看到露出的 Calvin Klein 內褲邊,記得要知道 Peter Saville 是誰哦。(開玩笑)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