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細說周朝人物(6):愚蠢的仁者宋襄公,五霸之一的身份遭質疑

春秋有五霸, 五霸中四霸(齊桓公、晉文公、秦穆公、楚莊王)都有定論, 惟對另一霸宋襄公是否算得上霸主是大有分歧, 持否定意見的人推出越王勾踐來代替他。

平心而論, 宋襄公確實有過霸業, 但霸得短暫, 霸得迂腐, 霸得滑稽, 霸得讓人覺得好像不是那麼一回事。

論建立霸業的底子, 宋襄公不缺。 宋是西周初大分封時確立的異姓諸侯國, 它由殷商的遺民所組成, 以德高望重的微子為首領。 宋一開始就是重要的諸侯國, 有濃烈的文化底蘊, 有極強的政治素養, 它的地理位置處於不可等閒視之的中原, 政治上其諸侯位居爵位的最高等------公。 到春秋初期, 宋對天下事務有了舉世承認的發言權。

祖宗留下了宏大基業, 有幸成為宋君的宋襄公, 不想守成, 不想故步自封, 他要把祖宗的基業進一步發揚光大, 要把宋國造就為第一流的強國, 要繼齊桓公之後成為天下第二個霸主。

他相信本國的國力, 相信本身的能力, 相信他的目的能達到, 相信他的目的一定能夠達到。

有些臣子覺得前景沒這麼好, 提出宋國一則國小土薄, 二則人才缺乏, 三則自然災害嚴重, 不可爭霸, 否則後果不堪設想。 宋襄公不以為然, 他認為只要有遠大的目標, 可以揚長避短, 可以化不利因素為有利因素。

求霸業得抓住時機, 宋襄公抓住的時機是齊桓公身後齊國大亂, 繼承人發生了問題。 也是巧合, 雍巫、易牙、豎貂發動政變擁立公子無虧後, 齊世子昭政治避難避到了宋國。

天意, 天意, 宋襄公認定這是天意, 天意不可違, 他緊緊抓住天賜良機, 決定幫助世子昭複國。 雄赳赳的宋軍在宋襄公親自指揮下, 會合衛、曹、邾三軍, 兵扣臨淄。

大兵壓境, 齊國發生內訌, 奸臣被殺, 無虧被殺, 世子昭登上了大位。 然宋軍班師才剛至本國邊境, 齊再次發生內亂, 世子昭又逃奔宋國。 襄公義無反顧, 增添兵馬, 親將中軍, 順原路返回, 終於把世子昭真正變為了齊孝公。 齊孝公感宋襄公大德,

厚犒宋軍。

此舉成功, 宋襄公的自信心直線上升, 感覺好得不得了。 他認定自己已經入了霸業之門, 下一步只是如何趁風張帆。

他的打算是學學齊桓公, 召開一個諸侯大會, 訂立以自己為中心的盟約。

考慮到大國不會來, 他先照會了滕、曹、邾、鄫四個小國。 鄫君遲到二日, 宋襄公為警告東夷各族, 將鄫君殺而烹之, 祭了神。 這一殺, 壞了事。 曹君首先冷了心, 告辭回去。

第一次盟會不了了之。

聽到楚國召鄭、魯、齊、陳、蔡會盟, 宋襄公想出一計, 要求參加盟會, 以用楚國壓眾諸侯, 再用眾諸侯壓楚國。 楚成王將計就計, 在盟會上扣壓了宋襄公。

第二次盟會又遭慘敗。

還算宋襄公有造化,楚軍挾著他攻宋失利,將他給放了。爭霸受挫,宋襄公咽不下這口氣,揮師伐鄭,以撈回面子。

楚軍救鄭,宋楚兩軍對壘于泓水兩岸。楚軍渡河,他不擊,楚軍上岸未排成陣,他還不擊,理由是 “君子不攻擊不成陣勢的敵軍。”楚軍排成陣後,宋軍被打得大敗,宋襄公身受重傷。

宋襄公爭霸沒有爭出什麼名堂,倒是泓水之戰讓他出了名,這個名出得家喻戶曉,落了個千秋笑柄。插著笑柄,宋襄公走進了五霸之列。

毛澤東在《論持久戰》中,將宋襄公的仁義道德,諷刺為蠢豬式的仁義道德。現今世人對於他的五霸身份頗有微詞,看看他這段人生經歷,大家就明白為什麼了。

在盟會上扣壓了宋襄公。

第二次盟會又遭慘敗。

還算宋襄公有造化,楚軍挾著他攻宋失利,將他給放了。爭霸受挫,宋襄公咽不下這口氣,揮師伐鄭,以撈回面子。

楚軍救鄭,宋楚兩軍對壘于泓水兩岸。楚軍渡河,他不擊,楚軍上岸未排成陣,他還不擊,理由是 “君子不攻擊不成陣勢的敵軍。”楚軍排成陣後,宋軍被打得大敗,宋襄公身受重傷。

宋襄公爭霸沒有爭出什麼名堂,倒是泓水之戰讓他出了名,這個名出得家喻戶曉,落了個千秋笑柄。插著笑柄,宋襄公走進了五霸之列。

毛澤東在《論持久戰》中,將宋襄公的仁義道德,諷刺為蠢豬式的仁義道德。現今世人對於他的五霸身份頗有微詞,看看他這段人生經歷,大家就明白為什麼了。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