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東陵大盜孫殿英,後人曾一度家徒四壁,其子現為文物保護專家

孫殿英因盜掠清東陵而出名, 為了掩蓋罪行, 孫殿英堂而皇之的稱祖上是明朝著名的民族英雄孫承宗。 這樣一來這種盜搶行為反而成了為先祖報仇, 看上去似乎順利成章。

孫殿英

說起孫殿英也是身世可憐, 他的父親因為鄉里出頭與旗人爭執而被打死於獄中。 孫殿英從小埋下對滿清的仇恨。 孫殿英自小性格豪放, 頗有遊俠之氣。 長大以後加入河南西部的民間組織廟會道, 憑著過人的機靈逐漸混到廟會道的頭目。

1928年(民國十七年), 張宗昌敗北。 5月, 孫殿英趕緊向蔣投誠, 被收編委任為國民革命軍第六軍團第十二軍軍長;他率部退守薊縣和遵化一帶, 清東陵所在地, 孫殿英為籌措軍餉, 以軍事演習為名, 盜掘乾隆皇帝與慈禧太后的陵墓, 收羅大批珍寶, 一時間輿論大嘩, 但孫殿英不惜血本給民國上下人等行賄, 壓下這樁民國最大盜墓案, 不了了之

1947年年秋天, 身患多種病症的孫殿英病重死去。 一代軍閥從此落幕。

都說孫殿英是盜陵大盜, 板上釘釘。 和他同時代的馮玉祥卻讚賞孫殿英的盜墓行為。 某次, 在一次對孫殿英的歡迎會上, 馮玉祥說:“這位就是東陵大盜孫殿英!”當時, 孫殿英的臉上有些掛不住,

紅一陣、白一陣。 馮玉祥接著又說:“盜得好!咱倆是一樣的, 都是有功之臣。 ”

投降後的新編第五軍長孫殿英(中)

孫殿英有些詫異:“莫非你也盜墓?”

馮玉祥說:“你老弟是挖清朝皇帝的祖墳, 掘了慈禧老妖婆的陵墓, 我是把他們的子孫後代趕出了皇宮!”

原來, 1924年10月, 馮玉祥發動“北京政變”, 囚禁了賄選總統曹錕。 之後還派大將鹿仲麟把大炮架在紫禁城對面的景山上, 勒令末代皇帝溥儀在24小時離開皇宮, 否則用炮彈歡送。 這一來, 紫禁城裡的君臣嚇得尿了褲子, 哭得哭、喊得喊, 急忙收拾東西, 遣散太監、宮女……從此, 紫禁城變成故宮博物院, 等溥儀從戰犯管理所出來, 再到紫禁城, 已經是“物是人非事事休, 無語淚先流”了。

然而, 孫殿英家的後人卻對祖上盜皇陵行為叫屈不已。 為什麼呢?

因為, 家徒四壁, 老祖宗連一件像樣的國寶級“贓物”也沒有, 有誰能證明俺爺爺盜過皇陵?拿賊拿贓, 捉姦捉雙, 就是掘地三尺, 孫家也沒有一件文物, 否則到蘇富比拍賣, 就是個小碗、小盤什麼的, 孫末價錢也得拍他個幾百萬不是?

孫家虧大發了, 四處要求平反, 甚至找到媒體中央台的編導去民國檔案館查閱民國檔案, 看看到底孫爺爺老殿有沒有盜過陵, 但什麼也沒有查到。 本來這些不見光的東西當時就不可能留下什麼檔案文字。

那孫殿英盜東陵, 那麼多的文物到哪裡去了呢?是個懸念。

這裡我們需要分析一下:軍閥是幹什麼的?是倒騰文物、搜藏文物,還是用“國寶”(當然他未必懂得其文物價值)換槍換炮,招兵買馬?軍閥之所以稱為軍閥,就是有軍隊有槍炮。沒有軍隊就不成為軍閥,就是文物販子了。

第一,他盜陵的目的不是建博物館,而是換槍換炮,擴充軍隊,拿珍寶去外國換軍械,自然消耗一大批。

第二,當東窗事發後,全國輿論大嘩,溥儀如喪考妣,哭哭啼啼要求緝拿真凶。蔣和當時控制北平和河北的閻錫山也要“嚴懲罪犯”,孫殿英畢竟是北洋軍閥投降蔣介石的,屬於雜牌,不送點像樣的禮物,怕是半夜鬼要敲門,康熙陵裡的九龍劍托戴笠送給蔣總司令,慈禧棺中的夜明珠送給宋美齡,其餘孔祥熙、閻錫山、孫殿英的頂頭上司徐源泉,個個少不了。

第三,孫殿英要買糧食、要發軍餉,無糧不聚兵,當年要不是老蔣不給軍餉才出此上策,不趕緊地把文物變現,找倒楣啊?

第四,孫殿英派出的軍需處長李德裕帶到上海法租界裡的兩大箱珍寶,被杜月笙等派人調了包,吃了個啞巴虧,全都騙走了,就像亞洲珍珠就是那時流落到國外的。

第五,二十多年的戰亂,東北西走,除了把文物換錢,帶支票在口袋裡,誰還捧個瓷碗瓷罐,就像供祖宗一樣,碰破了就一個錢就不值了。再說盛世珠寶,亂世黃金。

北洋軍閥從徐世昌、段祺瑞、馮國璋、曹錕、吳佩孚、陳光遠、孫傳芳誰家沒有過像樣的古董?現在他們的後人又誰有價值連城的文物?

由此看來,孫殿英的後人不必叫屈。

老爸破壞文物,兒子勵志保護文物

孫天義,孫殿英之子,1931年6月生於北京市。1952年畢業於北京輔仁大學西方語言文學系。1986—1998任西安外國語學院院長。中國黃帝陵基金會會長、政協陝西省委員會副主席。

劉清貞,孫殿英之子孫天義的生母。在孫殿英的4位夫人中,劉排行第二位,河南開封人。劉清貞賢慧善良,視錢財為身外之物。她告訴兒子,父親盜掘東陵後立過誓言,不准家人拿一件幹隆、慈禧墓內的珍寶。解放後,劉清貞,把新五軍駐京辦事處的房子及私宅5處,其中西城武定侯胡同前後四進院的許多間房,包括堆積3間房的名人字畫以及趙內子昂的八駿圖等在內,全部獻給了國家。

孫天義是國際知名的學者,拿國務院特別津貼。諷刺的是,他特別熱衷於文物保護事業。退休後留在陝西為黃帝墓守靈,任陝西省副政協主席,黃帝陵基金會會長。

2001年8月黃帝陵一期整修工程竣工。他說:「每次看到來自海內外的中華兒女在黃帝陵墓前燃一炷香、添一抔土,大家同氣連枝、同根同族,我就覺得非常欣慰,就覺得自己正在從事的是一項功德無量的事業。」

1931年孫天義出生於北京,是孫殿英盜墓後所生。雖然孫天義一直生活在「大盜」父親的陰影下,但他自強不息,成為一代學人,在文物保護方面也是專家。

那麼多的文物到哪裡去了呢?是個懸念。

這裡我們需要分析一下:軍閥是幹什麼的?是倒騰文物、搜藏文物,還是用“國寶”(當然他未必懂得其文物價值)換槍換炮,招兵買馬?軍閥之所以稱為軍閥,就是有軍隊有槍炮。沒有軍隊就不成為軍閥,就是文物販子了。

第一,他盜陵的目的不是建博物館,而是換槍換炮,擴充軍隊,拿珍寶去外國換軍械,自然消耗一大批。

第二,當東窗事發後,全國輿論大嘩,溥儀如喪考妣,哭哭啼啼要求緝拿真凶。蔣和當時控制北平和河北的閻錫山也要“嚴懲罪犯”,孫殿英畢竟是北洋軍閥投降蔣介石的,屬於雜牌,不送點像樣的禮物,怕是半夜鬼要敲門,康熙陵裡的九龍劍托戴笠送給蔣總司令,慈禧棺中的夜明珠送給宋美齡,其餘孔祥熙、閻錫山、孫殿英的頂頭上司徐源泉,個個少不了。

第三,孫殿英要買糧食、要發軍餉,無糧不聚兵,當年要不是老蔣不給軍餉才出此上策,不趕緊地把文物變現,找倒楣啊?

第四,孫殿英派出的軍需處長李德裕帶到上海法租界裡的兩大箱珍寶,被杜月笙等派人調了包,吃了個啞巴虧,全都騙走了,就像亞洲珍珠就是那時流落到國外的。

第五,二十多年的戰亂,東北西走,除了把文物換錢,帶支票在口袋裡,誰還捧個瓷碗瓷罐,就像供祖宗一樣,碰破了就一個錢就不值了。再說盛世珠寶,亂世黃金。

北洋軍閥從徐世昌、段祺瑞、馮國璋、曹錕、吳佩孚、陳光遠、孫傳芳誰家沒有過像樣的古董?現在他們的後人又誰有價值連城的文物?

由此看來,孫殿英的後人不必叫屈。

老爸破壞文物,兒子勵志保護文物

孫天義,孫殿英之子,1931年6月生於北京市。1952年畢業於北京輔仁大學西方語言文學系。1986—1998任西安外國語學院院長。中國黃帝陵基金會會長、政協陝西省委員會副主席。

劉清貞,孫殿英之子孫天義的生母。在孫殿英的4位夫人中,劉排行第二位,河南開封人。劉清貞賢慧善良,視錢財為身外之物。她告訴兒子,父親盜掘東陵後立過誓言,不准家人拿一件幹隆、慈禧墓內的珍寶。解放後,劉清貞,把新五軍駐京辦事處的房子及私宅5處,其中西城武定侯胡同前後四進院的許多間房,包括堆積3間房的名人字畫以及趙內子昂的八駿圖等在內,全部獻給了國家。

孫天義是國際知名的學者,拿國務院特別津貼。諷刺的是,他特別熱衷於文物保護事業。退休後留在陝西為黃帝墓守靈,任陝西省副政協主席,黃帝陵基金會會長。

2001年8月黃帝陵一期整修工程竣工。他說:「每次看到來自海內外的中華兒女在黃帝陵墓前燃一炷香、添一抔土,大家同氣連枝、同根同族,我就覺得非常欣慰,就覺得自己正在從事的是一項功德無量的事業。」

1931年孫天義出生於北京,是孫殿英盜墓後所生。雖然孫天義一直生活在「大盜」父親的陰影下,但他自強不息,成為一代學人,在文物保護方面也是專家。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