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明朝為反腐反貪,朱元璋發明這東西效果顯著,至今仍普遍使用

中國歷史上, 最創奇的皇帝是劉邦和朱元璋, 二人都是窮苦農民出身, 而且通過自己的努力, 一步步走到皇帝的位置, 其中朱元璋在反腐反貪上, 是歷史上力度最大的, 任何皇帝都沒有他這種反貪的決心和執行力。

也許因為出身窮苦人家, 朱元璋的父親都是因為餓死的, 當時天下大亂, 民不聊生, 加上管理貪污腐敗, 國家撥下來的糧食都被貪污了, 真正到百姓手中幾乎沒有了, 所以朱元璋恨貪官, 是深入骨髓的那種痛恨。

朱元璋對貪官是從不留情的, 他甚至還把貪官的人皮撥下來示眾, 讓大家看到貪污的下場, 比如在空印案和郭桓案中, 朱元璋為了肅清貪污, 一下子殺了八萬多人, 這在歷史上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而且朱元璋規定, 凡是貪污六十兩銀子的, 殺無赦!

六十兩銀子是多少錢呢?根據《明史·食貨二》中的記載:“鈔一錠, 折米一石;金一兩,

十石;銀一兩, 二石。 ”明朝時候一石相當於現在90公斤, 目前一公斤糧食大約5元, 折算起來, 一輛銀子大約為900元, 六十兩銀子就是5.4萬元, 也就是說, 貪污五萬塊錢, 就要殺頭了。

朱元璋的反腐決心是巨大的, 可算仍舊止不住那些貪污的現象, 還是有很多官員中飽私囊,

利用帳目克扣稅銀, 利用做賬的漏洞, 刪改資料, 儘管朱元璋反腐決心大, 但貪污的風氣仍舊不減, 總不能把所有貪官都殺光吧?所以朱元璋發明了一個東西。

朱元璋在財物管理上, 實行了一套有效措施, 他規定以後記錄錢糧的數位, 必須用大寫的字, 比如“壹、貳、三、肆、伍……”這種, 把原來的“一、二、三、四、五”規定不能再用, 所以官吏們無法塗改, 減少了漏洞, 這一發明還是挺給力的。

直到今天, 我們一般公司財務做賬, 寫金額時都用大寫, 儘管朱元璋時代距離如今已有600多年, 但這種以大寫數字記帳的方法, 還是沿用至今, 而且非常普遍的用。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