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三國有兩個王司徒,第一個王司徒滅掉董卓,比王朗還牛

司徒是丞相的別名。 東漢、三國時, 司徒、司空、太尉合稱“三公”, 是地位最高的官職。

三國時最著名的司徒當屬王司徒——王朗, 他是各種網路段子的常客。 但在漢末、三國時, 還有一位王司徒, 名氣、地位、功勞更勝王朗。 他就是誅殺董卓的司徒王允。

王允是太原人, 出身於著名的“太原王氏”。 王允年輕時就是個一身正氣的人, 常年不顧危險的與宦官集團鬥爭。 他還參與平定黃巾起義。 因為得罪宦官張讓, 王允多次遭到殘酷迫害。

董卓入主朝廷後, 很欣賞王允的才幹。 王允很快被提升為尚書令、司徒, 成為事實上的丞相。 董卓將朝廷遷到長安, 自己暫時留在洛陽對付關東軍。 他讓王允負責長安朝廷的運作 。

王允本是正直的人, 並不願依附于董卓。 但迫于董卓的淫威, 王允被迫違心的為他效忠。 董卓對王允卻非常信任, 從不懷疑他的忠心。 董卓將朝廷日常事務全部交給王允辦理。

隨著董卓的禍國之心日益明顯, 王允開始與朝臣謀劃除掉他這個禍害。 王允拉攏了對董卓有不滿的將領呂布。 最終王允與呂布聯手, 殺死了董卓。

之後, 王允開始執掌朝政。 王允本是個性格剛直、嫉惡如仇的人, 做事缺乏變通。 之前為了除去董卓,

他做事還比較克制。 董卓被殺後, 王允覺得天下已定, 就開始肆意妄為了。 名士蔡邕曾經得到過董卓的提拔, 因此對董卓被殺有同情之心。 王允竟因此將蔡邕殺害。 獨斷專行的王允大失人心。

董卓的部將、士兵大多都是涼州人。 董卓被殺後, 涼州人都很不安。 涼州將領請求朝廷下詔書, 赦免他們的罪過。 呂布等人都勸王允赦免涼州人。 王允卻遲遲沒有下詔書。 王允還打算剝奪所有涼州將領的兵權。

涼州將士遲遲收不到赦免詔書, 又看到王允準備奪去他們的兵權, 更是憂慮、憤怒。 有謠言說王允準備殺掉所有的涼州人。 蔡邕之死, 讓涼州將士對這個謠言深信不疑。 最終, 李傕、郭汜等決定拼死一搏。 他們帶著兵馬殺向了長安。

董卓的舊部大多都加入了反叛隊伍, 長安城失守了。 王允不願逃走, 他選擇為國捐軀。 最後, 王允被李傕、郭汜殺死。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