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孝莊:為鞏固權力而下嫁大臣的皇太后

在中國歷史上, 昭君出塞、文成公主遠嫁西藏, 都為維護民族間的安定團結、促進民族文化的交流作出了傑出的貢獻。

“和親”之策, 既可通過姻親關係來建立血緣關係, 又可增加感情的聯絡和紐結, 其實, 還有一種物質上的抵押關係。 在很多情況下, “和親”是製造“人質”的一種最為奇妙的方法, 有了這種通過血緣遺傳關係而製造出的特殊“人質”, 民族關係、君臣關係多少會有些改善。

因此, “和親”之策歷來受到人們的重視, 封建帝王尤其如此, 甚至重視到了實在無法“和親”時, 皇太后委身下嫁, 親自去“和親”的地步,

這在中國歷史上, 也算得上是一次奇異之舉了。

清太宗崇德八年(西元1643年), 清朝雄才大略的開國皇帝皇太極病重。 他自建立清朝以來, 可謂發揚光大了努爾哈赤的事業, 對內改革政治, 對外開疆拓土, 使滿清呈現出一片繁榮興旺的景象, 但他年僅五十二歲, 便一病不起。 他深深地知道, 滿清的基業還不穩固。

雖然早已冊立, 但諸王之間仍然爭權奪利, 互相傾軋。 因此, 對安排後事, 皇太極十分重視。

太子的母親吉特氏(吉特氏全稱博爾濟吉特氏, 屬蒙古科爾沁部, 父名寨桑, 其姑是皇太極的正宮皇后, 即孝端皇后。 吉特氏在其子即位後被尊為皇太后, 亦即皇太極的皇后。 死後諡為孝莊仁宣誠憲恭懿至德純徽翊天啟聖文皇后,

一般稱為莊妃或孝莊皇后)是皇太極的寵妃, 史稱莊妃。 莊妃長得十分美麗, 而且精明強幹, 很有見識, 皇太極在許多方面都得助於她, 因而在安排後事上對她甚為倚重。 皇太極在自己病重不起之時, 叫來莊妃, 握著她的手氣喘吁吁地說:“我今年五十二歲, 即使死了, 也不為夭亡, 只恨未得統一中原, 不能與愛妃共用天下, 不免遺恨。 我死之後, 福臨可以即位, 但他年幼無知, 不能親理政事, 只好由諸親王攝政了。 ”於是, 皇太極把幾個親王叫到病床之前。

莊妃

皇太極把濟爾哈朗和多爾袞找來, 對他二人說:“我已病入膏肓, 就要與二王訣別了, 所擔心的是皇太子福臨剛剛六歲, 不能理政, 一旦即位, 還望二王能顧念本族血親, 好好輔佐他。 ”濟爾哈朗和多爾袞聽了, 連忙跪在地下, 對天發誓道:“如背聖諭, 皇天不容。 ”皇太極又指著莊妃和福臨說:“他們母子二人, 全仗二王, 二王不得食言。 ”就這樣, 皇太極“托孤”于濟爾哈朗和多爾袞二位親王。

呂後、武則天、孝莊皇后、慈禧太后, 都是中國歷史上的女強人,

然而, 這些人上臺當權, 無一不是靠男人。 看來, 在一定意義上講, 傳統社會中的女人並不完全是男人的奴隸, 男人倒有點像是女人的墊腳石。

西元1643年九月二十日, 皇太極病死于瀋陽清甯宮。 雖然皇太極臨終前已有了安排, 但圍繞皇位繼承還是鬧了一場不小的風波。 少數少壯派貝勒想立皇太極的長子豪格, 因為豪格年齡較大, 在青年貝勒中有一定的影響;代善之孫阿達禮(多爾袞之侄)和其叔碩托親王想立多爾袞。 按當時的情況來看, 多爾袞一派力量較為強大, 尤其是多爾袞本人, 既軍權在握, 又驍勇善戰, 在軍隊中頗有威望, 性格也剛毅果斷, 所以有一些人想擁立他。

但多爾袞考慮到自己若登皇位怕會引起內亂,

尤其是皇太極的長子豪格一派的力量更是難以制服, 所以, 他還是決定立福臨為帝。

其實多爾袞立福臨為帝的用心大家是看得很清楚的, 福臨年僅六歲, 即位後必然由多爾袞攝政。 多爾袞就會一步步地剪除異己, 控制局面, 在適當的時機再登皇位, 因此, 一些親王不願意同多爾袞合作, 阿濟格就稱病不出, 撒手不管。

在這種情況下, 多爾袞必須採取一定的措施, 穩住人心。 於是, 他以謀逆罪將擁立自己的阿達禮下獄, 以證明自己並不想篡位。 他這一舉動, 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收攏人心的作用, 阿濟格也出來視事, 表面上的局勢又穩定了下來。

氏俱被尊為皇太后。 多爾袞攝政, 被尊為皇父。

莊妃心裡也十分明白, 孤兒寡母秉政, 若無人盡心輔佐,必然權位不保,所以對多爾袞就加意籠絡。在順治即位後不久,多爾袞親自告發並主持審理了阿達禮、碩托叔侄的謀逆案件,殺了阿達禮,並罪及其妻子,以表明自己的心跡,這使得莊妃極為感激,從此對多爾袞更加信賴。

多爾袞也可謂“兢兢業業”,凡事無論大小都一概稟告莊妃,莊妃也讓多爾袞隨便出入宮廷,便宜行事,不必事事奏告,也不必多避嫌疑。於是,多爾袞隨意出入宮禁,有時甚至留宿宮中。

多爾袞其人據說長得一表人才,十分精幹秀拔,但卻是一位好色之徒,莊妃也正值盛年,時間一久,便有了苟且之事,宮廷內外便有了一些閒言碎語,連顧命大臣濟爾哈朗也說三道四。多爾袞知道以後,告訴了莊妃,讓她擬了一道聖旨,派濟爾哈朗前去攻打山海關,把他遠遠地支派了出去。

莊妃是個十分精明的人,關於她和多爾袞的苟且之事,到底是出於多爾袞的逼迫,還是莊妃自願趨獻,或是二者皆有,已無法用史實來證明。其實,這種事就是放在今天,也難以說清。不過,有一點是很清楚,多爾袞嗜色如命,莊妃既年輕美麗,又聰慧能幹,多爾袞想漁獵其色,恐怕是可想而知的事。多爾袞的好色無恥,還可以用另一件事來證明。

一次,多爾袞在莊妃那裡見到了一位十分美麗的婦人,與莊妃之美不相上下,十分眼饞。回去一打聽,才知道原來是皇太極的長子、肅王豪格的福晉。從此,多爾袞又迷上了這位福晉。後來肅王豪格死於獄中,多爾袞把豪格的福晉納為自己的妃子,但不久又生厭棄,迷上了朝鮮的兩位公主,把豪格的福晉冷落在一邊,任她撒潑使性,只是避居不理。從這件事看來,多爾袞對莊妃主動發起進攻,應當是可以想見的。

莊妃與多爾袞

在這種情形之下,莊妃的態度如何呢?以莊妃之精明,她不會不考慮到苟且之事對她的身份地位尤其是聲譽所帶來的影響,但如果拒絕了多爾袞,恐怕帶來的問題就更大了。莊妃十分清楚,多爾袞不是一個具有雄才大略的人,其好色如命更是他性格上的極大缺陷,如果施以溫柔之計,也許會很容易地籠住其心,利用他去控制住權力,順治的皇位和自己的太后之位就會較為穩固,而且會一天天地穩固起來。也許莊妃就是出於這種考慮,才同多爾袞有了“和親”之舉。

當然,以莊妃之盛年,以多爾袞之儀錶和熱情,也並非沒有因此而苟且的可能,但總的看來,這只是一個次要的原因或根本就不是原因。

在中國歷史上,女皇武則天和其女太平公主以及其他許多的皇后公主曾經多養面首,但基本上沒有與權臣發生什麼情感糾葛,根本原因就在於她們的權力已很穩固,不需要再施“美人計”來穩住統治地位了。她們甚至要遠遠地躲開權臣,以免自己的私生活以及其他什麼秘密為權臣所竊、被他們拿到把柄來攻擊自己。由此可見,莊妃與多爾袞的關係,其根本的原因還在於維護權力的需要。

多爾袞在後來的日子裡建立了赫赫軍功,尤其在招降明朝山海關總兵吳三桂、擊敗李自成的軍隊上更顯突出。

李自成的農民起義軍攻陷了北京城後,沒收了明朝山海關總兵吳三桂的家產,也搶走了他的愛妾陳圓圓。吳三桂知道後,十分憤怒,拒不投降李自成,大詩人吳梅村在《圓圓曲》中寫道:“慟哭六軍皆縞素,衝冠一怒為紅顏”。吳三桂跑到多爾袞的軍中,剪髮宣誓,正式做了滿清軍隊的馬前卒。這時,李自成的軍隊也來到山海關前的一片石,列陣於山海之間,準備與吳三桂決戰,多爾袞讓吳三桂打頭陣,自己立馬觀看。吳三桂親自上陣,與李自成的軍隊打了十多個回合,被裹在了軍中。正在這時,一陣狂風忽起,多爾袞眼見吳三桂要失敗,便催動數萬鐵騎從兩側沖來。李自成大驚,他根本沒有想到滿清軍隊會參戰,慌了手腳,走下指揮台,先行撤退。李自成的軍隊大敗,在吳三桂的引領下,滿清軍隊正式入關,定都北京。順治是滿族人入關以後的第一位皇帝。

入關以後,多爾袞的權力更大了。在攻打農民起義軍和消滅明朝餘留勢力的反復征戰中,多爾袞也顯示了很強的指揮能力,他調兵遣將,攻下明朝的一個個城池,隊伍逐漸向南推進。這時,皇太極的長子豪格已死在獄中,多爾袞就成天與豪格的福晉朝歡暮聚,鬼混在一起。豪格的福晉雖是他的侄媳,多爾袞卻思想解放得很,一點也不顧忌,一時間輿論大嘩。

這一時期,努爾哈赤幾個有兵權的兒子相繼病死或戰死,孝端皇太后也去世了。平時,莊妃雖與孝端皇后同為皇太后,但畢竟名分上有差,一是側室,一是正室,所以雖時有專權之舉,還是多少有所顧忌。好在孝端皇太后並不過問朝政,莊妃也就放心了。孝端皇后一死,莊妃再無顧忌,便大膽地處理起政務來。就在這時,多爾袞那邊的情況又發生了變化。

原來,多爾袞的元配福晉聽說多爾袞與侄媳鬼混,就經常與多爾袞吵鬧,多爾袞一如既往,無絲毫改悔,其妻極為氣憤,日久生疾,竟得了氣鼓病,不久就死了。多爾袞辦完喪事,竟明目張膽地娶了豪格的福晉,讓她做起妾來。

莊妃知道,如果任其發展下去,自己同多爾袞的關係可難得保住,於是當機立斷,派小太監把多爾袞請來,與他密談了半日。回去以後,多爾袞忙找範文程等極為老成持重而又大有學問的老臣來商量,他們耳語了半天,只見多爾袞面上有紅羞之色,範文程則眉頭皺了幾皺。但最後還是範文程有主意,向多爾袞獻上一計,多爾袞大喜,忙拜託他們幾個人辦理。

不久,範文程等人給順治帝上了一道奏章,這恐怕是中國歷史上最為奇怪的一道奏章了,其內容是要皇上嫁母,大概內容如下:皇父(多爾袞)剛剛死了老婆,而皇太后又獨居寡偶,秋宮寂寂,這不合我皇以孝治天下的想法。根據我們這些愚陋臣下的見解,應該請皇父皇母,到一個宮室裡居住,以盡皇上孝敬之道。

這道千古一絕的奏章一上,立即交由內閣討論,大家都知道多爾袞勢大,皇太后又同意,哪個還敢反對?於是大家都隨聲附和,連連說好。

清世祖順治六年(西元1649年)冬,順治十歲,頒下了一道嫁母聖旨:

我在很幼小的時候即位為皇帝,安撫佔有了中原以及南北地區。皇宮之內,靠的是皇太后的教育;皇宮之外靠的是皇父攝政王的扶持,得以承繼了先人的事業,沒有中途墮落。如今,皇父和皇太后獨居無偶,寂寂寡歡,我覺得極為歉疚。諸王以及大臣們一致強烈呼籲,認為父母不宜分居,應該住在一起,我也好定時前去拜望。我想來想去,覺得十分合意。茲定於×年×月×日,恭行皇父皇母大婚典禮,謹請他們合宮同居。希望禮部要盡職盡力,不要辜負了我孝道治天下的意圖。

朝廷內外忙了好多天,大婚之時,朝臣全往拜賀,十分熱鬧,倒像滿清入關以來的第一大壯舉。

莊妃與多爾袞結婚之後,倒也恩愛,但多爾袞還忘不了那位侄媳,不免偷寒送暖,經莊妃盤問,多爾袞據實相告。奇怪的是,莊妃居然讓多爾袞將豪格的福晉立為側福晉,莊妃之賢德,令人感動。

後來多爾袞寵愛朝鮮的兩位公主,經常出外打獵,讓兩位朝鮮公主陪伴,很長時間不回宮廷。側福晉備受冷落,多有吵罵,多爾袞生就喜新厭舊的脾氣,對她不再理會。至於對待莊妃,多爾袞一則敷衍,一則命令宮中的太監使女封鎖消息,不讓莊妃知道。

順治畫像

之後,多爾袞因縱欲過度,在喀喇城圍獵時得了喀血症,不日身亡。

多爾袞死後,平時怨恨他的大臣趁機上書攻擊多爾袞,起初莊妃還從中調護,後來大臣得知順治帝隱恨多爾袞,便放膽揭發,把多爾袞寵愛兩位朝鮮公主的事告知了莊妃。莊妃大怒,才知道多爾袞時常出獵,原是為此,於是發狠說:“如此看來,他死得遲了。”至此,許多大臣羅列了多爾袞的罪狀:收受賄賂,逼死豪格,引誘侄媳,私制禦服,私藏御用珠寶等。順治下詔,誅除多爾袞的黨羽,追奪多爾袞家屬所得的封典。

順治就是在這樣一位母親的庇護下坐穩了皇位,長大成人,也是在這樣一位叔父的權勢之下戰戰兢兢地度過了少年時代。儘管在滿族人看來叔娶其嫂並非大逆不道,但順治還是感到深受其辱。順治以後的行為和他在二十五歲就不明不白地結束了生命(一說出家當了和尚),與他童年、少年時代的經歷不無關係。

對於維持朝廷的穩定和順治帝位的穩固,莊妃的做法不能說沒有作用。她抓准了多爾袞的特點,自始至終把他牢牢地掌握在自己的手裡。最後,多爾袞還是因縱欲過度而死亡,說明莊妃對多爾袞的認識是極有眼光的。以此法來制此人,可謂深得其道。多爾袞死後,順治已長,權力也不再集中在某個大臣手中,清朝的統治集團就穩固了。多爾袞始終沒有篡權,這也是滿清能夠統一中國的重要原因之一。

歷來“和親”,皆是以女嫁人,莊妃無女可嫁,即使有女可嫁也無濟於事,那麼,莊妃只好親身委之了。以皇太后之尊而下嫁大臣,個中功過委曲,又怎樣評說呢?皇太后下嫁多爾袞,雖清史不載,但史實如此,無可諱言。以滿清風俗,本不足為怪,因此也不必諱言。我們所要看到的是,傳統中國人維護權力的辦法實在太多、太奇妙、太豐富了。在這些辦法的背後,是否隱藏著中國傳統觀念的這樣一個側面:權力高於一切?

若無人盡心輔佐,必然權位不保,所以對多爾袞就加意籠絡。在順治即位後不久,多爾袞親自告發並主持審理了阿達禮、碩托叔侄的謀逆案件,殺了阿達禮,並罪及其妻子,以表明自己的心跡,這使得莊妃極為感激,從此對多爾袞更加信賴。

多爾袞也可謂“兢兢業業”,凡事無論大小都一概稟告莊妃,莊妃也讓多爾袞隨便出入宮廷,便宜行事,不必事事奏告,也不必多避嫌疑。於是,多爾袞隨意出入宮禁,有時甚至留宿宮中。

多爾袞其人據說長得一表人才,十分精幹秀拔,但卻是一位好色之徒,莊妃也正值盛年,時間一久,便有了苟且之事,宮廷內外便有了一些閒言碎語,連顧命大臣濟爾哈朗也說三道四。多爾袞知道以後,告訴了莊妃,讓她擬了一道聖旨,派濟爾哈朗前去攻打山海關,把他遠遠地支派了出去。

莊妃是個十分精明的人,關於她和多爾袞的苟且之事,到底是出於多爾袞的逼迫,還是莊妃自願趨獻,或是二者皆有,已無法用史實來證明。其實,這種事就是放在今天,也難以說清。不過,有一點是很清楚,多爾袞嗜色如命,莊妃既年輕美麗,又聰慧能幹,多爾袞想漁獵其色,恐怕是可想而知的事。多爾袞的好色無恥,還可以用另一件事來證明。

一次,多爾袞在莊妃那裡見到了一位十分美麗的婦人,與莊妃之美不相上下,十分眼饞。回去一打聽,才知道原來是皇太極的長子、肅王豪格的福晉。從此,多爾袞又迷上了這位福晉。後來肅王豪格死於獄中,多爾袞把豪格的福晉納為自己的妃子,但不久又生厭棄,迷上了朝鮮的兩位公主,把豪格的福晉冷落在一邊,任她撒潑使性,只是避居不理。從這件事看來,多爾袞對莊妃主動發起進攻,應當是可以想見的。

莊妃與多爾袞

在這種情形之下,莊妃的態度如何呢?以莊妃之精明,她不會不考慮到苟且之事對她的身份地位尤其是聲譽所帶來的影響,但如果拒絕了多爾袞,恐怕帶來的問題就更大了。莊妃十分清楚,多爾袞不是一個具有雄才大略的人,其好色如命更是他性格上的極大缺陷,如果施以溫柔之計,也許會很容易地籠住其心,利用他去控制住權力,順治的皇位和自己的太后之位就會較為穩固,而且會一天天地穩固起來。也許莊妃就是出於這種考慮,才同多爾袞有了“和親”之舉。

當然,以莊妃之盛年,以多爾袞之儀錶和熱情,也並非沒有因此而苟且的可能,但總的看來,這只是一個次要的原因或根本就不是原因。

在中國歷史上,女皇武則天和其女太平公主以及其他許多的皇后公主曾經多養面首,但基本上沒有與權臣發生什麼情感糾葛,根本原因就在於她們的權力已很穩固,不需要再施“美人計”來穩住統治地位了。她們甚至要遠遠地躲開權臣,以免自己的私生活以及其他什麼秘密為權臣所竊、被他們拿到把柄來攻擊自己。由此可見,莊妃與多爾袞的關係,其根本的原因還在於維護權力的需要。

多爾袞在後來的日子裡建立了赫赫軍功,尤其在招降明朝山海關總兵吳三桂、擊敗李自成的軍隊上更顯突出。

李自成的農民起義軍攻陷了北京城後,沒收了明朝山海關總兵吳三桂的家產,也搶走了他的愛妾陳圓圓。吳三桂知道後,十分憤怒,拒不投降李自成,大詩人吳梅村在《圓圓曲》中寫道:“慟哭六軍皆縞素,衝冠一怒為紅顏”。吳三桂跑到多爾袞的軍中,剪髮宣誓,正式做了滿清軍隊的馬前卒。這時,李自成的軍隊也來到山海關前的一片石,列陣於山海之間,準備與吳三桂決戰,多爾袞讓吳三桂打頭陣,自己立馬觀看。吳三桂親自上陣,與李自成的軍隊打了十多個回合,被裹在了軍中。正在這時,一陣狂風忽起,多爾袞眼見吳三桂要失敗,便催動數萬鐵騎從兩側沖來。李自成大驚,他根本沒有想到滿清軍隊會參戰,慌了手腳,走下指揮台,先行撤退。李自成的軍隊大敗,在吳三桂的引領下,滿清軍隊正式入關,定都北京。順治是滿族人入關以後的第一位皇帝。

入關以後,多爾袞的權力更大了。在攻打農民起義軍和消滅明朝餘留勢力的反復征戰中,多爾袞也顯示了很強的指揮能力,他調兵遣將,攻下明朝的一個個城池,隊伍逐漸向南推進。這時,皇太極的長子豪格已死在獄中,多爾袞就成天與豪格的福晉朝歡暮聚,鬼混在一起。豪格的福晉雖是他的侄媳,多爾袞卻思想解放得很,一點也不顧忌,一時間輿論大嘩。

這一時期,努爾哈赤幾個有兵權的兒子相繼病死或戰死,孝端皇太后也去世了。平時,莊妃雖與孝端皇后同為皇太后,但畢竟名分上有差,一是側室,一是正室,所以雖時有專權之舉,還是多少有所顧忌。好在孝端皇太后並不過問朝政,莊妃也就放心了。孝端皇后一死,莊妃再無顧忌,便大膽地處理起政務來。就在這時,多爾袞那邊的情況又發生了變化。

原來,多爾袞的元配福晉聽說多爾袞與侄媳鬼混,就經常與多爾袞吵鬧,多爾袞一如既往,無絲毫改悔,其妻極為氣憤,日久生疾,竟得了氣鼓病,不久就死了。多爾袞辦完喪事,竟明目張膽地娶了豪格的福晉,讓她做起妾來。

莊妃知道,如果任其發展下去,自己同多爾袞的關係可難得保住,於是當機立斷,派小太監把多爾袞請來,與他密談了半日。回去以後,多爾袞忙找範文程等極為老成持重而又大有學問的老臣來商量,他們耳語了半天,只見多爾袞面上有紅羞之色,範文程則眉頭皺了幾皺。但最後還是範文程有主意,向多爾袞獻上一計,多爾袞大喜,忙拜託他們幾個人辦理。

不久,範文程等人給順治帝上了一道奏章,這恐怕是中國歷史上最為奇怪的一道奏章了,其內容是要皇上嫁母,大概內容如下:皇父(多爾袞)剛剛死了老婆,而皇太后又獨居寡偶,秋宮寂寂,這不合我皇以孝治天下的想法。根據我們這些愚陋臣下的見解,應該請皇父皇母,到一個宮室裡居住,以盡皇上孝敬之道。

這道千古一絕的奏章一上,立即交由內閣討論,大家都知道多爾袞勢大,皇太后又同意,哪個還敢反對?於是大家都隨聲附和,連連說好。

清世祖順治六年(西元1649年)冬,順治十歲,頒下了一道嫁母聖旨:

我在很幼小的時候即位為皇帝,安撫佔有了中原以及南北地區。皇宮之內,靠的是皇太后的教育;皇宮之外靠的是皇父攝政王的扶持,得以承繼了先人的事業,沒有中途墮落。如今,皇父和皇太后獨居無偶,寂寂寡歡,我覺得極為歉疚。諸王以及大臣們一致強烈呼籲,認為父母不宜分居,應該住在一起,我也好定時前去拜望。我想來想去,覺得十分合意。茲定於×年×月×日,恭行皇父皇母大婚典禮,謹請他們合宮同居。希望禮部要盡職盡力,不要辜負了我孝道治天下的意圖。

朝廷內外忙了好多天,大婚之時,朝臣全往拜賀,十分熱鬧,倒像滿清入關以來的第一大壯舉。

莊妃與多爾袞結婚之後,倒也恩愛,但多爾袞還忘不了那位侄媳,不免偷寒送暖,經莊妃盤問,多爾袞據實相告。奇怪的是,莊妃居然讓多爾袞將豪格的福晉立為側福晉,莊妃之賢德,令人感動。

後來多爾袞寵愛朝鮮的兩位公主,經常出外打獵,讓兩位朝鮮公主陪伴,很長時間不回宮廷。側福晉備受冷落,多有吵罵,多爾袞生就喜新厭舊的脾氣,對她不再理會。至於對待莊妃,多爾袞一則敷衍,一則命令宮中的太監使女封鎖消息,不讓莊妃知道。

順治畫像

之後,多爾袞因縱欲過度,在喀喇城圍獵時得了喀血症,不日身亡。

多爾袞死後,平時怨恨他的大臣趁機上書攻擊多爾袞,起初莊妃還從中調護,後來大臣得知順治帝隱恨多爾袞,便放膽揭發,把多爾袞寵愛兩位朝鮮公主的事告知了莊妃。莊妃大怒,才知道多爾袞時常出獵,原是為此,於是發狠說:“如此看來,他死得遲了。”至此,許多大臣羅列了多爾袞的罪狀:收受賄賂,逼死豪格,引誘侄媳,私制禦服,私藏御用珠寶等。順治下詔,誅除多爾袞的黨羽,追奪多爾袞家屬所得的封典。

順治就是在這樣一位母親的庇護下坐穩了皇位,長大成人,也是在這樣一位叔父的權勢之下戰戰兢兢地度過了少年時代。儘管在滿族人看來叔娶其嫂並非大逆不道,但順治還是感到深受其辱。順治以後的行為和他在二十五歲就不明不白地結束了生命(一說出家當了和尚),與他童年、少年時代的經歷不無關係。

對於維持朝廷的穩定和順治帝位的穩固,莊妃的做法不能說沒有作用。她抓准了多爾袞的特點,自始至終把他牢牢地掌握在自己的手裡。最後,多爾袞還是因縱欲過度而死亡,說明莊妃對多爾袞的認識是極有眼光的。以此法來制此人,可謂深得其道。多爾袞死後,順治已長,權力也不再集中在某個大臣手中,清朝的統治集團就穩固了。多爾袞始終沒有篡權,這也是滿清能夠統一中國的重要原因之一。

歷來“和親”,皆是以女嫁人,莊妃無女可嫁,即使有女可嫁也無濟於事,那麼,莊妃只好親身委之了。以皇太后之尊而下嫁大臣,個中功過委曲,又怎樣評說呢?皇太后下嫁多爾袞,雖清史不載,但史實如此,無可諱言。以滿清風俗,本不足為怪,因此也不必諱言。我們所要看到的是,傳統中國人維護權力的辦法實在太多、太奇妙、太豐富了。在這些辦法的背後,是否隱藏著中國傳統觀念的這樣一個側面:權力高於一切?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