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中國古代有霸王別姬,古羅馬有姬別霸王

中國人記憶中的霸王別姬, 是西元前202年垓下之戰前項羽與虞姬訣別的故事。 西元前30年, 在古羅馬上演了一幕“姬別霸王”。

西元前44年3月15日, 愷撒在元老院被激進的“共和派”分子刺殺。 愷撒生前所立遺囑將其年僅18歲的甥孫屋大維收為養子, 並立為繼承人, 這引起了長年跟隨愷撒並自認為應當成為愷撒繼承人的安東尼的不滿。 屋大維向“共和派”代表西塞羅示弱, 獲得了西塞羅的支持, 成功的排除了安東尼的阻撓, 成為了愷撒的合法繼承人。 在共同消滅了“共和派”之後, 由於實力遠不及安東尼, 屋大維選擇了愷撒、龐培、克拉蘇曾使用過的手段——三頭政治同盟,

由屋大維、安東尼、雷必達三人組成的同盟, 史稱“後三頭”。 後三頭將羅馬世界劃分為三部分, 鼎足而立, 分而治之。 安東尼沒有選擇擁有羅馬本土的西半部分, 而選擇了富庶的東半部分, 這便是他的政治短見。 安東尼與克莉奧佩特拉的故事便從這裡開始了。

克莉奧佩特拉是埃及托勒密王朝的女王, 曾是愷撒的情婦, 在愷撒的幫助下取得了埃及的王位。 愷撒死後, 克莉奧佩特拉急於找一個靠山, 她看中了安東尼——這個目前羅馬最有勢力的當權者。 克莉奧佩特拉和愷撒相見時, 她將自己裹在被子裡, 讓奴隸將她抬到愷撒面前, 這種出水芙蓉般的亮相, “征服”了愷撒。 與安東尼相見時, 克莉奧佩特拉的亮相只能用精彩絕倫來形容。 她打扮成愛神維納斯的樣子, 坐在奢華的畫舫中央, 女奴們打扮成丘比特的模樣, 為她左右奔走, 一切宛若在畫中。 這美輪美奐的場景讓圍觀者們歎為觀止。 安東尼邀請女王共進晚餐, 女王則邀請安東尼到畫舫上進餐,

當安東尼踏上畫舫的那一刻起, 勝負已分。 克莉奧佩特拉對安東尼的品行了若指掌。 此後伴隨安東尼和克莉奧佩特拉的便是糜爛奢華的生活, 酒色逐漸消磨了安東尼的銳氣。

克莉奧佩特拉

西元前36年, 為鞏固地位, 安東尼準備遠征帕提亞。

完成愷撒沒有完成的使命, 可以使聲望大增。 安東尼終究只有軍團長的天賦, 並不具備總司令的才能, 能夠發揮戰術上的優勢, 卻無法在戰略上縱觀大局。 安東尼兵敗帕提亞。 這次兵敗使得安東尼更加依賴克莉奧佩特拉, 他感覺自己無法離開她。 西元前30年, 希臘西岸, 亞克興角海域, 安東尼與屋大維之間爆發了決戰, 史稱亞克興角海戰。 克莉奧佩特拉也參加了戰鬥, 戰鬥正酣, 親眼看到了戰爭的殘酷場面, 克莉奧佩特拉暴露出了女性的柔弱, 率領所部60艘戰船逃離了戰場。 安東尼此時失去了一名武將應有的判斷力, 拋下了自己的軍隊, 追隨著克莉奧佩特拉而去。 戰敗了, 無可挽回了, 安東尼從此一蹶不振,
他知道, 自己已經眾叛親離, 羅馬人的民族自豪感不允許自己為埃及女王賣命, 安東尼手下的羅馬士兵幾乎都逃走了, 留下的都是為錢賣命的兵痞。 女王派人謊稱自己已經自殺, 絕望的安東尼命令奴隸殺了自己, 忠誠的奴隸不忍下手, 便自殺了, 安東尼面對死去的奴隸, 對自己連自殺的勇氣都沒有感到無比羞愧。 他拔出奴隸胸口的劍, 刺向了自己。 女王派出使者不久便後悔了, 立刻又派出了另一個使者, 說明自己沒有死, 但為時已晚。 安東尼沒有受到立刻斃命的傷, 他讓僕人將自己送到克莉奧佩特拉身邊。 鹽野七生女士用了一段感人的話描寫了當時的場景:“克莉奧佩特拉含淚抱住了渾身是血、臉色蒼白的安東尼。 他終於如願以償的死在了克莉奧佩特拉的懷中。終身不渝地傾心于一個女人,也是男人的生命方式之一。”這是一位女性作家充滿感性的描寫。克莉奧佩特拉希望屋大維能維持埃及的獨立地位,屋大維拒絕後,克莉奧佩特拉利用毒蛇自殺。

莎士比亞的戲劇,如有名的《威尼斯商人》、《哈姆雷特》等,都是家喻戶曉的名作,很多人都不知道他還寫過一部《安東尼與克莉奧佩特拉》。莎士比亞的戲劇與歷史作品不同,莎士比亞用文學渲染淡化了政治鬥爭,用優美的辭藻描寫內心的獨白,沒有旁白的戲劇作品,便只能從人物的語言中提煉出人性的特徵了。雖然是文學作品,不免有誇張的成分,但是對人性的描寫,是入木三分的,是符合基本史實的。以下是一段克莉奧佩特拉與僕人的對話。

查米恩(僕人):娘娘,我想您要是真心愛他,這一種手段是不能取得他的好感的。

克莉奧佩特拉:我有什麼應該做的事沒有做過呢?

查米恩:您應該什麼事都順從他的意思,別跟他鬧彆扭。

克莉奧佩特拉:你是個傻瓜,聽了你的教訓,我就要永遠失去他了。

這段對話體現了克莉奧佩特拉對安東尼欲擒故縱的策略,應該跟安東尼“鬧彆扭”,而不是“什麼事都順從他”。她對安東尼和愷撒的態度是截然不同的,因為兩者的品性也是截然不同的。克莉奧佩特拉自以為是通過自己的魅力征服了愷撒,其實不然,愷撒是一位表現出感性但本質卻維持理性的政治家,而安東尼則徹底被克莉奧佩特拉征服了。

莎翁的作品中,安東尼死前是這樣對克莉奧佩特拉說的:“我要死了,女王,我要死了;我只請求死神寬假片刻的時間,讓我把最後的一吻放在你的唇上。”這就是安東尼對克莉奧佩特拉至死不渝的愛情。安東尼死前的獨白是末路英雄的悲哀:“我的厄運已經到達它的終點,不要哀哭也不要悲傷;當你思念我的時候,請你想到我往日的光榮;你應該安慰你自己,因為我曾經是全世界最偉大、最高貴的君王,因為我現在堂堂而死,並沒有懦弱地向我的同國之人拋下我的戰盔;我是一個羅馬人,英勇的死在一個羅馬人的手裡。

現在我的靈魂要離我而去,我不能再說下去了。”當筆者讀這段話的時候,拋開歷史成敗論的偏見,拋開主觀的論斷,拋開政治鬥爭的殘酷,再去審視安東尼與克莉奧佩特拉的愛情,他們不再是埃及女王和羅馬當權者的政治關係,而是普通的情人間的關係。戲劇的最後一幕,克莉奧佩特拉自殺前的獨白:“我不應該這樣卑劣地留戀著人間;要是她(先于女王自殺的女僕)先遇見了鬈髮的安東尼,他一定會向她問起我;她將要得到他的第一個吻,奪取我天堂中無上的快樂。來,你殺人的毒物,(自籃中取小蛇置胸前)用你的利齒咬斷這一個生命的葛藤吧;可憐的蠢東西,張開你的怒口,趕快完成你的使命。啊!但願你能夠說話,讓我聽你稱那偉大的愷撒(即屋大維)為一頭無謀的驢子。”克莉奧佩特拉最後的獨白,反映出了女王臨死前的心理——對安東尼的愛情和身為女王的尊嚴,同時也映射出克莉奧佩特拉的野心的破滅,聰明的女王終究不是一個智者,聰明並不代表智慧。

莎翁的戲劇之所以能表達出豐富的情感,靠的就是語言的力量,沒有旁白的解釋,便用豐富的語言表達全部內容。這種手法要比敘述性的文字更加有效的吸引讀者或者觀眾,因為人們總會不自覺的默念主角們說出的“語言”,而不會說出“敘述性文字”,這便營造了身臨其境的氣氛。

這種表達較平時的語言誇張許多,但正因為誇張,才能吸引現實中習慣于普通語言,缺少感官刺激的觀眾或者讀者。蕭伯納說過一段話:“深諳人性弱點的莎士比亞,也無法探知尤裡烏斯·愷撒等英雄人物的偉大。《李爾王》雖堪稱傑作,《愷撒大帝》卻並非佳品。”按蕭伯納的邏輯,《安東尼與克莉奧佩特拉》即使不是傑作,也堪稱優秀了吧。

克莉奧佩特拉含淚抱住了渾身是血、臉色蒼白的安東尼。他終於如願以償的死在了克莉奧佩特拉的懷中。終身不渝地傾心于一個女人,也是男人的生命方式之一。筆者曾反復誦讀這兩句話,久久不能停息。姬別霸王,何其哀哉。

作者:獻樂;歷史百家爭鳴特約作者

他終於如願以償的死在了克莉奧佩特拉的懷中。終身不渝地傾心于一個女人,也是男人的生命方式之一。”這是一位女性作家充滿感性的描寫。克莉奧佩特拉希望屋大維能維持埃及的獨立地位,屋大維拒絕後,克莉奧佩特拉利用毒蛇自殺。

莎士比亞的戲劇,如有名的《威尼斯商人》、《哈姆雷特》等,都是家喻戶曉的名作,很多人都不知道他還寫過一部《安東尼與克莉奧佩特拉》。莎士比亞的戲劇與歷史作品不同,莎士比亞用文學渲染淡化了政治鬥爭,用優美的辭藻描寫內心的獨白,沒有旁白的戲劇作品,便只能從人物的語言中提煉出人性的特徵了。雖然是文學作品,不免有誇張的成分,但是對人性的描寫,是入木三分的,是符合基本史實的。以下是一段克莉奧佩特拉與僕人的對話。

查米恩(僕人):娘娘,我想您要是真心愛他,這一種手段是不能取得他的好感的。

克莉奧佩特拉:我有什麼應該做的事沒有做過呢?

查米恩:您應該什麼事都順從他的意思,別跟他鬧彆扭。

克莉奧佩特拉:你是個傻瓜,聽了你的教訓,我就要永遠失去他了。

這段對話體現了克莉奧佩特拉對安東尼欲擒故縱的策略,應該跟安東尼“鬧彆扭”,而不是“什麼事都順從他”。她對安東尼和愷撒的態度是截然不同的,因為兩者的品性也是截然不同的。克莉奧佩特拉自以為是通過自己的魅力征服了愷撒,其實不然,愷撒是一位表現出感性但本質卻維持理性的政治家,而安東尼則徹底被克莉奧佩特拉征服了。

莎翁的作品中,安東尼死前是這樣對克莉奧佩特拉說的:“我要死了,女王,我要死了;我只請求死神寬假片刻的時間,讓我把最後的一吻放在你的唇上。”這就是安東尼對克莉奧佩特拉至死不渝的愛情。安東尼死前的獨白是末路英雄的悲哀:“我的厄運已經到達它的終點,不要哀哭也不要悲傷;當你思念我的時候,請你想到我往日的光榮;你應該安慰你自己,因為我曾經是全世界最偉大、最高貴的君王,因為我現在堂堂而死,並沒有懦弱地向我的同國之人拋下我的戰盔;我是一個羅馬人,英勇的死在一個羅馬人的手裡。

現在我的靈魂要離我而去,我不能再說下去了。”當筆者讀這段話的時候,拋開歷史成敗論的偏見,拋開主觀的論斷,拋開政治鬥爭的殘酷,再去審視安東尼與克莉奧佩特拉的愛情,他們不再是埃及女王和羅馬當權者的政治關係,而是普通的情人間的關係。戲劇的最後一幕,克莉奧佩特拉自殺前的獨白:“我不應該這樣卑劣地留戀著人間;要是她(先于女王自殺的女僕)先遇見了鬈髮的安東尼,他一定會向她問起我;她將要得到他的第一個吻,奪取我天堂中無上的快樂。來,你殺人的毒物,(自籃中取小蛇置胸前)用你的利齒咬斷這一個生命的葛藤吧;可憐的蠢東西,張開你的怒口,趕快完成你的使命。啊!但願你能夠說話,讓我聽你稱那偉大的愷撒(即屋大維)為一頭無謀的驢子。”克莉奧佩特拉最後的獨白,反映出了女王臨死前的心理——對安東尼的愛情和身為女王的尊嚴,同時也映射出克莉奧佩特拉的野心的破滅,聰明的女王終究不是一個智者,聰明並不代表智慧。

莎翁的戲劇之所以能表達出豐富的情感,靠的就是語言的力量,沒有旁白的解釋,便用豐富的語言表達全部內容。這種手法要比敘述性的文字更加有效的吸引讀者或者觀眾,因為人們總會不自覺的默念主角們說出的“語言”,而不會說出“敘述性文字”,這便營造了身臨其境的氣氛。

這種表達較平時的語言誇張許多,但正因為誇張,才能吸引現實中習慣于普通語言,缺少感官刺激的觀眾或者讀者。蕭伯納說過一段話:“深諳人性弱點的莎士比亞,也無法探知尤裡烏斯·愷撒等英雄人物的偉大。《李爾王》雖堪稱傑作,《愷撒大帝》卻並非佳品。”按蕭伯納的邏輯,《安東尼與克莉奧佩特拉》即使不是傑作,也堪稱優秀了吧。

克莉奧佩特拉含淚抱住了渾身是血、臉色蒼白的安東尼。他終於如願以償的死在了克莉奧佩特拉的懷中。終身不渝地傾心于一個女人,也是男人的生命方式之一。筆者曾反復誦讀這兩句話,久久不能停息。姬別霸王,何其哀哉。

作者:獻樂;歷史百家爭鳴特約作者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