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大明王朝的最後勇士

看完下面的忠臣, 我又一次哭了, 為他的明知不能為而為之, 為他的忠勇, 為他的正義, 為了當時所有人當縮頭烏龜的時候, 他獨力站出來作為!

楊繼盛(1516-1555年), 明代著名諫臣。 明正德11年(1516年)生於河北容城。 其母早亡, 其父另娶, 生活孤苦, 白天放牛, 晚間訪師問友, 深夜秉燭長讀, 終在嘉靖年間得中進士, 官至兵部員外郎。

時西部蒙古族瓦剌俺答部南侵, 大將軍仇鸞率軍迎戰, 一敗塗地。 仇鸞請開馬市, 向瓦剌俺答屈辱求和。 楊繼盛以十不可五大謬上疏諫阻, 竟為仇鸞及把持朝政的嚴嵩誣陷而下獄遭貶。 死劾嚴嵩,

列舉嚴嵩十大罪五奸, 但終因朝政昏暗, 再次被誣下獄, 備受嚴刑摧殘。

他在詔獄期間, 曾接受了廷杖一百的處罰。 一位同僚實在看不下去了, 他托人送給楊繼盛一副蛇膽, 告訴他:用此物可以止痛。 然而楊繼盛再次表現了他的無畏與勇氣: “我楊椒山(楊繼盛號椒山)自己有膽, 用不著這個!”

廷杖打折了他的腿骨, 腿肉被打掉, 一片血肉模糊, 已經昏迷的楊繼盛被拖回了牢房, 沒有人給他包紮, 在蠅蟲滋生, 骯髒陰冷的空氣中, 他的傷口開始惡化感染。

在詔獄, 楊繼盛幹出了一件聳人聽聞、挑戰人類極限的事情。

廷杖之後的一個深夜, 楊繼盛十分安靜地坐在詔獄一角, 他低著頭, 手中拿著一片破碎碗片, 聚精會神地刮著腿上的肉,

那裡已經感染腐爛了。 他沒有麻藥, 也不用鐵環, 更沒有塞嘴的白毛巾, 只是帶著一副平靜的表情, 不停地刮著腐肉, 碗片並不鋒利, 腐肉也不易割斷, 這是令人難以忍受的劇烈疼痛, 然而楊繼盛沒有發出一點聲音。 腐肉刮得差不多了, 骨頭露出來了, 他開始截去附在骨頭上的筋膜。

他平靜的等待著死亡的到來, 只求一死。

嘉靖34年(1555), 楊繼盛依然在獄中頑強地堅持著, 這一年, 嚴嵩終於達到了他的目的——除掉這個動搖自己權位的人。 世宗下詔將楊繼盛處死。

10月27日, 楊繼盛被害於北京市刑場, 年僅40歲。 人們聽說楊繼盛要處斬, 四城百姓蜂擁趕到西市, 為楊繼盛送行。 沿街人山人海, 哭聲震天, 晴朗的天空突然天昏地暗。 楊繼盛臨刑,

神態安詳, 昂首挺胸, 視死如歸, 當眾放聲吟誦絕命詩:

浩氣還太虛, 丹心照千古。

生平未報恩, 留作忠魂補。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