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二戰風雲,波羅的海三國併入蘇聯內幕

二戰時期的經典戰役總是讓人回味無窮, 戰爭局勢一直瞬息萬變, 各國領導也都是各懷鬼胎, 都想在戰爭中漁翁得利, 小的國家則是想盡辦法保全自己不讓自己受到損失, 但是, 有的事情有的時候根本就不是人為能夠控制的了的, 比如, 二戰時期, 波羅的海三國併入蘇聯的事情, 讓我們來看看, 二戰時期, 波羅的海三國併入蘇聯的內幕吧。

在一九三九年八月二十三日, 史達林為了粉碎英法兩國採取的“禍水東引”的陰謀, 蘇聯和納粹德國簽訂了《蘇德互不侵犯條約》, 在條約中, 拉脫維亞和愛沙尼亞被納入到了蘇聯的勢力範圍內。 在九月二十八日, 蘇德兩國簽訂《蘇德友好邊界條約》, 此時的立陶宛也被劃入了蘇聯的勢力範圍。 史達林在希特勒那裡獲得了承諾以後, 立刻開始著手兼併波羅的海的這三個國家, 而就在這個時候, 在愛沙尼亞發生了一起波蘭潛艇“雄鷹”號出逃的事件,

史達林抓住此事開始大作文章, 向愛沙尼亞領導人施加壓力, 逼迫愛沙尼亞和自己簽約。

在一九三九年九月一日, 納粹德國開始對波蘭發動了閃電式的進攻, 第二次世界大戰正式爆發, 愛沙尼亞政府為了防引火焚身,

幻想著以保持中立的態度來獨善其身, 然而到了九月中旬, 波蘭潛艇“雄鷹”號卻意外造訪, 徹底的打碎了他們的迷夢。

“雄鷹”號是一九三九年二月才被列裝波蘭海軍的一艘荷蘭造最新型的潛艇, 一直到事發時才服役短短的七個月。 該艇的潛水排水量為1473噸, 水面航速為20節, 裝備有12根550毫米口徑的魚雷發射管, 總共配有20枚魚雷, 另外, 艇上還配備了一門105毫米口徑的火炮、一台40毫米的雙聯高射炮和一挺雙管機關槍, 艇上的乘員一共達60人。

波蘭的潛艇“雄鷹”號原本是因為故障要前往瑞典進行維修的, 但是因為潛艇的指揮官科洛茨科夫斯基在中途生了重病, 隨艇醫生懷疑他可能是患了傷寒, 由於怕他傳染給大家, 所以才決定改道去愛沙尼亞首都塔林準備為艇長治病的。 到了九月十四日晚, 他們到了塔林, 艇長被確診只是因為疲勞過度, 而並沒有得傷寒, 於是便把艇長留在了塔林的醫院繼續治療。 可是當時的波蘭已經和德國開戰, 知道此事以後, 德國駐愛沙尼亞的大使要求愛沙尼亞政府立即扣留“雄鷹”號,

身為小國的愛沙尼亞只能是照辦, 所以在九月十五日, “雄鷹”號被愛沙尼亞政府扣留。 九月十七日, 國際的時局發生了變化, 蘇聯也開始對波蘭出兵, 得知這一消息後, “雄鷹”號潛艇副艇長格魯欽斯基少校決定組織武力力量奪回潛艇, 在九月十七日晚, 波蘭的水兵佔領了潛艇, 並且迅速的逃離了塔林。 第二天天亮後, 尷尬的愛沙尼亞政府發佈了一條驚人的消息, 各國駐塔林使館和當地媒體都接到了通知:“深夜三點鐘左右, 被扣的波蘭水兵奪艇而逃, 此前已從艇上卸下了14枚魚雷、運走炮彈並拆下了火炮尾閂, 但艇上仍然餘有6枚魚雷, 當班的愛沙尼亞哨兵奮力阻止, 但是也被波蘭人隨艇擄走了。 ”

在九月十九日,蘇聯開始以波蘭“雄鷹”號潛艇事件向愛沙尼亞政府施加壓力,聲稱波蘭的“雄鷹”號潛艇就活動在波羅的海三國的水域內,對蘇聯的船隻構成了嚴重的威脅,蘇聯政府將不承認愛沙尼亞對它的沿海水域擁有主權,它周圍海域的安全將由蘇聯來保衛。為了能夠迫使愛沙尼亞政府就範,蘇聯的飛機和軍艦開始在愛沙尼亞的領空領海活動,並開始在愛沙尼亞邊境集結大量的兵力進行示威。

九月二十一日,義大利駐塔林使節向國內發回了一封電報,描述了那裡的情況:“這裡烏雲密佈,人心惶惶。以潛艇逃逸為藉口,蘇聯軍艦不肯離開愛沙尼亞水域,並嚴密封鎖了海岸,可能是在為隨後的佔領做準備。蘇聯軍艦的示威和部隊在邊境集結,旨在迫使愛沙尼亞放棄徒勞無用的抵抗,乖乖束手就擒。

為了緩解當時的危機,九月二十四日,愛沙尼亞政府外交部長謝利捷爾親自率領政府代表團到莫斯科進行談判,請求和解。此時的蘇聯政府趁機要求愛沙尼亞簽訂“互助條約”,莫洛托夫威脅說:“如果你們不願意和我們簽訂互助條約的話,那麼我們將不得不通過其他的途徑,也許是更嚴峻、更複雜的途徑來保障蘇聯軍隊的安全,請你們不要迫使我們對愛沙尼亞使用武力。”在蘇聯政府強大的政治壓力下,九月二十七日,愛沙尼亞政府決定接受蘇聯的締約建議,在莫斯科和蘇聯簽訂了《蘇愛互助條約》,愛沙尼亞就此允許蘇聯紅軍進駐本國領土,並在帕爾迪斯基城、哈普薩盧城、薩列馬島和希烏馬島修建海軍和空軍基地。《蘇愛互助條約》簽署後,蘇聯政府馬上就把目光轉向了波羅的海的另外兩個小國家——拉脫維亞和立陶宛。在蘇聯的武力威脅下,拉脫維亞政府在十月五日和蘇聯政府簽訂了《蘇聯和拉脫維亞互助條約》,在十月十日,立陶宛代表團也接受了蘇聯的建議,簽訂了《蘇聯和立陶宛互助的條約》,十月二十九日在評論與波羅的海三國的協議時,史達林說道:“我們找到了一種形式,可使我們將它們納入蘇聯影響的軌道,我們不要將它們蘇維埃化,而是要等它們自己這樣做。”

一九四零年七月十四日和十五日,波羅的海三國自己宣佈成立蘇維埃政府,並且主動請求加入蘇聯。八月三日~六日,蘇聯最高蘇維埃第七次會議通過決議,接受立陶宛、拉脫維亞和愛沙尼亞三國加入蘇聯,一九四零年九月二十八日,蘇聯軍隊開進了波羅的海三國(立陶宛、拉脫維亞、愛沙尼亞)。

在九月十九日,蘇聯開始以波蘭“雄鷹”號潛艇事件向愛沙尼亞政府施加壓力,聲稱波蘭的“雄鷹”號潛艇就活動在波羅的海三國的水域內,對蘇聯的船隻構成了嚴重的威脅,蘇聯政府將不承認愛沙尼亞對它的沿海水域擁有主權,它周圍海域的安全將由蘇聯來保衛。為了能夠迫使愛沙尼亞政府就範,蘇聯的飛機和軍艦開始在愛沙尼亞的領空領海活動,並開始在愛沙尼亞邊境集結大量的兵力進行示威。

九月二十一日,義大利駐塔林使節向國內發回了一封電報,描述了那裡的情況:“這裡烏雲密佈,人心惶惶。以潛艇逃逸為藉口,蘇聯軍艦不肯離開愛沙尼亞水域,並嚴密封鎖了海岸,可能是在為隨後的佔領做準備。蘇聯軍艦的示威和部隊在邊境集結,旨在迫使愛沙尼亞放棄徒勞無用的抵抗,乖乖束手就擒。

為了緩解當時的危機,九月二十四日,愛沙尼亞政府外交部長謝利捷爾親自率領政府代表團到莫斯科進行談判,請求和解。此時的蘇聯政府趁機要求愛沙尼亞簽訂“互助條約”,莫洛托夫威脅說:“如果你們不願意和我們簽訂互助條約的話,那麼我們將不得不通過其他的途徑,也許是更嚴峻、更複雜的途徑來保障蘇聯軍隊的安全,請你們不要迫使我們對愛沙尼亞使用武力。”在蘇聯政府強大的政治壓力下,九月二十七日,愛沙尼亞政府決定接受蘇聯的締約建議,在莫斯科和蘇聯簽訂了《蘇愛互助條約》,愛沙尼亞就此允許蘇聯紅軍進駐本國領土,並在帕爾迪斯基城、哈普薩盧城、薩列馬島和希烏馬島修建海軍和空軍基地。《蘇愛互助條約》簽署後,蘇聯政府馬上就把目光轉向了波羅的海的另外兩個小國家——拉脫維亞和立陶宛。在蘇聯的武力威脅下,拉脫維亞政府在十月五日和蘇聯政府簽訂了《蘇聯和拉脫維亞互助條約》,在十月十日,立陶宛代表團也接受了蘇聯的建議,簽訂了《蘇聯和立陶宛互助的條約》,十月二十九日在評論與波羅的海三國的協議時,史達林說道:“我們找到了一種形式,可使我們將它們納入蘇聯影響的軌道,我們不要將它們蘇維埃化,而是要等它們自己這樣做。”

一九四零年七月十四日和十五日,波羅的海三國自己宣佈成立蘇維埃政府,並且主動請求加入蘇聯。八月三日~六日,蘇聯最高蘇維埃第七次會議通過決議,接受立陶宛、拉脫維亞和愛沙尼亞三國加入蘇聯,一九四零年九月二十八日,蘇聯軍隊開進了波羅的海三國(立陶宛、拉脫維亞、愛沙尼亞)。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