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美食>正文

實地探訪汾陽子夏山下純糧酒廠,品嘗剛釀出的80度高粱酒

(溫馨提示:為了完整記錄每個環節, 文章多圖, 建議在WIFI環境下流覽)

子夏山位於山西省文水縣城西南12.5公里處神堂村北, 東起羊溝, 西臨旋風樓, 南到洞溝, 北至石堂溝, 周長12公里, 主峰海拔1690米, 307國道由北向南從該山東麓經過。 山最早名"隱泉山", 後又稱"大陵山", 因孔子高徒、魏文侯之師子夏晚年退隱於此, 設教西河, 故唐朝時玄宗改稱此山為"子夏山"。

此次探訪的酒廠就子夏山一側腳下, 汾陽酒都酒業。 也為大家揭開神秘的現代釀酒工藝, 分享給愛酒人士和相關酒文化者愛好者。

酒都酒業股份有限公司位於青銀高速路旁,

北靠子夏山(相傳春秋戰國時期, 孔子的學生卜子夏在此山中傳授儒家思想, 所以稱為子夏山), 東鄰千古刹太府觀(始建于金代, 有大量的壁畫、泥塑、玄塑等,包含了豐富的道教內容), 西接小相護國靈岩寺又名靈岩寺(始建於南北朝時期, 歷來受到皇家的重視, 規模宏大, 俗稱大寺, 屬於佛教。

首先揭開的是此廠的精髓文化和釀酒法則, 七必古訓。 細細品味, 頗有道理。

人、曲、器、火、水、糧、缸是自古以來釀酒工藝中不可缺少的七大因素, 這七個因素中的每一個環節都有相應的規則和章法, 直接影響到釀造出來的酒是何種品質。

酒的主要原料是高粱和大麯, 輔料是穀糠和稻殼。 釀酒嚴格按照釀酒七必秘訣工藝進行。

1、咱們先看第一道工藝粉碎車間, 粉碎車間是粉碎高粱和大麯的車間, 酒的原料是採用晉中平原“一把抓”的優質高粱, 眾所周知, 汾孝介是種植高粱的最好基地, 顆粒飽滿厚實, 澱粉含量達到70%以上, 這就遵循了釀酒七必秘訣中的“糧必得其實”。

優質高粱倉庫

大麯車間

大麯的生產基地坐落在山清水秀峪道河鎮, 曲為“酒中骨”, 曲的優劣直接影響著酒的品質, 曲可以保證酒質的“清香純正, 口味純淨”, 清香大麯以大麥、從甘肅買來的上等麻豌豆為原料, 做成塊狀, 由3~6月後形成, 曲的最好的生產時期是伏天, 因為伏天能更好地促進曲的形成, 這就遵循了釀酒七必秘訣裡的“曲必得其時”, 它也要通過粉曲機粉碎後才可以使用。

粉碎車間

提升機

2、釀酒的第一道工序就是要把高粱粉碎成糝狀,首先從糧食倉通過提升機到達振動篩,振動篩的功能是振動出雜質,一邊是土沫,一邊是柴葉,還有一根管道是吸殼的,吸出的殼可以變廢為寶,做醋。然後到達糧倉(這道工序變成乾淨的高糧),接著再到磨機粉碎,粉碎成4、6、8瓣,再到平篩篩出糝到達糝倉,沒粉碎好的通過管道再次到達糧倉重新粉碎,糝倉就是粉碎好的高粱,不僅提高了工作效率,而且脫出來的高粱更乾淨更有利於蒸煮糊化更利於和微生物、酶的接觸。

釀造車間,工人們在進行工序操作

第二道工藝是釀造車間,釀酒師具有多年的釀酒經驗,在他的帶領下我們的釀酒工人有了熟練的釀酒技術,對釀酒做到了精益求精,這就體現了釀酒七必秘訣裡的“人必得其精”的工藝。


導遊介紹

工人師傅勞作中

做酒的原理是採用傳統的“地缸固態分離發酵法”“清蒸二次清”“一清到底”的釀酒技術。高粱經粉碎後叫“紅糝”,紅糝加水溫80攝氏度拌和,叫“高溫潤糝”,潤糝是釀酒生產的基礎工作不能馬虎,潤糝的品質標準是:潤透、無干糝、無異味、無疙瘩、手搓成面。

發酵室的地缸

發酵室的溫度為10~15攝氏度,一共有750個甕,地缸被埋在地下,缸口和地表齊平,把新料倒滿鋪平,把攪拌起的糝和曲放進去後,缸頂用石板蓋緊,並用稻殼封嚴,密閉,上面蓋一層麥糠,起到更好的保溫作用。咱們的地缸每次用過都要嚴格用花椒水清洗,起到更好的消毒殺菌作用,也同時體現了釀酒七必秘訣裡的“器必得其潔”的釀酒工藝。

28天后,原料轉化的品質達到要求了,缸中發酵好的物質被稱為“酒醅”,把成熟的酒醅挖出來,出缸後加入輔料穀糠,稻殼,它們起到去除邪雜味和疏鬆的作用,然後裝甑蒸餾,蒸酒工人拿簸箕把發酵好的醅均勻地灑在甑桶裡,可以用六個字來形容:“輕,松,薄,勻,緩”,緩氣蒸酒,緩氣蒸酒才可以提高蒸餾效率,既有品質又有產量,體現了“釀酒七秘訣”裡的“火必得其緩”的工藝。

今天探訪有幸看到剛釀出來的酒,迫不及待的想嘗一下

滴答滴答幾下後就開始如柱流出,看起來真是清涼甘冽

拿小杯盛出一杯來品嘗

據釀酒師傅說,此時流出來的酒精度達70-80度,一口下肚,果然帶勁

3、第三道工藝是貯配勾兌車間, 貯配勾兌車間起著承上啟下舉足輕重的作用,堪稱是整個公司的“心臟”,有句話是這麼說的:生香靠發酵,捉香靠蒸餾,成型靠勾兌,新產的原漿酒烈如火,最高達到70度,為了達到綿、甜、純、爽、淨的飲酒感官享受,必須通過貯配勾兌車間來完成。

水處理室

進水處理室看看,水通過先進的RO反滲透淨化器,二級處理後,更加清潔、乾淨。它是一種集微濾、吸附、超濾、反滲透、紫外殺菌超純化等技術於一體,能降低水的硬度,將自來水直接轉化為超純水的裝置,通過反滲透過濾膜,將水中細菌,病毒與有害物質過濾掉,隨排汙管道流出淨水器,體現了釀酒七必秘訣裡的“水必得其甘”

水處理器

一般我們在家自己勾兌或者一些小作坊勾兌出來的酒品質不好,就是因為水沒有處理好。

4、接下來參觀的是配製工房,配製工房主要加工玫瑰、白玉、竹葉酒,它們簡稱露酒又叫保健酒。

第一間是糖液製備間,有兩個專門的不銹鋼熬湯鍋,採用的是蒸汽熬,非常環保,大概熬制45分鐘,玫瑰、白玉、竹葉酒都需要放糖。然後是配伍室,配伍室嚴格按照國家衛生部標準採用人物分流,後門進材料,窗戶取材料,這是檢驗台,勾兌師在這進行檢驗藥材的品質、味道、比例、分量、口感。

供大家品嘗的各類酒品。

竹葉青酒是很多人喜歡的酒品,這其中就要提到兩個人物

傅山是明末清初太原人,是愛國詩人、書法家、醫學家,最初的竹葉青酒僅是在酒液中浸泡上嫩竹葉,取其淡綠清香的澀味而已,後來得到傅山先生的指點,確定了新的配方和釀造方法,使得竹葉青有了新的突破,他還還留下一首詩“長夜夢不成,到處野草生,斟酒盡善村,寄意在申明”。

華羅庚,1975年來到杏花村,對竹葉青酒的浸泡工藝進行反復試驗提出了“優選法”和“統籌法”,科學的確定了藥材在酒中的浸泡時間與最佳溫度,使竹葉酒更加完美。

5、下一道工藝是成裝車間,也是酒的最後一道工藝,包裝是塑造酒外觀形象的裝置,也是保真防偽的重要環節。這裡是工作人員最多的一個車間。

第一個區域是洗瓶區(瓶子清洗不乾淨將嚴重影響產品品質)洗瓶機有兩個過濾機它們的構造分別是片狀結構和棉球結構,這樣可以使水質更加乾淨,使得洗出來的酒瓶更加乾淨,咱們使用的是迴圈水,通過過濾水後又可以使用,節約了廠裡的水資源,燈檢是正在檢驗瓶口和瓶體是否有破損。第二個區域是灌裝車間,灌裝機的使用節省了很大的勞動力,操作方便,運行穩定,她們正在灌裝酒,進行第二次燈檢(是對瓶蓋瓶體的複檢),再過來是壓蓋機,壓蓋機有自動感應。第三個區域是檢驗區,這是烘乾機(瓶子上有水珠的話,過去就烘乾了),噴碼機有兩種一種是鐳射噴碼,另一種是墨噴碼(原來是用手寫,現在都是機器,非常先進)直接就能噴印上生產日期和流水線號,接著貼票,最後要對瓶酒進行綜合檢驗後裝箱,出廠產品的合格率達到了100%。

6、酒都酒業最大的亮點—2012年建立起的天然的地下酒窖,是杏花村第一個民營企業建造的地下酒庫。

地下酒窖始建於歐洲,地下酒窖長為75米,寬18米,共1350平方米,一共有9個區域,東西通透,採用古色古香的風格,有足夠的貯存空間,這裡環境避光、防潮、通風,常年保持恒溫,恒濕,無光照,常年保持13~15攝氏度,可以更好的儲存酒,可以說是天然的儲藏室,不僅能使酒能逐漸趨於成熟,而且能使酒保持在巔峰狀態。

地下酒窖始建於歐洲,地下酒窖長為75米,寬18米,共1350平方米,一共有9個區域,東西通透,採用古色古香的風格,有足夠的貯存空間,這裡環境避光、防潮、通風,常年保持恒溫,恒濕,無光照,常年保持13~15攝氏度,可以更好的儲存酒,可以說是天然的儲藏室,不僅能使酒能逐漸趨於成熟,而且能使酒保持在巔峰狀態。

留念合影。

對於酒來說,最好的儲存容器莫過於陶罐,(陶瓷容器是我國歷史悠久的盛酒與貯酒容器能保持酒質,通常是以小口為壇,大口為缸。)

它的好處可以總結味三大點,一是陶缸在燒結過程中形成微孔網狀結構,可以將外界的氧氣緩慢導入酒中,促進基礎酒的酯化和其他氧化還原反映,使酒質逐漸變好。二是陶土本身含多種金屬氧化物,在貯存過程中逐漸溶於酒中,對酒的陳釀有促進作用。三是陶罐不易變質,且耐酸,耐鹼,耐腐蝕,穩定性好,因此被廣泛使用。這裡有古董桌椅,還有最古代做酒用的鬥、風車是非常珍貴的珍藏品,與古樸的地下酒庫風格融為一體。還有半個陶罐埋在土裡的,完全埋在土裡並不好,因為外界的氧氣進入陶罐要與酒進行的氧化反應。

此次實地探訪,不僅瞭解了現代釀酒工藝的每個環節,也對酒文化有了更深刻的認識,有機會的朋友可以去看看或者也去命名一缸酒。除了投資,平時家裡有事也可以直接拿取,非常方便。參觀整個釀酒流程也會對我們的飲酒習慣有所影響,讓我們理解如何理性飲酒,品味人生。

提升機

2、釀酒的第一道工序就是要把高粱粉碎成糝狀,首先從糧食倉通過提升機到達振動篩,振動篩的功能是振動出雜質,一邊是土沫,一邊是柴葉,還有一根管道是吸殼的,吸出的殼可以變廢為寶,做醋。然後到達糧倉(這道工序變成乾淨的高糧),接著再到磨機粉碎,粉碎成4、6、8瓣,再到平篩篩出糝到達糝倉,沒粉碎好的通過管道再次到達糧倉重新粉碎,糝倉就是粉碎好的高粱,不僅提高了工作效率,而且脫出來的高粱更乾淨更有利於蒸煮糊化更利於和微生物、酶的接觸。

釀造車間,工人們在進行工序操作

第二道工藝是釀造車間,釀酒師具有多年的釀酒經驗,在他的帶領下我們的釀酒工人有了熟練的釀酒技術,對釀酒做到了精益求精,這就體現了釀酒七必秘訣裡的“人必得其精”的工藝。


導遊介紹

工人師傅勞作中

做酒的原理是採用傳統的“地缸固態分離發酵法”“清蒸二次清”“一清到底”的釀酒技術。高粱經粉碎後叫“紅糝”,紅糝加水溫80攝氏度拌和,叫“高溫潤糝”,潤糝是釀酒生產的基礎工作不能馬虎,潤糝的品質標準是:潤透、無干糝、無異味、無疙瘩、手搓成面。

發酵室的地缸

發酵室的溫度為10~15攝氏度,一共有750個甕,地缸被埋在地下,缸口和地表齊平,把新料倒滿鋪平,把攪拌起的糝和曲放進去後,缸頂用石板蓋緊,並用稻殼封嚴,密閉,上面蓋一層麥糠,起到更好的保溫作用。咱們的地缸每次用過都要嚴格用花椒水清洗,起到更好的消毒殺菌作用,也同時體現了釀酒七必秘訣裡的“器必得其潔”的釀酒工藝。

28天后,原料轉化的品質達到要求了,缸中發酵好的物質被稱為“酒醅”,把成熟的酒醅挖出來,出缸後加入輔料穀糠,稻殼,它們起到去除邪雜味和疏鬆的作用,然後裝甑蒸餾,蒸酒工人拿簸箕把發酵好的醅均勻地灑在甑桶裡,可以用六個字來形容:“輕,松,薄,勻,緩”,緩氣蒸酒,緩氣蒸酒才可以提高蒸餾效率,既有品質又有產量,體現了“釀酒七秘訣”裡的“火必得其緩”的工藝。

今天探訪有幸看到剛釀出來的酒,迫不及待的想嘗一下

滴答滴答幾下後就開始如柱流出,看起來真是清涼甘冽

拿小杯盛出一杯來品嘗

據釀酒師傅說,此時流出來的酒精度達70-80度,一口下肚,果然帶勁

3、第三道工藝是貯配勾兌車間, 貯配勾兌車間起著承上啟下舉足輕重的作用,堪稱是整個公司的“心臟”,有句話是這麼說的:生香靠發酵,捉香靠蒸餾,成型靠勾兌,新產的原漿酒烈如火,最高達到70度,為了達到綿、甜、純、爽、淨的飲酒感官享受,必須通過貯配勾兌車間來完成。

水處理室

進水處理室看看,水通過先進的RO反滲透淨化器,二級處理後,更加清潔、乾淨。它是一種集微濾、吸附、超濾、反滲透、紫外殺菌超純化等技術於一體,能降低水的硬度,將自來水直接轉化為超純水的裝置,通過反滲透過濾膜,將水中細菌,病毒與有害物質過濾掉,隨排汙管道流出淨水器,體現了釀酒七必秘訣裡的“水必得其甘”

水處理器

一般我們在家自己勾兌或者一些小作坊勾兌出來的酒品質不好,就是因為水沒有處理好。

4、接下來參觀的是配製工房,配製工房主要加工玫瑰、白玉、竹葉酒,它們簡稱露酒又叫保健酒。

第一間是糖液製備間,有兩個專門的不銹鋼熬湯鍋,採用的是蒸汽熬,非常環保,大概熬制45分鐘,玫瑰、白玉、竹葉酒都需要放糖。然後是配伍室,配伍室嚴格按照國家衛生部標準採用人物分流,後門進材料,窗戶取材料,這是檢驗台,勾兌師在這進行檢驗藥材的品質、味道、比例、分量、口感。

供大家品嘗的各類酒品。

竹葉青酒是很多人喜歡的酒品,這其中就要提到兩個人物

傅山是明末清初太原人,是愛國詩人、書法家、醫學家,最初的竹葉青酒僅是在酒液中浸泡上嫩竹葉,取其淡綠清香的澀味而已,後來得到傅山先生的指點,確定了新的配方和釀造方法,使得竹葉青有了新的突破,他還還留下一首詩“長夜夢不成,到處野草生,斟酒盡善村,寄意在申明”。

華羅庚,1975年來到杏花村,對竹葉青酒的浸泡工藝進行反復試驗提出了“優選法”和“統籌法”,科學的確定了藥材在酒中的浸泡時間與最佳溫度,使竹葉酒更加完美。

5、下一道工藝是成裝車間,也是酒的最後一道工藝,包裝是塑造酒外觀形象的裝置,也是保真防偽的重要環節。這裡是工作人員最多的一個車間。

第一個區域是洗瓶區(瓶子清洗不乾淨將嚴重影響產品品質)洗瓶機有兩個過濾機它們的構造分別是片狀結構和棉球結構,這樣可以使水質更加乾淨,使得洗出來的酒瓶更加乾淨,咱們使用的是迴圈水,通過過濾水後又可以使用,節約了廠裡的水資源,燈檢是正在檢驗瓶口和瓶體是否有破損。第二個區域是灌裝車間,灌裝機的使用節省了很大的勞動力,操作方便,運行穩定,她們正在灌裝酒,進行第二次燈檢(是對瓶蓋瓶體的複檢),再過來是壓蓋機,壓蓋機有自動感應。第三個區域是檢驗區,這是烘乾機(瓶子上有水珠的話,過去就烘乾了),噴碼機有兩種一種是鐳射噴碼,另一種是墨噴碼(原來是用手寫,現在都是機器,非常先進)直接就能噴印上生產日期和流水線號,接著貼票,最後要對瓶酒進行綜合檢驗後裝箱,出廠產品的合格率達到了100%。

6、酒都酒業最大的亮點—2012年建立起的天然的地下酒窖,是杏花村第一個民營企業建造的地下酒庫。

地下酒窖始建於歐洲,地下酒窖長為75米,寬18米,共1350平方米,一共有9個區域,東西通透,採用古色古香的風格,有足夠的貯存空間,這裡環境避光、防潮、通風,常年保持恒溫,恒濕,無光照,常年保持13~15攝氏度,可以更好的儲存酒,可以說是天然的儲藏室,不僅能使酒能逐漸趨於成熟,而且能使酒保持在巔峰狀態。

地下酒窖始建於歐洲,地下酒窖長為75米,寬18米,共1350平方米,一共有9個區域,東西通透,採用古色古香的風格,有足夠的貯存空間,這裡環境避光、防潮、通風,常年保持恒溫,恒濕,無光照,常年保持13~15攝氏度,可以更好的儲存酒,可以說是天然的儲藏室,不僅能使酒能逐漸趨於成熟,而且能使酒保持在巔峰狀態。

留念合影。

對於酒來說,最好的儲存容器莫過於陶罐,(陶瓷容器是我國歷史悠久的盛酒與貯酒容器能保持酒質,通常是以小口為壇,大口為缸。)

它的好處可以總結味三大點,一是陶缸在燒結過程中形成微孔網狀結構,可以將外界的氧氣緩慢導入酒中,促進基礎酒的酯化和其他氧化還原反映,使酒質逐漸變好。二是陶土本身含多種金屬氧化物,在貯存過程中逐漸溶於酒中,對酒的陳釀有促進作用。三是陶罐不易變質,且耐酸,耐鹼,耐腐蝕,穩定性好,因此被廣泛使用。這裡有古董桌椅,還有最古代做酒用的鬥、風車是非常珍貴的珍藏品,與古樸的地下酒庫風格融為一體。還有半個陶罐埋在土裡的,完全埋在土裡並不好,因為外界的氧氣進入陶罐要與酒進行的氧化反應。

此次實地探訪,不僅瞭解了現代釀酒工藝的每個環節,也對酒文化有了更深刻的認識,有機會的朋友可以去看看或者也去命名一缸酒。除了投資,平時家裡有事也可以直接拿取,非常方便。參觀整個釀酒流程也會對我們的飲酒習慣有所影響,讓我們理解如何理性飲酒,品味人生。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