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美食>正文

知道啥是趕海嗎?黃驊海堡老漁民告訴你,白撿海鮮不花錢

對靠海吃海的海堡人來說,

趕海是心頭難以忘懷的童年記憶。

居住在海邊的人們,

利用退潮的時間,

去灘塗上撿一些美味小海鮮。

高大上的說法是享受大海的饋贈,

最通俗的說法是改善生活!

眼下正是春暖花開的季節,

這樣天氣最適合趕海。

等到了“五一”進入休漁期,

可就沒機會了。

還等什麼,

約上三五好友,

一起去海堡趕海吧!

趕海能趕到什麼東西?

因運氣、時間的不同, 撿到的東西也是不同噠!比如蛤蜊、海蠣子、梭魚、油光魚、青蝦, 這些都是常見的, 運氣好還能撿到海螺、梭子蟹、海蜇呢!

♒ ♒趕海說明書 ♒ ♒

拾牛

看見“拾牛”這倆字, 你可別嚇著。 “此牛”非“彼牛”, “拾牛”是海堡人的特有稱呼, 通俗來說應該叫“挖釘螺”, 雙手翻動海泥就能撿到, 本地人雖然不吃, 但是味道十分鮮美。

扒小蛤蜊

人在灘塗上長途奔走, 同時用一種類似“搶網子”的工具將散落在灘塗表面的蛤蜊收進網中, 撿到的小蛤蜊除食用外, 很多還用作蝦蟹的飼料。 雖然看著沒什麼太高的技術含量, 但是在灘塗上長途跋涉很耗費人的體力, 一般人還受不了呢!

挖海蠶

走進南排河港口, 經常會看到很多人在河套內彎著腰用手翻動泥土, 這就是人們常說的“挖海蠶”。 本地人雖然不吃這種像蜈蚣似的東西, 但是它可是釣魚的最佳餌料。 挖海蠶是辛苦活, 不能借助任何工具, 只能用雙手不斷翻動泥土。

摳螃蟹鑷子

螃蟹鑷子是黃驊人都很熟悉的一種海洋生物, 它永遠長不大。 等到落潮的時候, 它的小窩就會露出來, 十分顯眼, 只需耐心挖開泥土, 就能輕易捕獲。 晚上拿手電照更容易捕獲, 不過有一定危險性, 整不好, 還會被它的大鉗子夾傷呢!

摳海蠣子

海蠣子殼很硬,並且緊緊附著在礁石上,所以,很難完整取下帶殼的海蠣子所以摳海蠣子的時候一般會用錐子將海蠣子殼撬開,只取其肉,裝於小桶中帶回家。

釣蟶子

蟶子主要生活在近海沙泥中。用鐵鏟鏟泥,如果看到沙泥中有小孔,那麼就是蟶子的居住地。看到小孔後,用筷子蘸點鹽,往小孔裡點一點。就會看到蟶子自己往上跑,然後順手抓住行了。

捉彈塗魚

一部《舌尖上的中國》火了彈塗魚,你一定被彈塗魚那奇特的外形和鮮美的味道折服了吧!其實這種魚在咱海堡很常見,不過它有一個接地氣的名字“小兔羔子魚”,蹦蹦跳跳就像小兔子一樣。要想捉住它,必須得準備個趁手的工具才行。

下撩網

在灘塗上以竹竿作骨架,下好撩網。當大海漲滿潮水後,就形成那道水下的網牆,落潮後,那些此前隨潮水進來的無辜“蝦兵蟹將”便被攔截住。撩網的“胃口”極大,無論梭魚、油光魚、狼魚條,還是螃蟹,青蝦、甚至大對蝦,都會被撩網“通吃不誤”!

溫馨提示

趕海之前務必要算好漲潮落潮時間,以免發生危險。小編告訴大家一個潮水時間計算諺語:“初一、十五兩明落,半夜晌午潮”,說的就是這一天是早上退潮,半夜和中午漲潮,以後每過一天,退、漲潮的時間錯後50餘分鐘。大家可以根據這句諺語來提前計畫好行程啦!

小夥伴們,

是不是很心動呢?

趕緊拿上工具,

去趕海吧!

摳海蠣子

海蠣子殼很硬,並且緊緊附著在礁石上,所以,很難完整取下帶殼的海蠣子所以摳海蠣子的時候一般會用錐子將海蠣子殼撬開,只取其肉,裝於小桶中帶回家。

釣蟶子

蟶子主要生活在近海沙泥中。用鐵鏟鏟泥,如果看到沙泥中有小孔,那麼就是蟶子的居住地。看到小孔後,用筷子蘸點鹽,往小孔裡點一點。就會看到蟶子自己往上跑,然後順手抓住行了。

捉彈塗魚

一部《舌尖上的中國》火了彈塗魚,你一定被彈塗魚那奇特的外形和鮮美的味道折服了吧!其實這種魚在咱海堡很常見,不過它有一個接地氣的名字“小兔羔子魚”,蹦蹦跳跳就像小兔子一樣。要想捉住它,必須得準備個趁手的工具才行。

下撩網

在灘塗上以竹竿作骨架,下好撩網。當大海漲滿潮水後,就形成那道水下的網牆,落潮後,那些此前隨潮水進來的無辜“蝦兵蟹將”便被攔截住。撩網的“胃口”極大,無論梭魚、油光魚、狼魚條,還是螃蟹,青蝦、甚至大對蝦,都會被撩網“通吃不誤”!

溫馨提示

趕海之前務必要算好漲潮落潮時間,以免發生危險。小編告訴大家一個潮水時間計算諺語:“初一、十五兩明落,半夜晌午潮”,說的就是這一天是早上退潮,半夜和中午漲潮,以後每過一天,退、漲潮的時間錯後50餘分鐘。大家可以根據這句諺語來提前計畫好行程啦!

小夥伴們,

是不是很心動呢?

趕緊拿上工具,

去趕海吧!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