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未來學校,發端于細微創新

【一家之言】

作者:羅清紅(成都市教科院院長)

教育的核心任務不是培養一幫只會做標準答案的人, 而是培養個性鮮明、思維獨立、敢於質疑, 具有創新精神的人。

而我們現在高品質教育供給奇缺, 歸根結底在於當前的教育模式難以培養出具有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的人才。 在資訊化後工業時代, 資訊技術與教育的深度融合, 必將成為未來教育的發展趨勢, 成為破解教育難題的不二選擇。

教育真正的變革不可能一蹴而就, 一定發端於細小、細微的細節之處, 因為“細”才更“真”和“實”, 因為“細”才可以積沙成塔,

水滴石穿。

當下, 大批學校或研究機構對教育的探索或試水活動, 都有可能成為未來學校、未來教育的基本樣態。 基於大資料、雲儲存、互聯網、物聯網等技術, 移動端進入學校, 自帶設備走進課堂, 教材教輔電子化, 穿戴設備記錄下生活的點點滴滴。 校園或課堂內外, 結構化與非結構化資料的全面收集, 自然形成教育的“大資料”。

鑒於此, 可以說, “大資料”必將成為未來學校非常重要的標誌。

未來學校的教育資訊流通能否暢通無阻, 基於大資料的分析能否實現精准推送服務, 將成為衡量未來學校的重要指標。

未來學校與現在最大的不同, 應該是在對教育“資料”的收集、分析和應用上。 資料記錄的廣度、深度和寬度都將不同。

未來學校, 全面全體全程的資料記錄成為可能, 一切資訊都可以資料化記錄, 資料可以迅速地流轉到一切可能的環節。

學校可以依靠資料的流動來組織、管理、評價與干預。 資料的快速流轉, 可以支援分層走班的對位選擇需求;可以實現課堂上的快速回饋, 促進教師教學調整;可以通過軌跡畫像, 預測成績、預判交友、知曉情緒……

未來學校, 互聯網讓學校封閉的物理空間演化成為開放的知識空間, 以此實現學生與全球知識資訊的互動交流。 互聯網的邊際成本趨零, 資料的重複使用不僅不會貶值, 反而可能因為應用而升值, 使教育的個性化與規模化矛盾成功和解。

未來已來!

事實上, 在我看來, 技術遠沒有想像的那麼萬能,

尤其是技術作用於教育。 因為教育更多需要的是感應, 是緘默知識的傳遞, 非語言或技術所能及。

教育的技術不過是有形的物質, 感應或許才更具意義。 從這個意義上講, 即使技術再發達, 學校也不會消失, 教師依然會存在, 因為孩子們需要心靈的慰藉, 需要在感應中成長。

《光明日報》( 2017年04月27日 14版)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