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五胡亂華近三百年後,隋文帝楊堅怎樣把天下江山重新收歸漢人手中

本文是【大鵬說《通鑒》之177】

這一票要不要幹?

這一把要不要拼?

這一步要不要邁?

北周靜帝大象二年, 西元580年五月十一, 當時還是北周國丈的楊堅在皇宮裡緊張的思考著, 大腦全速運轉。

龍床上, 自己的女婿、掌握北周實權的太上皇天元皇帝宇文贇已經“不復能言”, 不能說話, 馬上就要翹辮子。 宗室諸王都遠在地方, 中央權力出現真空。 自己作為太上皇岳父、皇帝外公, 是有資格也有實力接管朝政的。

宇文贇身邊的寵臣, 準備給太上皇寫遺詔, 擁有遺詔最終解釋權的劉昉、鄭譯等人為保富貴、避免被反攻倒算的清洗命運, 都在勸楊堅, 幹吧!

楊堅本人, 也是很有想法的。

他曾和心腹宇文慶分析過朝廷局勢, 認為皇帝小命不長, 宗室微弱, 中央空虛, 根本不固, 手握兵權的大將尉遲迥、司馬消難、王謙等又不堪大用。 滄海橫流, 正是英雄方顯本色之時!

他也曾對另一個心腹郭榮月下直言, “吾仰觀天象, 俯察人事, 周曆已盡, 我其代之”, 宇文氏的周家天下, 也該換我姓楊的坐坐了!

很明顯, 楊堅已經對現實有清醒認識、對未來有清晰規劃, 很清楚自己的歷史使命和人生的發展方向。 用現在一句雞血的話說, 就是知道自己想要什麼, 想要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

但事到臨頭, 機會在前, 楊堅卻徘徊逡巡起來。

進宮後, 楊堅不是先去商量大事, 而是找算命的術士來和去算上一卦, 問“我無災障不”, 我今天是福是禍?直到來和信誓旦旦的說, “公骨法氣色相應, 天命已有付屬”,

去吧, 去吧, 大吉大利!楊堅這才安心進入大內。

儘管有來和的一張上上簽背書, 可進入大內後的楊堅還是有所猶豫。 造反革命、篡黨奪權雖然收益極大, 但風險極高, 是把腦袋別在褲腰帶上的事。

面對讓他出來主持局面的劉昉、鄭譯, “堅固辭, 不敢當”, 我不來,

我不來。 不管此時楊堅是在裝模作樣、故作謙讓, 還是想再試探一把劉昉、鄭譯的內心, 反正他表面上的態度就是如此。

劉昉急了, “公若為, 速為之;不為, 昉自為也”, 你不上, 那我就要上了。

楊堅這才“乃從之”, 決定上!

這天夜裡, 宇文贇龍禦歸天。 楊堅在皇后女兒和劉昉、鄭譯等人的配合下, “總知中外兵馬事”, 奪取了中央警衛團和帝都警備部隊的兵權, 不久又“作大丞相、假黃鉞、都督中外諸軍事”, 掌握了軍政大權。

邁出了第一步, 但前面並不立即就是似錦前程, 而是刀山火海。

長安城內, 宇文贇的親弟弟、當今天子親叔叔漢王宇文贊, 仗著皇叔身份, “每與靜帝同帳而坐”, 與皇帝平起平坐, 要和楊堅一起處理朝政。

長安城外, 宇文贇的五個叔叔, 北周宇文氏宗室德高望重的趙王、陳王、越王、代王、滕王正在快馬加鞭趕往京師,救党和國家於生死存亡之中。

地方上的實權派尉遲迥、司馬消難、王謙等人,平素就看不起楊堅,正在磨刀霍霍,準備起兵勤王。

這就好比痛下決心離開霧霾遍地的體制內,卻發現體制外也不是一片白雲藍天。

楊堅又退縮了,又去算卦,問負責夜觀天象的太史中大夫庾季才,“吾以庸虛,受茲顧命。天時人事,卿以為何如”,從天象和民意上看,我能繼續走下去嗎?

庾季才回答,“天道精微,難可意察。竊以人事卜之,符兆已定。季才縱言不可,公豈複得為箕、潁之事乎!”天象神秘,並非人力可知;民意已定,天下歸心於公。就算我庾季才說不幹了,你能退回去嗎,有退路嗎?一條道走到黑吧!

楊堅默默無語了一陣,吐出一句,“誠如君言”,你說的是,我已無路可退。

楊堅的夫人,歷史上著名的獨孤皇后也吹枕邊風,“大事已然,騎虎之勢,必不得下,勉之”,夫君,咱們都已經騎到老虎背上了,還能下來嗎?下來還不被他給生吞活剝了,繼續幹吧!

楊堅大腿一拍:拼了,特麼的,幹!

楊堅先派人用美女將漢王宇文贊忽悠回府,不問政事;又用計策將五王打成反革命,逐個剷除;派出大將,很快平定尉遲迥、司馬消難、王謙隨後發動的三方變亂,徹底將北周大政牢固在掌控手中。

終於,西元581年二月初四,楊堅接受外孫北周靜帝宇文闡的禪讓,登基稱帝,建立隋朝,是為隋文帝。

從西元316年晉閔帝司馬鄴投降匈奴劉曜、西晉滅亡,到西元581年隋文帝楊堅改周為隋、重建漢人江山。天下或者更準確的說是北方中原,已經整整淪陷265年將近300年,這是中國歷史上漢族失去政權時間最長的時期之一。

行動不一定會成功,不行動一定不會成功。楊堅用行動為這句話做了完美的注解。

不拼一把,你不會知道未來會有多美好;不拼一把,你不會知道前程會有多燦爛;不拼一把,你不會知道歷史會在你手中創造。

當然,要拼一把,你必須有接受沉沒成本的心理預期,必須做好面對無情現實、無常命運的心理準備。

人生在世,草木一秋,命運不能在一張一眼就能看得見一生的辦公桌上凝固。

無常即是有常,不確定就是最大的確定,只要願意為未來付出汗水,未來必不會辜負你的縱身一躍,未來的你也註定會感謝今天努力拼命的自己。

西元581年的楊堅,一定會感謝一年前自己的選擇,歷史也永遠會記住在關鍵時刻敢於放手一搏、重新將天下江山收歸漢人手中的隋文帝楊堅。

北周宇文氏宗室德高望重的趙王、陳王、越王、代王、滕王正在快馬加鞭趕往京師,救党和國家於生死存亡之中。

地方上的實權派尉遲迥、司馬消難、王謙等人,平素就看不起楊堅,正在磨刀霍霍,準備起兵勤王。

這就好比痛下決心離開霧霾遍地的體制內,卻發現體制外也不是一片白雲藍天。

楊堅又退縮了,又去算卦,問負責夜觀天象的太史中大夫庾季才,“吾以庸虛,受茲顧命。天時人事,卿以為何如”,從天象和民意上看,我能繼續走下去嗎?

庾季才回答,“天道精微,難可意察。竊以人事卜之,符兆已定。季才縱言不可,公豈複得為箕、潁之事乎!”天象神秘,並非人力可知;民意已定,天下歸心於公。就算我庾季才說不幹了,你能退回去嗎,有退路嗎?一條道走到黑吧!

楊堅默默無語了一陣,吐出一句,“誠如君言”,你說的是,我已無路可退。

楊堅的夫人,歷史上著名的獨孤皇后也吹枕邊風,“大事已然,騎虎之勢,必不得下,勉之”,夫君,咱們都已經騎到老虎背上了,還能下來嗎?下來還不被他給生吞活剝了,繼續幹吧!

楊堅大腿一拍:拼了,特麼的,幹!

楊堅先派人用美女將漢王宇文贊忽悠回府,不問政事;又用計策將五王打成反革命,逐個剷除;派出大將,很快平定尉遲迥、司馬消難、王謙隨後發動的三方變亂,徹底將北周大政牢固在掌控手中。

終於,西元581年二月初四,楊堅接受外孫北周靜帝宇文闡的禪讓,登基稱帝,建立隋朝,是為隋文帝。

從西元316年晉閔帝司馬鄴投降匈奴劉曜、西晉滅亡,到西元581年隋文帝楊堅改周為隋、重建漢人江山。天下或者更準確的說是北方中原,已經整整淪陷265年將近300年,這是中國歷史上漢族失去政權時間最長的時期之一。

行動不一定會成功,不行動一定不會成功。楊堅用行動為這句話做了完美的注解。

不拼一把,你不會知道未來會有多美好;不拼一把,你不會知道前程會有多燦爛;不拼一把,你不會知道歷史會在你手中創造。

當然,要拼一把,你必須有接受沉沒成本的心理預期,必須做好面對無情現實、無常命運的心理準備。

人生在世,草木一秋,命運不能在一張一眼就能看得見一生的辦公桌上凝固。

無常即是有常,不確定就是最大的確定,只要願意為未來付出汗水,未來必不會辜負你的縱身一躍,未來的你也註定會感謝今天努力拼命的自己。

西元581年的楊堅,一定會感謝一年前自己的選擇,歷史也永遠會記住在關鍵時刻敢於放手一搏、重新將天下江山收歸漢人手中的隋文帝楊堅。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