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數碼>正文

畢竟是對雙胞胎——QDC GEMINI雙子座

在近兩年崛起的國內定制耳機品牌中, QDC算得上是聲勢最浩大的一個。 從明星代言到媒體報導, QDC的消息幾乎是爆炸式地席捲了耳機圈,

當然這背後是雄厚的財力和強大的背景實力, 當時的感覺就像是誕生了一個中國的UE, 當然兩者之間還是有很大不同的。

早在一年前, 我有幸得到很長一段時間的QDC3/5/8的試聽, 其實當時對於這三個塞子已經有了一個大致的評價, 無奈那時候工作繁忙實在抽不出空, 原本想寫的對比聽感就此擱置了。

後來QDC發佈了新旗艦GEMINI雙子座, 當時聽到這個消息便覺得有點意思, 畢竟QDC之前一直以單元數作為型號命名, 這次突然起了個正兒八經的名字, 看起來很有信心的樣子, 並且還賣到了1w2的價格, 看上去相當有信心啊。

然而從去年年底以來自己工作抽不開身也沒時間去參加什麼展會, 再加上塞子價格也不便宜, 不敢隨便盲狙(畢竟十月份盲狙某個塞子吃了鱉),

所以一直沒能聽到這個塞子。 恰逢這次有機會, 從千杯那裡借來這條雙子座, 聽聽這讓QDC信心十足的塞子會是什麼聲音。

拿到雙子座, 還是發現一些變化。 新的插頭和分線器變得比以前好看了許多, 線材也從原來的鍍銀銅箔線變成了現在的帶遮罩鍍銀線。

而腔體內整齊的走線, 和那塊給人比較嚴謹的感覺的PCB板則是一點沒變。

這塊彩色的木質面板看起來很不錯, 做工也是一如既往地良好。

雙子座和之前的塞子有個很大的不同, 就是加了一個小的切換開關;根據官方的說明,

這個開關能切換兩種不同的聲音風格, 兼顧更多的音樂類型……其實關於這個我倒是興趣不大, 我唯一關心的是這個開關究竟是切換的什麼。

經過簡單的檢測, 這個開關改變的是大概500hz以下的低頻段, 開關往下撥的時候低頻會比網上撥的時候增加大致3db左右的音量, 以此對聲音風格做細微的調整。

原理上猜測這個開關是並聯的一個串聯在低頻單元線路上的電阻, 通過對這個電阻的短路與導通的切換來改變低頻的量……當然這不是使用者需要關心的, 我們只關心聲音上的變化。

既然開關切換的內容知道了, 那麼我就大概知道自己需要的是那個低頻相對少一些(實際上也並不算少)的模式,

比較我是一個四流古典樂迷嘛。

雙子座還是很易推的, 而且靈敏度很高, 普通的便攜播放機便能夠很好地發揮它的水準, 在更好的設備上顯然也是有提升的, 不過更多是表現在細節和質感上的提升。

由於雙子座的聲音比較中性, 略微兩頭翹的風格也比較討巧, 所以用聲音中性,動態與細節表現好的設備搭配聲音會發揮得比較好一些。

高頻:雙子座的高頻帶有一些動鐵的味道,例如明亮有力的鋼琴,纖細有力的弦樂,但是在這方面雙子座又收斂得很好,不算柔順卻也並沒有生硬的感覺。

得益於QDC對於高頻動鐵單元使用的經驗,雙子座的高頻細節可以說是很出色,大部分的泛音細節都能夠得到不錯的、清晰的表達,唯一不足是這些細節的音色還稍顯不夠自然。

雙子座的高頻延伸並沒有很理想,空氣感還不錯但談不上充足,不過也比榭蘭圖要好上許多。比起榭蘭圖的高頻,雙子座要來得中正很多,也要明亮一些,對於各類音樂的適應性更為廣泛,不僅適合大部分華語流行對於高頻的要求,也能夠比較不錯地表現西洋樂器的高頻質感。

中頻:雙子座的中頻帶有一點增加女聲鮮活質感額染色,使得人聲會顯得明亮和一些,線條感更強烈一些,相比榭蘭圖顯得沒有那麼厚,但又比印象中的QDC8略顯飽滿。

雙子座在中頻上並沒有更多的追求厚度和密度,而是表現得乾淨俐落,注重細節的表現;例如一些協奏曲中,小提琴聲部在較低音階的快速擦弦的細節雙子座反映得非常清晰,甚至比坐在音樂廳裡直接聆聽還要清晰一些,這說明瞬態細節被強調得相當明顯甚至還有一點點誇張。

低頻:即使不去打開那個增加低頻的開關,雙子座的低頻也是很足夠的。雙子座表現得低頻具有的是相對於動圈更為快速的、俐落的風格,但又不像很多動鐵塞那樣如此淩厲以至於缺乏質感。

雙子座的低頻表現的是一種中正偏冷靜的風格,從某種程度上來說確實沒有像榭蘭圖那樣充足的氛圍,但是這樣的低頻在表現古典音樂時能夠把聽著右邊的幾樣東西演繹得很到位,也能把定音鼓的質感表現得比較凝聚,這樣的風格我並不討厭,他比很多耳塞上表現的鬆散的低頻更接近於真實演奏中聆聽到的聲音(雖然和真實也存在著不小的差異)。

在打開增加低頻的開關,切換風格之後,整體低頻的能量感會增加一些,這個幅度不大並不至於真正改變聲音的風格,但確實能在聆聽流行音樂時表現得更加有氛圍一些,從這個意義上這個切換開關還是很有一些用處的……不過作為我來說我可能在使用過程中會很少去碰那個開關,因為在低頻稍微更少的模式下的低頻量已經足以表現好它應該在低頻表現的東西了,而除此之外的一些質感上更苛刻的要求顯然是不現實的。

總結:在我個人看來,雙子座有著很成熟的調音,雖然它和我所想要的略顯偏執的均衡自然有一些不同,但這種聲音顯然對於更多人來說更加討喜,也能更多的適應現在大多人的聽音喜好和風格。就1w2的價格來說並不便宜,然而這款塞子的聲音確實也表現出了很不錯的素質,和能足夠討大多玩隨身系統的燒友喜歡的聲音風格,而且嘛,這比某老是和AK聯名的曾經備受讚譽的現在特別愛堆單元的品牌的塞子的聲音不知道高到哪裡去了。

所以用聲音中性,動態與細節表現好的設備搭配聲音會發揮得比較好一些。

高頻:雙子座的高頻帶有一些動鐵的味道,例如明亮有力的鋼琴,纖細有力的弦樂,但是在這方面雙子座又收斂得很好,不算柔順卻也並沒有生硬的感覺。

得益於QDC對於高頻動鐵單元使用的經驗,雙子座的高頻細節可以說是很出色,大部分的泛音細節都能夠得到不錯的、清晰的表達,唯一不足是這些細節的音色還稍顯不夠自然。

雙子座的高頻延伸並沒有很理想,空氣感還不錯但談不上充足,不過也比榭蘭圖要好上許多。比起榭蘭圖的高頻,雙子座要來得中正很多,也要明亮一些,對於各類音樂的適應性更為廣泛,不僅適合大部分華語流行對於高頻的要求,也能夠比較不錯地表現西洋樂器的高頻質感。

中頻:雙子座的中頻帶有一點增加女聲鮮活質感額染色,使得人聲會顯得明亮和一些,線條感更強烈一些,相比榭蘭圖顯得沒有那麼厚,但又比印象中的QDC8略顯飽滿。

雙子座在中頻上並沒有更多的追求厚度和密度,而是表現得乾淨俐落,注重細節的表現;例如一些協奏曲中,小提琴聲部在較低音階的快速擦弦的細節雙子座反映得非常清晰,甚至比坐在音樂廳裡直接聆聽還要清晰一些,這說明瞬態細節被強調得相當明顯甚至還有一點點誇張。

低頻:即使不去打開那個增加低頻的開關,雙子座的低頻也是很足夠的。雙子座表現得低頻具有的是相對於動圈更為快速的、俐落的風格,但又不像很多動鐵塞那樣如此淩厲以至於缺乏質感。

雙子座的低頻表現的是一種中正偏冷靜的風格,從某種程度上來說確實沒有像榭蘭圖那樣充足的氛圍,但是這樣的低頻在表現古典音樂時能夠把聽著右邊的幾樣東西演繹得很到位,也能把定音鼓的質感表現得比較凝聚,這樣的風格我並不討厭,他比很多耳塞上表現的鬆散的低頻更接近於真實演奏中聆聽到的聲音(雖然和真實也存在著不小的差異)。

在打開增加低頻的開關,切換風格之後,整體低頻的能量感會增加一些,這個幅度不大並不至於真正改變聲音的風格,但確實能在聆聽流行音樂時表現得更加有氛圍一些,從這個意義上這個切換開關還是很有一些用處的……不過作為我來說我可能在使用過程中會很少去碰那個開關,因為在低頻稍微更少的模式下的低頻量已經足以表現好它應該在低頻表現的東西了,而除此之外的一些質感上更苛刻的要求顯然是不現實的。

總結:在我個人看來,雙子座有著很成熟的調音,雖然它和我所想要的略顯偏執的均衡自然有一些不同,但這種聲音顯然對於更多人來說更加討喜,也能更多的適應現在大多人的聽音喜好和風格。就1w2的價格來說並不便宜,然而這款塞子的聲音確實也表現出了很不錯的素質,和能足夠討大多玩隨身系統的燒友喜歡的聲音風格,而且嘛,這比某老是和AK聯名的曾經備受讚譽的現在特別愛堆單元的品牌的塞子的聲音不知道高到哪裡去了。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