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日本為什麼改名叫日本?而不是大和國或者倭國

日本這個國家, 挺有意思的。 在歷史上, 它跟中國關係都很特殊。 在整個亞洲來看, 越南、日本, 那都是受中華儒家文化影響比較深的國家。

當然了, 日本一開始也不叫日本。 他們已經把日本島上的歷史, 追朔到了3~10萬年。 一開始, 日本島內都還是蠻夷之地, 大家都沒什麼文化。 不過, 據說日本的首位天皇, 就是誕生於這個時候。

後來從島外, 來了一幫人, 給日本帶來了陶器、鐵、銅器之類的東西。 這幫人大概到日本的時間, 也就是在春秋戰國, 秦朝時期。 別說, 還真有可能是徐福帶的那三千童男童女。

大概在漢代時期, 日本就開始跟中國有接觸了。 當時的光武皇帝劉秀還賞賜給他們一塊金印, 叫“漢委奴國王金印”。

當時的中國, 還是習慣稱呼日本為“倭國”。 但他們本土對自己的稱呼, 叫“大和國”。 日本島內面積不大, 但大大小小的國家不少。 這個“大和國”是當時一個面積還挺大的國家, 吞併了周圍的小國後, 就有了日本中部的一塊大地盤。 這樣一來, 它的影響力自然就大很多了。

而“大和國”, 也算是日本國內, 一個比較統一的稱呼了。

不過在中國國內, 一直是稱呼日本為倭國。 三國時期, 魏明帝曹叡(魏國第二任皇帝, 曹操的孫子), 給當時的日本天皇封了一個“卑彌呼”的稱號。 翻譯成直白話就是:你是曹魏家的人。

這個倭國一直是中國對日本的一個稱呼, “倭”這個字的意思, 就是矮小猥瑣的意思。 那可想而知, 這是一個比較貶義性的稱呼了。

一開始, 日本也不知道。 反正來往得也不多, 每次有個封號, 賞點東西, 樂呵樂呵就得了。

到了唐朝時期, 我們都知道, 日本學習了很多中華的文化, 漲知識了。 他們知道了, 倭國的意思, 就是他們整個國家的人都是矮小猥瑣。

肯定是很不爽, 不過也沒怎麼樣。 畢竟在唐朝初年, 日本跟中國在朝鮮半島上幹了一架,

結果被揍得鼻青臉腫, 這才派了那麼多遣唐使過來。 從歷史上看, 日本要是想入侵中國, 基本都會從朝鮮半島上來。

題外話, 會過頭來說日本。 日本就想, 那乾脆就對外說, 我們已經改名了, 有了正式的名字, 叫日本。 日本的意思, 就是“日出之國”。瞧給它得瑟的,真是什麼名字都敢取。

那“倭國”這個名字,基本就是已經被他們主動拋棄了。那“大和國”這個名字呢?那我門前面講的那個”大和國“,這個國家已經通知了如今日本的大部分地區。名義上來說,天皇是最高統治者。而實質上,大權都被豪族霸佔著。

皇室裡的人,肯定是很不滿,他們就派人幹掉掌權的大臣,皇室又重新奪回大權。這時候,天皇上位掌權。這位天皇看著隔壁的大唐有不少好東西,那就改著抄唄,史稱”大化改新“。日本幾乎是完成了一次大跳躍了。

後來又遇到改名字的事情,肯定新朝新氣象。而且他們在隋朝的時候,就非常喜歡稱呼自己為”日出之國“。當時給隋朝的國書是這樣寫的”日出處天子致書日沒處天子無恙“。這句話,搞得隋煬帝相當不開心。

當然,也有一種說法是,日本這個名字,是唐高宗李治賜名給日本的

一個研究地球歷史的外星人

就是“日出之國”。瞧給它得瑟的,真是什麼名字都敢取。

那“倭國”這個名字,基本就是已經被他們主動拋棄了。那“大和國”這個名字呢?那我門前面講的那個”大和國“,這個國家已經通知了如今日本的大部分地區。名義上來說,天皇是最高統治者。而實質上,大權都被豪族霸佔著。

皇室裡的人,肯定是很不滿,他們就派人幹掉掌權的大臣,皇室又重新奪回大權。這時候,天皇上位掌權。這位天皇看著隔壁的大唐有不少好東西,那就改著抄唄,史稱”大化改新“。日本幾乎是完成了一次大跳躍了。

後來又遇到改名字的事情,肯定新朝新氣象。而且他們在隋朝的時候,就非常喜歡稱呼自己為”日出之國“。當時給隋朝的國書是這樣寫的”日出處天子致書日沒處天子無恙“。這句話,搞得隋煬帝相當不開心。

當然,也有一種說法是,日本這個名字,是唐高宗李治賜名給日本的

一個研究地球歷史的外星人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