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歷史揭秘:順治給康熙留下一員悍將是誰?

順治的寵妃董鄂氏一生中沒能留下一兒半女, 可以說是一個天大的遺憾, 所幸的是, 在她身後還有一位賢弟, 為大清王朝立下了汗馬功勞, 很多人都不知此人的存在, 他就是費揚古。

費揚古生於順治二年(1645年), 比董鄂氏小6歲, 在他的腦海裡姐姐的印象已經非常模糊, 但他卻承襲了姐姐辦事認真、為人謙和、追求完美的性格。

網路配圖

當費揚古的父親在順治十四年(1657年)去世時, 13歲的費揚古就承襲了父親在一年前(順治十三年)因女兒被封為皇貴妃而晉升的伯爵。 年少的費揚古懂得約束自己, 在姐姐最得寵的時候, 不敢有任何放縱自己的言行, 而且學習文韜武略, 為將來建功立業奠定基礎。

在康熙平定三藩的時候, 年輕的費揚古在安親王岳樂賬下效力, 因戰功被授予領侍衛內大臣、議政大臣。 費揚古不是憑藉外戚的身份, 而是憑藉自己的功績而躋身於政壇。

在抗擊準噶爾首領噶爾丹的戰爭中, 費揚古更是大顯身手。

從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起, 以伊犁為統治中心的漠西蒙古中實力最強的一支---准葛爾部, 在首領噶爾丹的率領下揮師東進, 並於次年五月越過杭愛山大舉進攻漠北的土謝圖部, 又乘勝渡過土拉河侵入車臣部牧地, 漠北各部紛紛南奔, 請求歸附朝廷。

如果清廷不接受漠北各部內附, 他們必然被噶爾丹吞併, 將成為清王朝北部的巨大威脅;如果允許各部歸附, 噶爾丹就可能以追擊為名而內犯。

儘管情況如此嚴峻, 但康熙絕不會錯過征服漠北各部的天賜良機。 在此之前, 漠北各部已經對清王朝“間通使, 間為寇”, 准葛爾的侵略使得他們流離失所, 無家可歸。

於是康熙下達了允許各部內附的命令, 並在靠近邊界的牧場予以安置, 調撥歸化城的糧食用來賑濟他們。

佔領漠北的噶爾丹不可一世, 到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又以追擊喀爾喀各部為名, 率領數十萬南下。 噶爾丹此番“志在不小”, 於是康熙決定御駕親征,

開始了同噶爾丹之間的第一次較量。 但此次親征由於康熙病倒在軍前, 只得委託裕親王福全等指揮戰事, 而費揚古就是福全麾下的一員得力幹將。

雙方在烏蘭布通展開激戰, 噶爾丹被擊潰後率餘部渡過西拉木倫河逃回漠北。 在此之後, 噶爾丹依然時時越過克魯倫河, 南下侵略巴顏烏闌一帶。 為了防禦噶爾丹, 康熙任命費揚古為安北將軍, 駐守歸化(今呼和浩特)。

為了解決噶爾丹對內蒙古的軍事威脅, 康熙在三十五年(1695年)二月, 再次御駕親征。 此次親征兵分三路, 東路由薩布負責, 率領數千軍隊駐守蒙古東部, 防止噶爾丹向東逃竄;被任命為撫遠大將軍的費揚古是西路統帥, 西路是此次征戰的主力, 兵力四萬餘人;中路由康熙親自率領,

兵力三萬餘人。

在後來的戰事中, 噶爾丹向西逃竄, 經過五個晝夜的狂奔後抵達庫倫(今烏蘭布通)的昭莫多, 但卻被費揚古所率領的西路軍迎頭予以阻擊。 費揚古在昭莫多同噶爾丹展開激戰, 噶爾丹的主力全部被殲滅。

從此費揚古的名字就同康熙盔甲昭莫多、同大敗噶爾丹緊密聯繫在一起。

“雪花如血撲戰袍, 奪取黃河為馬槽。 滅我名王兮虜我使歌, 我欲走兮無駱駝。 嗚呼, 黃河以北奈若何!嗚呼, 北斗以南奈若何!”這是準噶爾部的一名琴師被俘後, 在康熙所舉行的慶功宴上演唱的一首悲壯淒涼的歌曲。

從歌詞中可以看出:噶爾丹率領的準噶爾部在佔領漠北喀爾喀三部後試圖向南擴張、飲馬黃河的狂妄之心, 也反映出在昭莫多之戰重創下噶爾丹精銳喪盡、處於窮途末路的可悲境地。

費揚古因在平定噶爾丹戰爭中的傑出貢獻,被康熙封為一等公爵。

自第一次在烏蘭布通交戰到噶爾丹兵敗身亡,在長達七年的時間裡費揚古駐紮在歸化,由於他能約束部眾、軍紀嚴明,深得民心,當第三次討伐噶爾丹的戰事結束後,他奉命調離,當他開拔時,歸化的商人、百姓紛紛給他送行,不久為他修祠立像,以紀念他在抗擊噶爾丹、戍邊衛民的過程中所立下的功績。

以至於在清政府任命下一任駐歸化將軍時,竟然任命了一個與他同名的人,但此費揚古是豫親王多鐸的小兒子,這一任命足以反映出:出自董鄂氏的費揚古,在蒙、漢百姓中所享有的崇高榮譽。

如此,安息在孝陵地宮中的孝獻端敬皇后董鄂氏的靈魂,應該感到欣慰了......

也反映出在昭莫多之戰重創下噶爾丹精銳喪盡、處於窮途末路的可悲境地。

費揚古因在平定噶爾丹戰爭中的傑出貢獻,被康熙封為一等公爵。

自第一次在烏蘭布通交戰到噶爾丹兵敗身亡,在長達七年的時間裡費揚古駐紮在歸化,由於他能約束部眾、軍紀嚴明,深得民心,當第三次討伐噶爾丹的戰事結束後,他奉命調離,當他開拔時,歸化的商人、百姓紛紛給他送行,不久為他修祠立像,以紀念他在抗擊噶爾丹、戍邊衛民的過程中所立下的功績。

以至於在清政府任命下一任駐歸化將軍時,竟然任命了一個與他同名的人,但此費揚古是豫親王多鐸的小兒子,這一任命足以反映出:出自董鄂氏的費揚古,在蒙、漢百姓中所享有的崇高榮譽。

如此,安息在孝陵地宮中的孝獻端敬皇后董鄂氏的靈魂,應該感到欣慰了......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