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慈禧之所以阻止戊戌變法,原因很簡單!康有為和伊藤博文很複雜

戊戌變法, 又稱維新變法, 中國近代史上一次重要的政治改革, 是以康有為、梁啟超為主要領導人物的資產階級改良主義者通過光緒帝進行宣導學習西方, 提倡科學文化, 改革政治、教育制度, 發展農、工、商業等的政治改良運動。

歷史上認為, 這是一次康有為領導的思想啟蒙運動, 促進了思想解放, 對社會進步和思想文化的發展, 促進中國近代社會的進步起了重要推動作用。 然而最終因為慈禧等保守派導致失敗, 至於具體原因, 眾說紛紜, 其中一點就是康有為改革的極端化。

大家都知道伊藤博文是日本維新變法的先驅。 而康有為等維新派非常嚮往日本的明治維新, 一直都想要複製日本的變法模式。 十九世紀末, 伊藤博文來到了中國, 康有為對他表示熱烈歡迎。

伊藤博文將康有為等人看成自己的學生, 並提出改革建議。 此時英國傳教士也曾向康表示, 清朝可以聘請伊藤博文擔任變法顧問, 必要時授予實權。 變法派的臣子也上書請求皇帝重用他。 這引起了保守派官員的警覺。 保守派官員密告慈禧, 慈禧回京詢問皇帝的看法。

在康有為的暗示下, 變法官員上書朝廷, 請求取消中國和日本的名稱,

兩國合併為大東合邦。 可是在幾年前, 伊藤博文發動了甲午中日戰爭, 中國損失嚴重, 慈禧聽後終於坐不住了, 發動政變結束了變法。 維新派人士在伊藤博文的幫助下逃亡海外。

事實上, 這種荒唐的提法, 康有為早在《自編年譜》中並不諱言:“(我當時)與日本使矢野文雄約兩國合邦大會議, 定稿極詳, 請矢野君行知總署答允, 然後可以大會於各省。 ” 同時, 還曾讓其心腹楊深秀向光緒上奏, 建議“我皇上早定大計, 固結英、美、日本三國, 勿嫌合邦之名之不美, 誠天下蒼生之福矣”。

較明確透露“合邦”之具體內容者, 乃康党骨幹宋伯魯之奏摺。 奏摺稱:“英國教士李提摩太來京, 往見工部主事康有為, 道其來意, 擬聯合中國、日本、美國及英國為合邦, 共選通達時務、曉暢各國掌故者百人, 專理四國兵政稅則及一切外交等事, 別練兵若干營, 以資禦侮。 今擬請皇上速簡通達外務、名震地球之重臣, 如大學士李鴻章者, 往見該教士李提摩太及日相伊藤博文, 與之商酌辦法, 以工部主事康有為為參贊,

必能轉禍為福, 以保乂我宗社。 ”

所謂“選通達時務、曉暢各國掌故者百人, 專理四國兵政稅則及一切外交等事”, 意即參與“合邦”之國, 其現存政府架構完全作廢, 須另由康有為、李提摩太、伊藤博文等人挑選百名外國顧問, 全面接管中國的政治、軍事、財政、外交等一切事務。

慈禧太后的出發點, 儘管出於維護大清朝的統治, 也避免了許多後患。

自20世紀50年代以來很長一段時間裡, 學術界對他產生了質疑。 兩種說法被大多數人所接受, 一曰:康氏對帝國主義抱有幻想, “跌入了帝國主義的圈套”, 成為其“推行侵略政策的工具”, 與洋務派主張的“以夷制夷”並無二致。 一曰:戊戌變法失敗以後, 康氏的政治思想倒退到反對民權、膜拜君權的立場, 最終墮落為保皇黨,成了社會前進的絆腳石。

最終墮落為保皇黨,成了社會前進的絆腳石。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