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旅遊>正文

敬禮,蒼茫高原的亞勒塔

在中國駐外唯一的六類地區——玻利維亞採訪一周, 深感中企人工作生活不易, 對其堅韌與執著更是敬佩有加。

與地處高溫、戰亂、瘟疫等的四、五類地區不同, 高原反應永遠無法躲避, 一年四季、一天24小時, 都無時不在。 在海拔4200米的行政首都拉巴斯國際機場, 有的乘客一下飛機就被抬進救護室。 記者的高原反應雖沒有那樣嚴重, 但頭疼胸悶導致夜裡無法入睡, 賓館成了只能坐著的“經濟艙”。

在這快走容易暈倒、快跑可能窒息的“高原之國”, 氧氣瓶、降壓藥和古柯茶是“三大法寶”, 但工地條件的艱苦讓中企人難以隨時“享用”。

同樣, “慢慢走、別喝酒、少開口、多睡覺、不吃飽、勿蹦跳、勤吃藥、防感冒”這“八項注意”, 對於中國水電十一局海外事業部副總經理于立波而言, 也形同虛設。 轄區之廣、業務之重、溝通之頻, 需要他在玻利維亞全境不停地跑來跑去, 根本無暇顧及這些。

海拔每上升1000米溫度降低6攝氏度, 高海拔自然也帶來了高寒和巨大溫差。 記者在海拔3800米的米西庫尼水壩採訪半個多小時, 加厚的保暖內衣即被風吹成了透心涼。 這尚是夏季的中午。 中企所在的烏尤尼鉀鹽廠, 面積1.2萬平方公里內唯一有“人煙”的地方, 晝夜溫差20多攝氏度。 用集裝箱做的房子, 夜半寒風吹來, 根本受不了。

高海拔, 也帶來了難以想像的乾燥。 大部分工作場合不便於過多喝水,

採訪第三天, 記者的嘴唇乾裂得如同千年老樹皮, 吃飯都會流血。 常駐這裡的中企員工, 嘴唇乾裂出血是常事, 塗抹唇膏也只是治標不治本。

高海拔, 躲不開“行路難”。 此次採訪雖然沒有經過世界最危險的道路——玻利維亞“死亡之路”, 但記者至今仍心有餘悸。 從科恰班巴趕往米西庫尼水壩, 沿途都是沒有護欄的陡峭山路, 一側就是萬丈懸崖。 兩個多小時的顛簸, 人基本上都處於“發射”狀態, 沿途嘔吐多次。 遇到雨天, 還有泥石流擋道。 同行的中工國際成套工程三部副總經理姜亞甯卻特別淡定:“多跑幾趟, 就習慣了。 ”

高海拔, 還意味著生活品質無法保障。 海拔每升高1000米, 沸點降低約3攝氏度, 這裡的水不到90攝氏度就燒開,

生米難做成熟飯。

在這樣的環境中, 生活被壓縮成最簡版。 中國大使館曾有一名會計剛來3天就因高原反應而去世, 4月15日有一名阿根廷遊客暈厥遇難。 因此, 對常駐玻利維亞的中國人而言, 這裡不能有什麼娛樂生活, 更不能從事體育鍛煉, 甚至不能大聲唱歌。

生活單調, 也無法享受天倫之樂。 在這裡, “適應”期通常需要一個多月, 再加上中玻旅途30多個小時、倒時差、倒季節差等, “探親”就被家屬們視為畏途。

也許難以想像, 孟子的那段勵志名言, 在兩千年後相距近兩萬公里的玻利維亞找到了對接點:故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 必先苦其心志, 勞其筋骨……的確, 最終“適應”了高原氣候的中企人, 大都已“勞其筋骨”:血液含氧量飽和度不夠導致嘴唇呈紫紺色;血液黏度加大,

個別人甚至心臟肥大無法恢復。 但他們也在無怨無悔中驕傲地完成了“大任”:10年來, 中玻雙邊貿易額增長了10倍, 玻利維亞是拉美少數幾個從未對華實施反傾銷措施和主動採用人民幣作為外匯儲備的國家;中企的多個項目, 總統多次視察, 20多家主流媒體不斷跟蹤報導;中玻兩國在“民相親”的路上越走越近……

三毛在其《玻利維亞紀行》中曾動情地將拉巴斯比作高原的百合花。 在玻利維亞海拔3200米至4500米的山區, 確實生長著一種獨有的開花植物亞勒塔。 作為地球上最古老的植物之一, 亞勒塔在這些冷風勁吹、花崗岩都會破裂的地區, 緊貼地面密集生長, 頑強地抵禦著安第斯山夜晚的寒冷,

為高原帶來了難得的一抹綠色。

為了祖國的重托, 這些長年堅守在玻利維亞的中企人, 不正是高原的亞勒塔嗎?

敬禮, 蒼茫高原的亞勒塔!

《 人民日報 》( 2017年04月27日 23 版)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