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閱讀的意義:把書中的道理活出來,活出一個美好的自己

為什麼要閱讀?為什麼要把自己的孩子引導到閱讀的路上, 讓他們多讀書呢?

古人說“萬般皆下品, 唯有讀書高”。 但是隨著時代進步, 讀書的目的也不一樣了。 朱永新老師說, 生命是有長寬高的。 自然生命的長度我們無法左右, 但是可以依靠鍛煉儘量讓其延長;社會生命是我們生命的寬度, 我們也可以依靠自身的努力去拓展;精神生命是我們一個人生命的高度, 更是需要自己努力提升。 而閱讀, 就是提升我們精神生命的最好途徑。 所以讀書, 讀好書, 並且把書中的道理活出來, 活出一個美好的自己,

才是閱讀應該有的意義和價值。

如果書讀了很多, 但是依然不能心存悲憫, 如果讀了很多書, 還不能讓自己舉止優雅, 那麼就是沒有把書讀好, 或者說, 沒有做到知行合一。 只有做到知行合一, 才能真正借助閱讀, 讓自己的靈魂高貴起來。

甄別和選擇須謹慎而為

給孩子最適合的書, 才能價值最大化, 所以甄別就顯得非常重要。 什麼樣的橋樑書是好的橋樑書呢?

當下很多的橋樑書只是形式上恰好吻合了橋樑書的某些特徵, 比如字數、形式等等, 但本質上並不是真正的橋樑書。 因為孩子從圖畫書閱讀到橋樑書閱讀的過渡過程中, 其實很重要的一點是書的語言是否契合孩子的生活, 是否吻合孩子的年齡特徵。

所以往往我們看到的很多橋樑書, 不是以兒童視角寫兒童的世界, 而完全是一個成人在寫一個成人眼裡的兒童世界, 這樣的書是不會受到孩子喜歡的。 而一些經典橋樑書, 無論內容還是文字, 都非常吻合孩子的身心特點, 深受孩子喜愛。 比如萌萌鳥系列《單身狗》這本書裡,

就有這樣的文字:

那天, 驢子走路, 前面走著一頭豬。

驢子叫道:“那豬, 趕緊走開!你把我要走的路弄髒了”。

這樣的情景, 這樣的語言, 就是非常吻合孩子語言特點的, 他們在讀的時候會有深切的共鳴。 可是往往我們大人覺得, 這樣的話有什麼啊?平淡無奇嘛!沒有什麼華麗的辭藻, 不能讓我的孩子積累好詞好句, 沒有什麼特別的修辭, 不能讓我的孩子學會語法……但是我們會發現, 是我們的功利心理, 造成了在孩子閱讀問題上的諸多困擾, 而不是孩子真的有什麼問題。

用心為孩子搭建閱讀的橋樑

以“萌萌鳥系列”為例, 讀取順序可以略做調整, 讓孩子循序漸進, 擁有最大的收穫。 比如我會把《怎麼對付一隻鷹》和《烏雀鎮保衛戰》放在一起, 把《單身狗》《矮腳雞》放一起;《外婆樹》《兔子莊園》《拯救漁翁》放一起。 我會先讓孩子看《盜馬賊》, 然後再看《偷走娃娃的人》。 我會把《河邊的小木屋》和《玫瑰三姐妹》放一起。

因為對孩子來說, 一方面是相似的故事, 可以對比思考, 一方面先“丟了馬”, 然後找回來了, 孩子內心對這個美好的結局是感覺到安全和安慰的。 之後再“丟了娃娃”, 這樣孩子內心會有一個心理預期, 那就是娃娃一定能找回來的信念, 但是和找馬不一樣, 這次又會遇到什麼呢?孩子的興趣就被勾起來了。 當結尾依然是一個美好結局的時候, 孩子對“被偷”既有了認識,但同時會有一種堅定相信邪不壓正的信念和戰勝邪惡的勇氣。

比如《河邊的小木屋》講述老奶奶失去了老伴一個人孤苦伶仃生活的遭遇,結局是傷感的,孩子會覺得有些壓抑。但是接著是《玫瑰三姐妹》的話,三姐妹雖然失去了父母,但是種植了代表愛的玫瑰,在哇哇幫助下過上了幸福的生活,會體驗到一種幸福感,面對突如其來的境遇會學會如何坦然面對。

如果孩子一本本讀下來,我們再引領孩子借助這樣的分類深入思考,收穫應該會更大。但是也不必太過刻板。比如《矮腳雞》和《單身狗》,都是生活在底層的個體的不同遭遇、不同經歷,矮腳雞最終選擇了不自由的安逸,而流浪狗卻不是,那麼我們可以和孩子討論,發表自己對它們的看法。不過要記住,沒有優劣,只有不同,千萬不能對孩子進行道德綁架。

總之,低段的孩子自己會反復讀一本書,相當於精讀,中段會對量有一個渴求,可謂如饑似渴,這個階段孩子可以猜讀跳讀,高段就得是對經典進行精讀了。如果孩子對自己感興趣的書願意和你深入探討,那這個時候就是最恰當的時候,則不必拘泥。

孩子對“被偷”既有了認識,但同時會有一種堅定相信邪不壓正的信念和戰勝邪惡的勇氣。

比如《河邊的小木屋》講述老奶奶失去了老伴一個人孤苦伶仃生活的遭遇,結局是傷感的,孩子會覺得有些壓抑。但是接著是《玫瑰三姐妹》的話,三姐妹雖然失去了父母,但是種植了代表愛的玫瑰,在哇哇幫助下過上了幸福的生活,會體驗到一種幸福感,面對突如其來的境遇會學會如何坦然面對。

如果孩子一本本讀下來,我們再引領孩子借助這樣的分類深入思考,收穫應該會更大。但是也不必太過刻板。比如《矮腳雞》和《單身狗》,都是生活在底層的個體的不同遭遇、不同經歷,矮腳雞最終選擇了不自由的安逸,而流浪狗卻不是,那麼我們可以和孩子討論,發表自己對它們的看法。不過要記住,沒有優劣,只有不同,千萬不能對孩子進行道德綁架。

總之,低段的孩子自己會反復讀一本書,相當於精讀,中段會對量有一個渴求,可謂如饑似渴,這個階段孩子可以猜讀跳讀,高段就得是對經典進行精讀了。如果孩子對自己感興趣的書願意和你深入探討,那這個時候就是最恰當的時候,則不必拘泥。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