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媽媽注意了:這些表現說明孩子根本沒吃飽

很多新媽咪總覺得自己的母乳不夠, 怕寶貝沒吃飽, 下文中的幾種方法可以幫媽咪來判斷寶貝是否吃飽了?

指導專家/段建華(北京新世紀婦兒醫院資深兒童保健科醫生)

1.吃奶次數不夠

大多數新生寶貝在度過最初的三四天后, 每天需要吃8~15次奶。 到第二周結束時, 吃奶頻率多半會穩定到每天6~8次。 每次哺乳時, 平均每吸吮2~3次, 可以聽到咽下的聲音, 連續哺喂10分鐘左右, 寶貝主動吐出乳頭, 安靜入睡, 表明乳汁充足, 寶貝已經吃飽了。

如果寶寶吃奶次數不夠, 吃奶後也沒有滿足感, 而是哭鬧不滿意, 說明寶寶沒有吃飽。

2.長時間不肯放開媽咪乳頭、哭鬧

寶貝吃飽後會有一種滿足感, 如對媽咪笑, 或者不哭了, 或者馬上安靜入眠, 一般能睡2~4小時, 直到下次吃奶前才會哭鬧。 如果吃奶時很費力, 吮吸不久便睡著了, 不到1~2小時又醒來哭鬧, 表明寶貝沒吃飽。 如寶貝長時間不肯放開媽咪乳頭, 或猛吸一陣又把乳頭吐出來哭鬧, 也說明沒吃飽。

3.大小便次數少

母乳餵養的寶貝, 每日3~5次大便, 呈金黃色軟膏狀;人工餵養的寶貝, 每日1~4次大便, 呈淡黃色, 可為條狀或膏狀偏乾燥。 這些都說明寶貝奶量充足。 如果寶貝的大便呈綠色,

糞質少, 含有大量黏液, 或者出現便秘和腹瀉, 次數增多而每次排出量少, 都表明寶貝沒吃飽, 或者出現了母乳或配方奶的不耐受。 寶貝出生後的頭兩天, 應至少排尿2~3次, 第3天后, 每日排尿達到6~8次。

4.寶貝體重增長不足

在出生的頭幾天, 體重往往不是判斷寶貝是否吃飽的標準,

因為新生寶貝的體重一般在頭三天會比出生體重減輕5%~10%。 大約3天之後, 寶貝開始增加體重。 到出生後7天一般恢復至出生體重。 此後, 在乳類充足的基礎上, 體重會呈現良好的增長趨勢。 1~6個月寶貝, 平均每月體重增長800克左右。 若體重增長小於600克, 說明體重增長不足, 需要具體分析原因啦。 媽媽要時時關注寶寶體重狀況, 可以經常帶寶寶去社區衛生中心去秤一秤體重。

5.哺乳前後乳房仍有飽脹感

媽咪在哺乳前, 乳房有飽脹感, 表面靜脈顯露, 用手按時, 乳汁很容易擠出。 哺乳時, 媽咪有下乳的感覺。 哺乳後, 媽咪能感覺到乳房鬆軟, 輕微下垂。 寶貝每天要吃8~12次母乳, 每次吃完後, 媽咪至少有一側乳房已排空。

6.是否有“吸乳反射”

當寶貝吃飽時, 就會把頭從食物那裡扭開, 或者用舌頭把乳頭、奶嘴或勺子推出嘴外。 媽咪可以通過寶貝“吸乳反射”強不強來確定他是否吃飽, 方法是:將手指放在寶貝小嘴周圍, 看他有沒有要找東西吸的反應, 如果沒有, 就說明寶貝已經吃飽了。

吸乳反射,或者稱吸吮反射的強烈程度,多用於判斷3個月內的寶貝是否饑餓。三個月後由於吸吮反射的逐漸消失,媽咪們就要學會用寶貝的哭聲和對乳頭的追逐程度以及和上次哺乳的間隔時間等多個因素來判斷寶貝是否饑餓啦。

吸乳反射,或者稱吸吮反射的強烈程度,多用於判斷3個月內的寶貝是否饑餓。三個月後由於吸吮反射的逐漸消失,媽咪們就要學會用寶貝的哭聲和對乳頭的追逐程度以及和上次哺乳的間隔時間等多個因素來判斷寶貝是否饑餓啦。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