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國際>正文

直擊法國大選:“第三勢力”崛起如何影響法國政局?

近些年來, “極端右翼”和“激進左翼”形成的“第三勢力”強烈地衝擊著在法國已經運行近60年的兩黨體制, 在此次法國大選中異軍突起的勒龐和梅朗雄再一次強化了這一趨勢。

此次法國大選中, 進入“四強”的勒龐和梅朗雄, 分別代表了法國的極端右翼和激進左翼。 這兩股力量從邊緣狀態快速走到政治舞臺中央位置, 勒龐甚至逼近了國家最高權力。 勒龐自2011年執掌國民陣線以來, 致力於改善自身形象和調整政策方針, 取得了明顯效果。 廣大民眾深受法國當前多重經濟社會危機的困擾, 因此越來越多的人對勒龐的“法國第一”主張表示認可, 國民陣線在最近幾次全國選舉中的支持率穩步上升, 勒龐本人2012年總統大選的得票率為17.9%, 這一次又提高了3個百分點, 這表明, 勒龐作為一個有影響力的政治人物在法國政壇上的地位進一步鞏固。 勒龐因其“反移民”、“反全球化”和“反歐盟”等極端主張而被法國主流社會納入極右翼的範疇,

西方輿論視為極端民粹主義而加以排斥。 她提出放棄歐元和退出歐盟的主張叫歐洲各國惶惶不可終日, 她當選法國總統的前景更被視為“法國黑天鵝”而遭到詛咒。

居法國政治光譜中另一端的是激進左翼組織“不屈的法國”領導人梅朗雄。 他在本次大選中得票率達到19.58%, 位居第四。 雖然未能進入決賽, 但是這股力量已經在一定程度上取代了社會黨。 梅朗雄強烈抨擊社會兩極分化現象和社會福利的倒退、主張立即大幅度提高最低工資標準、號召舉行“公民起義”維護自身利益、要求修改憲法創建加大對總統權力限制的“第六共和國”。 梅朗雄憑藉更加激進的主張贏得了傳統左翼選民,

激進左翼取代社會黨佔據了左翼陣線的主導地位。

另一個值得注意的現象是, 勒龐和梅朗雄的政治取向雖然處於政治光譜的兩個極端, 但是他們的政治主張卻有不少契合之處。 勒龐持“反全球化”立場, 主張禁止外國投資者進入戰略工業, 實行公共採購法國優先原則;梅朗雄則指責外國資本入侵是法國經濟衰退的主要根源。 勒龐主張放棄歐元, 一旦當選總統就法國退出歐盟舉行公投;梅朗雄也不排除法國最終脫離歐盟的可能。 勒龐是典型的“反建制派”, 對現行體制提出挑戰;梅朗雄則更加激進, 提出終止第五共和國體制、創建限制總統權力的“第六共和國”。

相似的政治理念促使這兩股力量在客觀上形成一股“第三勢力”。

本次大選中, 勒龐和梅朗雄雙雙進入“四強”, 而他們的支持率的總和已經超過40%。 這表明, 他們是法國政壇上發展勢頭正猛的強大力量, 並且這股力量正從邊緣不斷走向法國政治舞臺的中央。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