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十大奸相之一,比和珅還能貪

阿合馬(?—1282年),元世祖忽必烈時的近臣之一,官至宰相。 史載元世祖中統三年(1262年)阿合馬出任上都同知,3年領中書左右部,兼都轉運使。 至元元年(1264年),升至中書平章政事,主政十多年。 阿合馬在位期間主要掌理財政,他以清理戶口、推行專賣制度、發行鈔票(時稱交鈔)等方式來增加收入。

官升得快,阿合馬主意也越來越多,他有屎中撿豆的認真勁兒,一會兒上奏改鑄金銀,一會出主意禁止太原當地人煮鹽販賣得利。 為此,他很得忽必烈歡心。 阿合馬恃功而驕,隨著江南收為元朝所有,阿合馬為忽必烈出主意,在南宋舊境行鹽鈔之法,禁止官員私自買賣藥材。

為了最大限度征利,他幫忽必烈設置諸路轉運司,征利頗豐。 阿合馬致怨滿天下,竭力排毀漢法以及儒士,使得儒臣與太子真金對他恨之入骨。

至元十九年三月,武官王著聯絡僧人高和尚,趁世祖北往上都時,假傳太子之命召喚留守大都的阿合馬,設計將他殺死。 忽必烈詢問案件詳情時,孛羅知道阿合馬與“儲君”真金向來不和,把阿合馬多年來的所為實話實說。 聽完整件事情後,忽必烈激惱無比,拍案大怒:“王著殺掉他,幹得好啊!”

於是,忽必烈下詔嚴審阿合馬案,一定要把阿合馬黨人都從朝中清出。 抄家之時,除了金山銀山,還抄出了阿合馬家裡的小妻50人,侍妾400多人。 阿合馬的小妾中有一個叫引住,家裡私藏兩張鞣制過的人皮,“兩耳俱存”。

審問了半天,也不知受害者是誰,引住招供說:“詛咒的時候,把神座放在這上邊,應驗很快。 ”算卦人王台判,為巴結阿合馬,妄引圖讖,稱其有九五之尊的吉相。

忽必烈作為篤信密宗和薩滿教的蒙古人,最相信“怪力亂神”,他認定阿合馬有詛咒自己早死之事。 於是,在下令把參與此事的人剝皮後,他又下詔捕誅阿合馬在朝中位列大官的子侄,沒收全部財產。 這還不解恨,忽必烈命人把阿合馬屍體從墳墓中挖出,在通玄門外戮屍,然後放縱皇家獵狗群撲而上,把阿合馬屍身吃得一塊不剩。

傳統史家對阿合馬之評價都相當負面, 如《元史》就把阿合馬收錄于“奸臣傳”裡面,

有“益肆貪橫”、“內通貨賄, 外示刑威”這些話。 然隨著研究深入, 後世對阿合馬之評價也不再極端, 蓋因阿合馬在任內主要不過是改革稅制, 整頓財政。 而被指貪污也不過是當時正值元初, 蒙古人並未受漢人信服, 以致只要出任宰相的是色目人, 不管證據, 都會被視為貪橫暴虐。 應注意的是, 同時期另一位大臣桑哥也是因掌理財政, 而遭遇到與阿合馬一樣的悲劇。 《馬可波羅遊記》中也有詳細記載這事, 並指出事件是民族、宗教問題引起的。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