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戲子皇帝李存勖的一生事蹟

光聽“戲子皇帝”這個稱呼, 對於“李存勖是個昏君還是明君”這個問題, 似乎就已經有了答案。 這個稱呼一聽就是貶義, 那麼李存勖肯定是個昏君咯!這個說法, 其實也並不是那麼正確。

戲子皇帝

李存勖生於唐光啟元年的晉陽宮, 父親是唐晉王李克用。 後來天下大亂, 李存勖跟隨父親南征北戰, 培養了極高的軍事素養。 天佑五年, 李克用去世, 李存勖繼承晉王之位, 繼續領導李克用留下來的將士征戰。

他北卻契丹、南擊朱梁、東滅桀燕、西服岐秦, 一步一步使得晉國逐漸強盛起來。 後來更是完成父親李克用的遺願, 將死敵梁太祖朱溫殺死, 並與同光元年建國稱帝, 國號“唐”, 史稱後唐, 李存勖為後唐莊宗。

李存勖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昏君, 更準確的說法, 他是歷史著名的先明後昏的君主。 能夠開創後唐王朝, 足以說明他的能力, 至於後來為什麼會成為昏君,

就是登基之後不理朝政造成的。

李存勖十一歲的時候隨父親李克用覲見唐昭宗, 就引來唐昭宗讚歎, 言:“此子可亞其父”, “兒有奇表, 後當富貴, 無忘予家。 ”。

李存勖

他的父親李克用也說:“吾行老矣, 此奇兒也, 後二十年, 其能代我戰於此乎!”從這裡來看, 李存勖幼時就已經有了能讓長輩讚揚的能力了。

他年少的時候隨父親征戰, 看見全軍將士因為父親的姑息和縱容, 兵將驕悍, 肆意擾民。 他勸誡父親嚴肅軍紀李克用不聽。 等到李存勖繼承李克用的晉王之位後, 旬度整頓軍紀, 嚴明軍律, 軍隊的戰鬥力一下子提升起來。

正是在李存勖的英明領導之下, 才能北卻契丹、南擊朱梁、東滅桀燕、西服岐秦, 使得晉國強大起來。 就連晉國的老對頭, 梁王朱溫在面對李存勖以奇襲戰勝梁軍之時, 也感歎道:“生兒子就應當生李亞子這樣的!李克用雖死猶生, 我的兒子們與之相比, 都是些豬狗之類無用的東西。 ”

等到李存勖建國稱帝之後, 就變得荒唐起來。 他雖然在軍事上有極高的天賦, 但是對於文治或者說在政治方面而言,

卻絲毫不擅長。

李存勖

當上皇帝之後, 一時間放縱自我, 沉迷於享樂之中。 圈養的一批伶人, 弄得朝堂烏煙瘴氣。 在梁國誅殺宦官的時候, 他的國家卻成了宦官的避難所。

後來聽信伶人宦官讒言, 誤殺正直大臣們, 引得朝堂大亂。

甚至到了後來, 他還讓伶人和宦官廣納美女進宮, 有些時候還幹出了強搶美女之事。 有一次, 竟搶了駐守魏州將士們的妻女1000多人, 搞得眾叛親離, 怨聲四起。 最後終於引得朝堂大亂, 將士叛變, 自己也被寵信的伶人害死。

有人對於李存勖這前後轉變, 給出了以下兩個理由。

第一是說, 李存勖之所以前期那麼用功, 是因為天下還沒有安定, 父親給他留下的三個遺志還沒有完成。 李克用在臨死之前, 交給李存勖三支箭, 囑咐他要完成三件大事:一是討伐劉仁恭, 攻克幽州(今北京一帶);二是征討契丹, 解除北方邊境的威脅;第三件大事就是要消滅世敵朱全忠。 他將三支箭供奉在家廟裡, 每臨出征就派人取來, 放在精製的絲套裡, 帶著上陣,打了勝仗,又送回家廟,表示完成了任務。

等到後來,三個敵人都打敗,建立後唐之後,李存勖心中再沒有什麼大事放在心中,就開始耽於享樂了。

第二是說,李存勖本身就不是勵精圖治之人,是因為有母親曹太后在一旁監督。後來等到曹太后去世,放在他頭上的戒尺掉落下來,自然就開始放飛自我了。

不管是什麼原因,李存勖之所以會失去天下,自己也落得個身死道消的結局,還是因為他在政治上的不作為。

本文由平行學社(線上文學分享學習交流平臺)編輯發佈!

全國文學、歷史愛好者的聚集處~歡迎大家來勾搭~

帶著上陣,打了勝仗,又送回家廟,表示完成了任務。

等到後來,三個敵人都打敗,建立後唐之後,李存勖心中再沒有什麼大事放在心中,就開始耽於享樂了。

第二是說,李存勖本身就不是勵精圖治之人,是因為有母親曹太后在一旁監督。後來等到曹太后去世,放在他頭上的戒尺掉落下來,自然就開始放飛自我了。

不管是什麼原因,李存勖之所以會失去天下,自己也落得個身死道消的結局,還是因為他在政治上的不作為。

本文由平行學社(線上文學分享學習交流平臺)編輯發佈!

全國文學、歷史愛好者的聚集處~歡迎大家來勾搭~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