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兩學一做”微課堂走進英模人物——李碩勳

中國共產黨成立95年來, 無數共產黨員, 不負肩上的責任和榮光, 帶領全國各族人民, 譜寫了中華民族歷史上最壯麗的篇章。 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的征程中, 湧現出了許多可敬可佩的英雄模範, 他們英勇戰鬥、捨生忘死, 他們愛崗敬業、無私奉獻……讓我們走近這些英模人物, 聆聽他們的感人事蹟, 感受共產黨人的那份本色和情懷。

今天, 讓我們走近“領導幹部的楷模”——

李碩勳, 一起聆聽他的故事……

1

人物簡介

李碩勳(1903—1931), 四川高縣人, 1903年2月23日生於四川省慶符縣(今屬四川省宜賓市高縣)。 中共早期參與領導軍事鬥爭的先驅之一。 1926年與趙君陶在上海結婚。 1928年5月赴杭州, 曾任浙江省委常委、省委代理書記。 1931年6月, 任中共廣東省軍委書記, 受党的委派, 前來海南指導武裝鬥爭。 抵達海口後, 因叛徒出賣而不幸被捕, 同年9月5日在海口市東校場英勇就義。 解放後,

朱德曾為李碩勳烈士題跋寫道:“碩勳同志臨危不屈, 從容就義, 是人民的堅強戰士, 党的優秀黨員。 ”

2009年9月10日李碩勳被評為“100位為新中國成立作出突出貢獻的英雄模範人物”

2

人物生平

李碩勳生於1903年, 1918年15歲考入縣立中學, 後插班到成都省立第一中學, 並成為四川社會主義青年團創始人之一。

在宜賓、成都讀書時參加學生運動, 結識了吳玉章等人, 開始接觸馬克思主義, 從事革命活動。 由於積極組織學生運動, 被軍閥通緝, 轉道重慶等地, 於1922年底到北京讀書, 1923年進入國民黨和共產黨合辦的上海大學學習。 在這裡, 他先後聽過瞿秋白、蔡和森、惲代英、張太雷等著名共產黨人的課, 系統地接受了馬克思主義。 1924年5月, 加入中國共產黨。

1925年五卅運動期間, 開始參與上海街頭的反帝愛國鬥爭, 被選為上海學生聯合會代表和全國學生聯合會會長。 1925年至1926年, 先後主持召開了第七、八屆全國學生代表大會。 他還被選為上海反帝大同盟主席。

1926年冬受黨派遣來到武漢, 擔任過中共武昌地委組織部長、共青團湖北省委書記。 不久又被派到國民革命軍第4軍第25師任政治部主任。

1927年春率師主力之一部繼續北伐, 在河南上蔡戰役擊敗敗奉軍, 後又回師武漢, 參與平定夏鬥寅叛亂。 7月參加東下討蔣。 8月1日參加南昌起義, 被任命為第11軍第25師黨代表兼政治部主任。 後隨起義部隊南下廣東, 途中曾參與指揮會昌戰役並取得勝利。 同年10月受朱德委派, 赴上海向黨中央請示工作, 後被黨中央留在上海從事黨的白區工作。 1928年4月被黨中央派到武漢工作, 因被敵人注意旋返上海, 改任中共江蘇省委秘書長。 同年夏秋又到杭州,任中共浙江省委常委、省軍委書記,後又任省委代理書記。

1929年春再回上海,任中共滬西區區委書記。同年秋改任中共江蘇省軍委書記,和省委書記李維漢一起領導江蘇的武裝鬥爭,發動和領導了蘇北的農民起義。

1930年任中共江南省委(江蘇、安徽、浙江和上海市)軍委書記。1931年春黨組織決定調他去中央革命根據地任紅7軍政委。

8月,李碩勳抵達海口,住進得勝沙路中民族店。正當他與當地黨組織接通聯繫並準備召集軍事會議時,由於叛徒出賣,1931年8月13日,他在旅店被國民黨密探逮捕。

在獄中,經受住了一次次嚴刑拷打。為了不連累家鄉親人,他改名李世勳,改籍貫為四川宜賓,並做了犧牲準備。

3

成就貢獻

1925年五卅運動期間,開始參與上海街頭的反帝愛國鬥爭,被選為上海學生聯合會代表和全國學生聯合會會長。

1925年至1926年,先後主持召開了第七、八屆全國學生代表大會。李碩勳被選為上海反帝大同盟主席。

1929年春再回上海,任中共滬西區區委書記。同年秋改任中共江蘇省軍委書記,和省委書記李維漢一起領導江蘇的武裝鬥爭,發動和領導了蘇北的農民起義。

4

人物評價

解放後朱德曾評價道:“碩勳同志臨危不屈,從容就義,是人民的堅強戰士,党的優秀黨員。”

1999年李碩勳的俄語老師銀俊民在接受朋友的一次拜訪時,說:“李碩勳人品很好,是一個隻想別人對很多事都不計較的人,一個敢於為正義事業拋棄自我的人。”

2009年9月10日,在中央宣傳部、中央組織部等11個部門聯合組織的評選活動中,李碩勳被評為“100位為新中國成立作出突出貢獻的英雄模範人物”。

編輯:劉健

同年夏秋又到杭州,任中共浙江省委常委、省軍委書記,後又任省委代理書記。

1929年春再回上海,任中共滬西區區委書記。同年秋改任中共江蘇省軍委書記,和省委書記李維漢一起領導江蘇的武裝鬥爭,發動和領導了蘇北的農民起義。

1930年任中共江南省委(江蘇、安徽、浙江和上海市)軍委書記。1931年春黨組織決定調他去中央革命根據地任紅7軍政委。

8月,李碩勳抵達海口,住進得勝沙路中民族店。正當他與當地黨組織接通聯繫並準備召集軍事會議時,由於叛徒出賣,1931年8月13日,他在旅店被國民黨密探逮捕。

在獄中,經受住了一次次嚴刑拷打。為了不連累家鄉親人,他改名李世勳,改籍貫為四川宜賓,並做了犧牲準備。

3

成就貢獻

1925年五卅運動期間,開始參與上海街頭的反帝愛國鬥爭,被選為上海學生聯合會代表和全國學生聯合會會長。

1925年至1926年,先後主持召開了第七、八屆全國學生代表大會。李碩勳被選為上海反帝大同盟主席。

1929年春再回上海,任中共滬西區區委書記。同年秋改任中共江蘇省軍委書記,和省委書記李維漢一起領導江蘇的武裝鬥爭,發動和領導了蘇北的農民起義。

4

人物評價

解放後朱德曾評價道:“碩勳同志臨危不屈,從容就義,是人民的堅強戰士,党的優秀黨員。”

1999年李碩勳的俄語老師銀俊民在接受朋友的一次拜訪時,說:“李碩勳人品很好,是一個隻想別人對很多事都不計較的人,一個敢於為正義事業拋棄自我的人。”

2009年9月10日,在中央宣傳部、中央組織部等11個部門聯合組織的評選活動中,李碩勳被評為“100位為新中國成立作出突出貢獻的英雄模範人物”。

編輯:劉健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