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警惕“親情詐騙”!你的父母很可能已經被套路

先來看這樣一則新聞。 近日, 廣州荔灣警方端掉了一個詐騙團夥。 該團夥忽悠老人參加免費健康講座, 然後高價售賣假藥和保健品。 令人難以置信的是, 一些老人在發現自己上當受騙後, 竟然不肯配合警方調查。

其中一位72歲的老人子女都在國外, 平日無人照顧。 雖然知道自己被騙, 但老人覺得“業務員”比自己的兒女還親, 因此無論如何不肯報案。

你是否覺得有點難以置信?老人不信兒女信騙子。 其實, 這樣的騙局每天都在上演。

親情詐騙套路危害極大

近年來, 一種新型騙局正在廣大中老年群體中大行其道。 業務員通過各種途徑, 通過各種“親情牌”、“情懷牌”加之一些傳銷性質的套路, 對部分缺乏防騙經驗的中老年人進行瘋狂詐騙。

現在的詐騙團夥, 看中了中老年人缺乏社會經驗, 平日花銷不大, 並且有一定積蓄, 又缺乏兒女的關懷等特質。 專門研究套路, 一點一點讓老人們掉進“親情圈套”。

盯上老年人閒錢的團夥通常通過兩種途徑對老年人實施詐騙:兜售假保健品和非法集資。 這兩類詐騙手法危害極大。 有老年人輕信假保健品功效, 有病不去醫院不吃藥, 而是吃這些假保健品, 貽誤治療時機。

而非法集資團夥普遍特點就是以高息為誘餌, 一般都在兩分月息以上, 或者以12%-15%的年回報率, 部分老年人容易受高息誘惑。 加上許多業務員打感情牌, 騙取缺少子女關愛的老年人信任, 從而達到騙財的目的。

詐騙分子摸准了老年人的脈搏, 具有針對性地實施詐騙, 讓老年人防不勝防。 一些老年人看病錢、養老錢被詐騙分子一卷而空, 不但遭受了財產損失, 精神上也受到了極大的摧殘。 甚至有老人經受不住被騙前後極大地心理落差, 突發急病。

提高警惕, 識破套路

如果你的父母生活中出現了如下場景, 請務必提高警惕, 有必要時一定要向有關部門和警方反映。 他們很可能已經被詐騙團夥套路:

1

頻繁參加所謂“保健知識講座”、“投資理財講座”

這通常是詐騙團夥進行“洗腦”的第一步, 但凡在老年人集中的社區內, 經常會出現所謂健康知識講座、投資理財講座等宣傳。 並且美其名曰,這是公益行為,是政府扶持的企業或項目、參加會有禮品贈送。

詐騙團夥抓住老年人注重健康養生、缺乏投資理財管道、缺乏分辨能力、愛占小便宜的特點,極力邀請和推薦老年人參加這些“洗腦行銷講座”。他們往往惡意誇大某些疾病的危害性推銷保健品,或編造公司輝煌經歷,引誘老人進行投資。

江蘇靖江上千名老人參加某健康講座

2

參加所謂“免費旅遊”、“免費領取生活用品”等活動

這種方法同樣是為了和老人們建立虛假的友好關係,騙取老人信任,來更方便地兜售虛假保健品和虛假理財產品。最常用的手段就是給老人送雞蛋等日常食品和日用品,以消除老人的警惕。而所謂“免費旅遊”,其實就是避免讓老人和子女接觸,把他們騙到一塊兒推銷虛假產品。

送禮品誘導老人買保健品

3

老人家中常有所謂某某公司、某某集團人員攜禮物登門拜訪

這已經到了洗腦的最後一步,詐騙團夥會對老年人的資訊進行篩查,通過之前建立的“友好關係”摸清他們的家庭財產狀況,理財或者保健意識,子女是否經常陪伴等情況,對老人進行“一對一”式的精准詐騙。

這些業務員會抓住老人缺少陪伴的特點,經常來到老人家中陪老人聊天,做飯,甚至洗腳按摩送禮物,陪老人到處遊玩。讓老人覺得業務員比親兒子還親,覺得是真的為自己健康著想而不是為了賣保健品,老人們自然就會自願掏腰包了。

為了避免上當受騙,各位老人朋友和老人的子女們要務必認清這些事實:

1

保健品不能治病,切勿輕信業務員誇大宣傳

將保健食品與藥品混同,是不少老年人購買保健食品的主要誤區之一。依照規定,由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審核批准上市的保健食品,都應當擁有形如“小藍帽”的“國食健字”統一標識,以及與保健食品具有唯一對應關係的批准文號,作為消費者識別備案的正規保健食品的標誌。以上保健食品備案資訊也不可輕信業務員,一定要上國家食藥監局網站查詢http://www.sda.gov.cn/。

2

天上不會掉下餡餅,欲擒故縱是詐騙團夥常用伎倆

一般的非法集資詐騙團夥以及影子銀行,號稱在其公司投資年收益率能夠達到百分之十幾甚至幾十。稍有常識的人都知道,但凡合法或風險低的理財產品都不可能達到這樣的收益。他們通常會在第一次投資時返還本息以博得信任,等投資者大量投資的時候攜款跑路,導致投資者血本無歸。

3

缺乏子女的陪伴,讓詐騙團夥有了可乘之機

不少老人的子女工作忙事情多,忽略了對於父母的照顧。年老的父母長久不接觸社會,缺少瞭解外部社會的途徑、缺乏對一些基本騙局的分辨能力,就會輕信詐騙團夥的忽悠,輕信社交網路上的謠言。

老人也會孤獨,渴望有人能夠陪他們說說話聊聊天,子女親情的缺席就會給騙子可乘之機,對溫柔陷阱放鬆警惕,甚至導致老人明知被騙也不願報警。

並且美其名曰,這是公益行為,是政府扶持的企業或項目、參加會有禮品贈送。

詐騙團夥抓住老年人注重健康養生、缺乏投資理財管道、缺乏分辨能力、愛占小便宜的特點,極力邀請和推薦老年人參加這些“洗腦行銷講座”。他們往往惡意誇大某些疾病的危害性推銷保健品,或編造公司輝煌經歷,引誘老人進行投資。

江蘇靖江上千名老人參加某健康講座

2

參加所謂“免費旅遊”、“免費領取生活用品”等活動

這種方法同樣是為了和老人們建立虛假的友好關係,騙取老人信任,來更方便地兜售虛假保健品和虛假理財產品。最常用的手段就是給老人送雞蛋等日常食品和日用品,以消除老人的警惕。而所謂“免費旅遊”,其實就是避免讓老人和子女接觸,把他們騙到一塊兒推銷虛假產品。

送禮品誘導老人買保健品

3

老人家中常有所謂某某公司、某某集團人員攜禮物登門拜訪

這已經到了洗腦的最後一步,詐騙團夥會對老年人的資訊進行篩查,通過之前建立的“友好關係”摸清他們的家庭財產狀況,理財或者保健意識,子女是否經常陪伴等情況,對老人進行“一對一”式的精准詐騙。

這些業務員會抓住老人缺少陪伴的特點,經常來到老人家中陪老人聊天,做飯,甚至洗腳按摩送禮物,陪老人到處遊玩。讓老人覺得業務員比親兒子還親,覺得是真的為自己健康著想而不是為了賣保健品,老人們自然就會自願掏腰包了。

為了避免上當受騙,各位老人朋友和老人的子女們要務必認清這些事實:

1

保健品不能治病,切勿輕信業務員誇大宣傳

將保健食品與藥品混同,是不少老年人購買保健食品的主要誤區之一。依照規定,由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審核批准上市的保健食品,都應當擁有形如“小藍帽”的“國食健字”統一標識,以及與保健食品具有唯一對應關係的批准文號,作為消費者識別備案的正規保健食品的標誌。以上保健食品備案資訊也不可輕信業務員,一定要上國家食藥監局網站查詢http://www.sda.gov.cn/。

2

天上不會掉下餡餅,欲擒故縱是詐騙團夥常用伎倆

一般的非法集資詐騙團夥以及影子銀行,號稱在其公司投資年收益率能夠達到百分之十幾甚至幾十。稍有常識的人都知道,但凡合法或風險低的理財產品都不可能達到這樣的收益。他們通常會在第一次投資時返還本息以博得信任,等投資者大量投資的時候攜款跑路,導致投資者血本無歸。

3

缺乏子女的陪伴,讓詐騙團夥有了可乘之機

不少老人的子女工作忙事情多,忽略了對於父母的照顧。年老的父母長久不接觸社會,缺少瞭解外部社會的途徑、缺乏對一些基本騙局的分辨能力,就會輕信詐騙團夥的忽悠,輕信社交網路上的謠言。

老人也會孤獨,渴望有人能夠陪他們說說話聊聊天,子女親情的缺席就會給騙子可乘之機,對溫柔陷阱放鬆警惕,甚至導致老人明知被騙也不願報警。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