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周天搬運氣功功法

周天搬運氣功, 是運用點穴、推拿、按摩等方法, 使後天氣(穀食之氣)與先天氣(丹田元氣)合而歸一, 醞釀生聚。 然後, 以經絡為通道,

以呼吸為動力, 以意念為主宰, 引氣從脈, 進行周天運轉。 “氣會膻中, 腑會中脘”, 即穀食之氣聚會在膻中, 六腑運化之門在中脘, 又中脘乃胃之募穴, 胃乃運化穀食之場所。 因此, 運用點穴法開啟膻中與中脘穴, 使穀食之氣、臟腑之氣沿任脈人丹田與先天元氣匯合, 再運用按摩術使匯合的先後天氣旋轉凝聚, 從而“生藥”、“結丹”。 用後天呼吸以生火溫煦先天真氣, 使丹田如爐中火, 漸生溫暖熱感。 待到丹田力足, 再以呼吸、意念與導引相結合, 使氣人經脈, 往返運行。

第一步 聚氣

1、點穴:以單手(男左女右)拇指, 或中指, 或食指點壓兩乳中間的膻中穴, 按順逆時針方向各旋轉36圈, 然後點壓7下。 同法點壓心口與肚臍中點之中脘穴。 若有時間, 亦可點壓肚臍與氣海穴。

點穴的作用主要是打開貯藏後天與先天之氣的“倉庫”。

2、推拿:以單手或雙手大拇指從膻中沿任脈直推入臍下氣海穴, 如此24次。 推拿的主要作用是使後天氣與先天氣匯合, 以後天養先天。

3、按摩:兩手疊壓於腹部(男左女右), 以裡手虎口對應肚臍為准, 兩手輕摩腹部, 按順逆時針方向各300圈(各人可據情增減), 使手與皮不發生相對運動。 按摩的作用是煉精化氣。

4、呼吸:按摩之後, 兩手結印(合掌), 閉目垂簾, 舌頂上齶, 鼻呼鼻吸, 做腹式呼吸, 呼吸應逐步達到細勻緩長, 各人在不違背此原則的情況下, 順逆自定。 隨著一吸一呼, 意念也隨著小腹一起一伏, 好像有氣團隨呼吸而動。 呼吸要盡可能地自然而不用力, 通過口鼻呼吸帶動腹式呼吸開合鼓蕩丹田真氣,

達到杳杳冥冥、暖融融的意境。

5、收功:本功取站坐臥三式均可, 隨時可練。 尤以睡眠前後盤腿在床, 用被單圍裹, 以手結印貼肉為最佳。 對於體弱多病或臥式練功能力有限者, 不必多做即可轉入腹式呼吸。 臥式練功, 則不必計較按摩的多少, 可隨意做至入睡。 但未入睡者, 應按步就班繼續做腹式呼吸。 收功時, 應先將口中的津液分三口吞下, 用意念送入丹田, 然後眼球反旋轉數次, 緩緩睜開雙眼, 摩撫頭面部, 伸展腰肢。

6、注意點穴、推拿、按摩諸手法要輕柔緩慢, 不可用力過猛。

第二步 通任脈

第一步功成, 真氣有時會自發地下會陰, 上命門, 或直下雙腿。 此時, 當以守引法使之循任脈通於膻中及氣海,

加強先後天聯繫, 以先天灌溉後天, 以後天滋養先天, 使先後天氣混為一體, 變成能控制能用作強身治病的真氣。

一、導引法:

1、呼吸:吸氣時, 小腹內凹, 微微提肛, 意領真氣沿任脈向上升。 升至膻中, 開始呼氣;呼氣時, 小腹外凸, 松肛, 氣沉丹田。

2、默念:提氣上升的同時, 默念“嘶”音;氣沉丹田時, 默念“哈”音。

3、勢子:提氣上升時, 兩手沿任脈作勢導引至膻中停;氣沉丹田時, 沿任脈下降停于丹田。

二、注意事項:

通任脈須待“聚氣”有一定根基之後為宜, 否則為無根之木, 無源之水。 呼吸、默念與勢子要同時進行。 逆腹式呼吸與提肛皆不可過分用力。 發音可出聲。 “哈”氣時可張口平舌。 勢子導引時不要用力, 全身要處於放鬆入靜狀態。 兩手上升時可貼身上引,

下降時可掌心向下。 提氣不能超過膻中。 若氣提過高或氣降不下, 可粗呼氣揚聲發“哈”音數次。 如果還降不下來, 可用推拿按摩法引氣歸元。 氣不足時, 則不必提至膻中。 收功時, 以按法數轉而氣歸丹田。

第三步 蓄氣

第二步功成, 則可運用此法將氣引向臟腑、四肢百骸及任何經脈, 或練功或治病。 然此時氣弱, 當務之急乃是蓄氣, 可邊蓄氣邊治病, 以免真氣不足而攻病不動。

一、丹田駐氣法 任脈打通能升降自如後, 可去掉默念與勢子兩項, 在呼氣時意想氣沉丹田, 並有意無意地略停一停, 同時有意無意地微閉口鼻之氣。

二、注意事項:

丹田駐氣法主要是將先後天混合的真氣運行於經脈, 再回歸丹爐以溫養, 如此反復滋生蓄氣。 整個過程要清靜放鬆,升氣與駐氣不要妄加意念,要做到似有意似無意。駐氣時,以自然而不憋氣為主,然後適當地延長駐氣時間,這是蓄氣的關鍵。但千萬不要過分追求,身體弱歲數大的人,當於駐氣之後,間以自然呼吸。

第四步 通督脈

蓄氣時或蓄氣到相當程度,亦有真氣自發運行的現象,此時可任其自然,但最好轉入通督脈。

一、自然通督法

身體好氣感強的人,通過一定階段的蓄氣鍛煉,丹田氣充實到一定程度便會自行漫過會陰,過“三關”直上頭頂,再沿任脈回歸丹田。氣因力量不足而走走停停,則不必理會,要做到意隨氣行,意氣相隨,勿忘勿助,任其自然。

二、導引通督法

練功雖積聚了相當的氣,但因“三關”狹小而難以逾越,可用導引通督法。

1、呼吸:吸氣時,小腹內凹並提肛,同時引真氣經會陰,沿督脈直上頭頂;呼氣時,松肛引真氣經頭面下膻中直達丹田。

2、默念:吸氣時默念“嘶”音,呼氣時默念“哈”音。

3、勢子:吸氣時兩手分開,從兩側緩緩上提的同時,意想氣從任脈與手勢相應緩緩下降,回歸丹田。

第五步 周天運行

一、任督迴圈:

一吸氣,真氣從督脈上升,一呼氣,真氣從任脈下降。如此迴圈,周而復始,即為周天運行。周天運行是以口鼻呼吸帶動腹式呼吸,以腹式呼吸鼓動真氣沿任督二脈升降。

二、注意事項:

呼吸要細勻緩長,以呼氣略長於或等於吸氣為好,氣沉丹田後亦可略駐一下。周天氣運行到一定階段後,眼前若出現光亮時,可由氣脈運行轉入靜功,以瀉火性,以養真氣。“氣以直養而無害”。周天運行的初級階段,即可於氣脈運行之後練靜功。

關於氣感,凡有生命的機體都有內氣,只不過自身感覺不到罷了。在練功流注過程中,一般有微熱、微涼等感覺,有些人感覺較明顯,這些都是正常的練功反應。

周天搬運功以松靜為基礎,以經脈為根據,以丹田為源泉,以導引為法度。此法既可練功,又能治病糾偏,可達氣感快、通經快、治病快等事半功倍之效。

整個過程要清靜放鬆,升氣與駐氣不要妄加意念,要做到似有意似無意。駐氣時,以自然而不憋氣為主,然後適當地延長駐氣時間,這是蓄氣的關鍵。但千萬不要過分追求,身體弱歲數大的人,當於駐氣之後,間以自然呼吸。

第四步 通督脈

蓄氣時或蓄氣到相當程度,亦有真氣自發運行的現象,此時可任其自然,但最好轉入通督脈。

一、自然通督法

身體好氣感強的人,通過一定階段的蓄氣鍛煉,丹田氣充實到一定程度便會自行漫過會陰,過“三關”直上頭頂,再沿任脈回歸丹田。氣因力量不足而走走停停,則不必理會,要做到意隨氣行,意氣相隨,勿忘勿助,任其自然。

二、導引通督法

練功雖積聚了相當的氣,但因“三關”狹小而難以逾越,可用導引通督法。

1、呼吸:吸氣時,小腹內凹並提肛,同時引真氣經會陰,沿督脈直上頭頂;呼氣時,松肛引真氣經頭面下膻中直達丹田。

2、默念:吸氣時默念“嘶”音,呼氣時默念“哈”音。

3、勢子:吸氣時兩手分開,從兩側緩緩上提的同時,意想氣從任脈與手勢相應緩緩下降,回歸丹田。

第五步 周天運行

一、任督迴圈:

一吸氣,真氣從督脈上升,一呼氣,真氣從任脈下降。如此迴圈,周而復始,即為周天運行。周天運行是以口鼻呼吸帶動腹式呼吸,以腹式呼吸鼓動真氣沿任督二脈升降。

二、注意事項:

呼吸要細勻緩長,以呼氣略長於或等於吸氣為好,氣沉丹田後亦可略駐一下。周天氣運行到一定階段後,眼前若出現光亮時,可由氣脈運行轉入靜功,以瀉火性,以養真氣。“氣以直養而無害”。周天運行的初級階段,即可於氣脈運行之後練靜功。

關於氣感,凡有生命的機體都有內氣,只不過自身感覺不到罷了。在練功流注過程中,一般有微熱、微涼等感覺,有些人感覺較明顯,這些都是正常的練功反應。

周天搬運功以松靜為基礎,以經脈為根據,以丹田為源泉,以導引為法度。此法既可練功,又能治病糾偏,可達氣感快、通經快、治病快等事半功倍之效。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