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劉文利:如何教孩子遠離性侵

近段時間媒體大量曝光兒童性侵害的案件, 讓很多父母深切地感受到對孩子性教育的迫切性。 如何幫助孩子預防性侵害,

是每個負責任的父母必須要履行的職責!

教孩子遠離性侵……

很多父母已經認識到了性教育對兒童發展的重要影響, 特別是自2013年媒體大量曝光兒童性侵害的案件以來, 讓很多父母深切地感受到對孩子性教育的迫切性。 但如何跟孩子談性, 什麼時候談什麼內容,

談到什麼程度, 困擾著很多父母。 如何幫助孩子預防性侵害, 提高孩子一旦遇到這種危險時的應對能力, 是每個負責任的父母必須要履行的職責。

我們可以回顧一下, 那些媒體曝光的兒童性侵害案件中的受害者, 他們的父母盡到了對孩子性教育的責任嗎?那麼多的兒童在受到性侵害後, 不敢告訴父母, 不敢去報案, 更談不上主動維護自己的權益。 甚至有些兒童在遭到性侵害時, 卻渾然不知。 如果我們的父母, 我們的學校, 從小就告訴孩子, 哪裡是身體的隱私部位, 誰在什麼情況下可以觸摸隱私部位, 誰在任何情況下都不能觸摸隱私部位, 如果有人要觸摸隱私部位應該怎麼做, 什麼情況下可以跑, 什麼情況下可以喊,

怎樣在自己生命不受到威脅的情況下逃脫等, 那麼, 當孩子遇到各種危險情況時, 就會多一份警覺, 多一份自信, 多一份堅定的態度, 少一份遭受侵害的風險。

我們大力提倡並致力於傳遞給孩子全面性教育的理念。 全面性教育, 包括性健康知識、性健康態度和性健康行為等多個方面, 傳遞給孩子尊重、平等、公平、正義、自由、民主、多元、包容的價值觀念, 培養孩子獨立思考、勇於表達、善於交流、做出決策、對自己行為負責和減少風險的能力。 當孩子接受到正確的性健康知識, 逐漸內化為自己的健康行為, 並懂得尊重自己, 保護自己, 當自己感到不舒服不願意時, 能夠有效求助;也會懂得尊重他人, 不侵犯他人隱私。

那麼, 在兒童性教育中, 父母需要具體怎麼做呢?

▎第一步, 告訴孩子生殖器官的科學名稱和功能

對“生殖器官”的稱呼, 大多數父母和教師都會羞于出口, 多用一些替代詞, 如“小雞雞”來代指陰莖, “下體”“下半身”“那兒”代指女性外生殖器官, 但是我們還是衷心地希望,

父母和教師能夠用自然的態度告訴孩子生殖器官還有科學的名稱, 如男孩有“陰莖”“陰囊”, 女孩有“陰道”“陰唇”等, 並告訴孩子這些生殖器官的功能都是什麼, 從小培養孩子能夠正確地認識生殖器官。 當孩子知道了自己的生殖器官有哪些功能之後, 也就會意識到要認真地愛護自己的生殖器官, 既不能傷害自己的生殖器官, 也不能傷害別人的生殖器官。

▎第二步,培養孩子對性的健康態度

在性教育中,我們宣導社會性別平等,無論男孩還是女孩,都有自己選擇的權利;引導學生認識性別與性傾向的多元性,理解我們都是不同的個體,但每個人都是值得被尊重的,個體的差異,不能成為他被欺負的理由;希望孩子瞭解每個人都有與生俱來的性權利,性會伴隨我們終身發展,性本身也包含很多內容,關係到我們的價值觀和生活技能等很多方面。性是非常美好的,性不是一件羞恥的事情,我們對自己的身體擁有自己的權利,也應該為自己的身體負責。

▎第三步,培養孩子正確、安全的行為

當孩子知道了正確的性知識,並且樹立了自身的價值觀和態度之後,就會知道生殖器官是屬於每個人的隱私部位,是不能隨意被別人碰觸的,不能因為好奇,就隨意地觸摸別人的隱私部位。當同伴碰觸到自己的隱私部位時,要及時制止,向同伴說“不”;如果不能制止,要及時向自己信賴的成年人求助,學會保護自己。對成年觸摸隱私部位,孩子也會自然有意識和有警覺,一旦遇到這樣的事,就會大膽拒絕,快速尋求幫助。

劉文利

北京師範大學腦與認知科學研究院副研究員,中國基礎教育品質檢測協同創新中心教授,博士生導師。長期從事兒童性教育研究工作,研發了小學1~6年級的性教育課程內容,編寫了中國第一套小學性教育系列教材。

▎第二步,培養孩子對性的健康態度

在性教育中,我們宣導社會性別平等,無論男孩還是女孩,都有自己選擇的權利;引導學生認識性別與性傾向的多元性,理解我們都是不同的個體,但每個人都是值得被尊重的,個體的差異,不能成為他被欺負的理由;希望孩子瞭解每個人都有與生俱來的性權利,性會伴隨我們終身發展,性本身也包含很多內容,關係到我們的價值觀和生活技能等很多方面。性是非常美好的,性不是一件羞恥的事情,我們對自己的身體擁有自己的權利,也應該為自己的身體負責。

▎第三步,培養孩子正確、安全的行為

當孩子知道了正確的性知識,並且樹立了自身的價值觀和態度之後,就會知道生殖器官是屬於每個人的隱私部位,是不能隨意被別人碰觸的,不能因為好奇,就隨意地觸摸別人的隱私部位。當同伴碰觸到自己的隱私部位時,要及時制止,向同伴說“不”;如果不能制止,要及時向自己信賴的成年人求助,學會保護自己。對成年觸摸隱私部位,孩子也會自然有意識和有警覺,一旦遇到這樣的事,就會大膽拒絕,快速尋求幫助。

劉文利

北京師範大學腦與認知科學研究院副研究員,中國基礎教育品質檢測協同創新中心教授,博士生導師。長期從事兒童性教育研究工作,研發了小學1~6年級的性教育課程內容,編寫了中國第一套小學性教育系列教材。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