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美女將軍重情義 苦戀陳毅一生未嫁

導讀:民國時期, 被國民政府軍委會授予將軍軍銜的女性只有7位, 她們是中將宋美齡、奇俊峰、巴雲英, 少將胡蘭畦、謝冰瑩、額仁慶達賴、姜毅英。 其中的胡蘭畦少將是位大美女, 她曾以時尚俏女郎登上過《良友》畫報的封面。 她曾和陳毅曾山盟海誓:互等三年, 若三年後都還未婚, 則結為連理。 後來由於種種原因, 兩人最終沒能走到一起。

胡蘭畦曾考入川南師範學校讀書。 1922年, 從法國勤工儉學回來的陳毅擔任了重慶《新蜀報》的主筆。 在這個為共產黨工作同時又可以施展自己文學才華的平臺上, 陳毅寫出了思想激進的大量詩文,

指點江山, 激揚文字, 抨擊時政, 激濁揚清, 在四川知識界特別是青年學生中產生了廣泛的積極影響。 胡蘭畦就是受他文章鼓舞的青年中的一個。 她直接到報館尋找陳毅, 從此他們成了親密的朋友, 幾乎無話不談。

1925年3月, 經人介紹,

胡蘭畦和陳夢雲結婚。 1926年秋, 在北伐戰爭高潮中, 胡蘭畦前往北伐前線, 準備投考武漢中央軍事政治學校。 在中央軍校, 胡蘭畦見到了好友陳毅。 1927年4月的一天, 陳毅約胡蘭畦到武漢黃鶴樓的一個飯館吃飯。 席間, 陳毅問:“你到軍校有幾個月了, 入黨了嗎?”胡蘭畦回答說:“還沒有。 我向黨組織申請過, 但是李淑甯(即趙一曼)讓我與陳夢雲離婚, 與他切斷經濟聯繫。 但我曾對陳夢雲說過, 只要他永遠革命, 我就永遠不和他分離。 現在, 我怎麼能無緣無故與他離婚呢?”對此, 陳毅表示理解。 他後來曾為胡蘭畦入黨的事情找過女生隊黨小組負責人李淑甯, 也沒解決了胡蘭畦的入黨問題。

在蔣介石發動“四一二”反革命政變以後, 汪精衛解散了武漢中央軍校。 在組織的爭取下, 武漢中央軍校被改編為張發奎第二方面軍的教導團。 8月1日是教導團奉命東征討蔣、準備開拔的前一天, 陳毅特地從武昌到漢口, 向好友陳夢雲、胡蘭畦及范英士等辭行。 胡蘭畦知道陳毅會來, 已經準備了酒菜, 包括陳毅愛吃的回鍋肉,

為他餞行, 還請了范英士, 一起再聚聚。 在筵席上, 4個朋友無話不談, 但談得最多還是政局。 胡蘭畦後來一直記著陳毅的話:“以前清朝政府罵孫中山是土匪, 現在國民黨又罵我們是土匪。 好, 我偏要去當這個‘土匪’!”

陳毅傳(3版精) 傳記 書籍 ¥46.9 購買

10年後, 兩人再見面。 久別重逢, 喜悅之情難以言表。 胡蘭畦講述了這些年的經歷, 也提到了與陳夢雲離婚的情況。 陳毅點頭:“1927年李淑寧讓你與陳夢雲離婚, 看來還是對的。 分手以後, 他雖然沒有出賣朋友, 但是也未按照我們分手時所商量的路線去做, 個人生活走的是資產階級的道路。 ”陳毅接著談到了服務團:“這個工作很有意義, 你一定要好好幹下去。 ”陳毅在南昌與胡蘭畦徹夜傾訴思念,

遂訂白首之盟。

陳毅稟告父母, 得到同意。 然而組織上卻不同意, 新四軍大當家的項英, 親自找胡蘭畦談話, 說二人倘若結婚, 則胡的黨員身份就暴露了, 你這個國民黨的將軍, 還是留在國民黨部隊裡, 對革命更有貢獻。 二人只好痛哭而別, 陳毅致信胡蘭畦說:“馬革裹屍是壯烈犧牲;從容就義是沉默犧牲, 為了革命, 我們就吃下這杯苦酒吧。 假如我們三年內不能結合, 就各人自由, 互不干涉。 ”

新四軍軍部顧問兼戰地服務團團長朱克靖曾寫過一首調侃陳毅的詩,其中有兩句是:“將軍為何多憔悴?半為蘭畦半為茜。”詩中的“蘭畦”指胡蘭畦,“茜”指的是後來成為陳毅妻子的張茜。從中我們可以看到,陳毅與胡蘭畦的關係還是非常密切的。

陳毅詩詞集(套裝上下冊) ¥99.7 購買

在離開新四軍後,胡蘭畦一直關注著陳毅的安危。1946年,胡蘭畦任貴州日報社社長。1947年6月,國民黨的報紙用觸目驚心的大幅標題刊登“陳毅陣亡”、“陳毅斃命”,還用大幅版面詳細描述“陳毅追悼會”的經過。胡蘭畦得知後十分傷感。後來她又接到陳毅父母來信詢問,便決心贍養二老,把成都東門外的一處果園、田地、房屋,全部給二老做養老之用。1949年,上海解放,陳毅當了市長。胡蘭畦寫信要見他,接待她的卻是副市長潘漢年,這時,陳毅已兒女成群了。

此後,胡蘭畦再沒有婚育,為解寂寞。她收養了妹妹的女兒。解放後,她被安排到北京工業學院從事後勤工作,命運多舛的她,曾被錯劃為右派。1978年平反後,胡蘭畦重新入黨,並成為全國政協委員。晚年在鄧小平支援下,盡自己的所能,為老年事業做了許多貢獻。

1994年12月13日,胡蘭畦在成都逝世,享年93歲。胡蘭畦革命的一生歷經坎坷,在感情方面是個悲劇,正如她自己在回憶錄裡所說:“這輩子只知道趕著時代大潮走,在浪尖上奔呀、跑呀。有時被礁石碰得頭破血流,也只能獨自舔著流血的傷口。”

新四軍軍部顧問兼戰地服務團團長朱克靖曾寫過一首調侃陳毅的詩,其中有兩句是:“將軍為何多憔悴?半為蘭畦半為茜。”詩中的“蘭畦”指胡蘭畦,“茜”指的是後來成為陳毅妻子的張茜。從中我們可以看到,陳毅與胡蘭畦的關係還是非常密切的。

陳毅詩詞集(套裝上下冊) ¥99.7 購買

在離開新四軍後,胡蘭畦一直關注著陳毅的安危。1946年,胡蘭畦任貴州日報社社長。1947年6月,國民黨的報紙用觸目驚心的大幅標題刊登“陳毅陣亡”、“陳毅斃命”,還用大幅版面詳細描述“陳毅追悼會”的經過。胡蘭畦得知後十分傷感。後來她又接到陳毅父母來信詢問,便決心贍養二老,把成都東門外的一處果園、田地、房屋,全部給二老做養老之用。1949年,上海解放,陳毅當了市長。胡蘭畦寫信要見他,接待她的卻是副市長潘漢年,這時,陳毅已兒女成群了。

此後,胡蘭畦再沒有婚育,為解寂寞。她收養了妹妹的女兒。解放後,她被安排到北京工業學院從事後勤工作,命運多舛的她,曾被錯劃為右派。1978年平反後,胡蘭畦重新入黨,並成為全國政協委員。晚年在鄧小平支援下,盡自己的所能,為老年事業做了許多貢獻。

1994年12月13日,胡蘭畦在成都逝世,享年93歲。胡蘭畦革命的一生歷經坎坷,在感情方面是個悲劇,正如她自己在回憶錄裡所說:“這輩子只知道趕著時代大潮走,在浪尖上奔呀、跑呀。有時被礁石碰得頭破血流,也只能獨自舔著流血的傷口。”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