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張家港行2016年淨利增2.45% 首次停止下跌

【財新網】近日在A股市場上歷經大起大落的張家港農商銀行(002839.SZ, 下稱張家港行), 於4月27日晚間發佈了2016年年報。

截至2016年底, 張家港行實現歸屬于股東的淨利潤6.9億元, 同比增長2.45%。 這是張家港行在近年來淨利逐年跳水後, 終於出現的一次上漲——據公開資料披露, 2013年、2014年、2015年該行歸屬于股東的淨利潤分別為10.0億元、7.3億元、6.7億元。

資產規模方面, 該行總資產為901億元, 同比增長9.5%。 規模的增長主要來自於投資類資產中可供出售金融資產, 較 2015年末同比增長33.5%, 主要系存款增加, 為提高資金收益率, 該行適當增加了債券、理財產品及資管計畫等投資。

資本充足率由2015年末的15.07%下降到13.42%。

營收方面, 張家港行2016年營業收入24.3億元, 同比微增0.98%。 其中利息淨收入占比較高, 占營業收入的81.5%;其次是投資收益, 占比12.8%;手續費及傭金淨收入為1.3億元, 同比增長35.7%。

相比之下, 營業支出為17.6億元, 同比增長3.8%, 其中業務及管理費、資產減值損失占大頭。 年報顯示, 2016 年該行的業務及管理費用9.0億元, 同比增長 6.85%, 費用的增長主要原因系公司員工費用的增加及存款保險費用所致;此外, 該行共計提資產減值損失8.1億元, 同比增長 7.87 %, 主要原因系報告期內公司對連雲港力聯商貿有限公司的購房款全額計提減值準備, 以及對應收款項類投資進行組合計提減值準備所致。

與淨利逐年下滑的形勢相比, 張家港行的成本收入卻在逐年上升。

這一數位是衡量銀行成本控制能力和盈利能力的重要指標——成本收入比越高, 意味著效率也就越低。 自2013年起, 該行的成本收入比由29.0%、32.7%、35.2%升至2016年的37.4%, 這與無錫銀行、吳江銀行、江陰銀行等其他蘇南地區的上市銀行相比也處於較高水準。

貸款品質方面, 張家港行2016年末不良貸款餘額為8.7億元, 比去年增長0.9億元, 不良貸款率為1.96%, 與上年持平。 撥備覆蓋率為180%, 較上年有所提高。

與並不亮眼的業績相比, 張家港行上市之後, 卻在A股市場上博盡了眼球。 該行在1月24日深交所上市後, 於第五個交易日便打開了一字漲停板, 曾被稱為“2015年最不賺錢新股”。

在打開漲停板後, 張家港行卻開始“逆襲”接連暴漲, 在3月16日最高曾達到近80倍的市盈率,

遠遠超出市場預期, 當日該行便宣佈停牌自查;直至4月5日複牌後便出現連續下跌, 但於近日再有上升之勢。 大同證券投資顧問陳劍認為, 次新股的上漲源自超跌反彈, 其上漲不可持續, 一旦市場籌碼供給增加, 稀缺性就會下滑。

截至今日午盤, 張家港行報收19.48元, 漲逾7%, 市盈率為50倍, 市淨率4.3倍。 ■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