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揭秘:華佗竟是無德醫生,用醫術謀取官職

華佗, 中國歷史上著名的醫學家, 至於其醫術到底有多高深呢?一般人們常用就算華佗再世也救不了, 就是說連華佗也救不了的病世間再難有人能救治了, 所以由此可見華佗的醫術之高明, 但是, 如果一個醫生他沒有醫德那麼, 醫術再高明也是沒有的。

今天小編就看到一則消息, 消息宣稱華佗是一個沒有醫德的醫生, 他用他的醫術來謀求官職, 一起來看下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吧。

在《三國演義》中, 神醫華佗共有兩次出場, 一次是為關雲長治療箭毒, 另一次則是為曹操治療頭痛病。

然而, 兩次的結果卻是完全的不同,

一次是留下了“華佗手術不收禮”的千古美談, 一次則是丟掉了性命。 那麼, 華佗為何會落得個如此的結局呢?

在《三國演義》中, 神醫華佗共有兩次出場, 當關雲長在襄陽之戰時為魏軍毒箭所中時, 華佗不請自來, 在觀察了關羽的傷口後, 他說:毒已至骨, 需用刀刮骨。 關羽回答:任汝醫治。

網路配圖

華佗為關雲長治療箭毒

於是, 華佗開始在血流盈盆中挖肉刮骨, 悉悉有聲, 旁邊的人看得目瞪口呆, 掩面失色;而關羽卻是神態自若, 雖然汗流如注卻依然大口喝酒大塊吃肉, 談笑奕棋至華佗手術完畢, 華佗也果真是手到病除。

為此, 關羽很高興地送給了華佗百兩黃金的“大紅包”, 華佗卻堅決不收, 於是留下了“華佗手術不收禮”的千古美談。

曹操患頭痛風疾之時, 深知華佗醫術不俗的曹操星夜請他入診。 華佗在瞭解了病情後說:病根在腦袋, 需先飲麻肺湯, 然後用利斧劈開頭顱, 取出風涎, 方可除根。

曹操聽罷大怒, 認為是華佗要加害於他, 遂急令拿下, 囚禁追拷, 一代名醫冤死獄中。

殺了華佗後, 曹操的病勢愈重, 無人能治, 遂一命歸西。

華佗與曹操之間卻仿佛隔著一座大山。 華佗的大膽提案在今天看來也的確有驚世駭俗之處, 更何況疑心多多的曹操, 選擇對了治療方法, 但選錯了治療手段, 讓華佗的處境非常微妙。

當然, 以現代醫學心理學角度分析, 曹操屬於偏執型人格障礙, 此類人疑心重, 主觀性強, 過分敏感, 不願信任別人。

於是, 曹操對華佗妙手回春的軼事奇聞的期許一下變成了震怒, 並從開始的將信將疑變成了最後的“汝必與關公情熟, 乘此機會, 欲報仇耳”!於是痛下殺手, 自身也與治病的良機交臂而過。

曹操懷疑華佗要謀害自己終於不幸蒙難

而華佗因為與病人無法得到良好的溝通, 又拿不出令曹操信服的診斷依據和資料, 也是最終釀成悲劇的緣由。

關於華佗之死, 也有專家考證說其絕非是如羅貫中在《三國演義》裡說的那樣, 是要為曹操做開顱手術而為曹操懷疑要謀害自己, 終於不幸蒙難。

據說, 歷史上華佗對自己的醫生身份,

一直是耿耿於懷的。 史曰其:“然本作士人, 以醫見業, 意常自悔”。 醫生, 在史書上歸入《方技傳》, 絕無可能單列一傳, 從這個上面也可窺知一二。 所以, 華佗時刻在尋找走上仕途的機會。

華佗的機會到來是因為魏王曹操患有頭痛病, 後來尤甚。 華佗醫術出名, 曹操遂“使佗專視”, 華佗成為了曹操的“御醫”, 華佗看了曹操的病情後表示這個病一時難以治好, 需要假以時日方可。

華佗治療曹操

在為曹操治療的過程中, 華佗便開始故意拖延進程, 並又藉口“當得家書, 方欲暫還耳。 ”乃歸家。 而到家以後, 又假辭以妻子生病, 數次逾期不歸。 究其本意, 乃是意圖要脅曹操, 謀取官職。

曹操屢次手書招呼, 又敕令郡縣發遣, 但華佗卻始終我行我素, 直到謊言被揭穿,下獄。

從這段考證來看,作為一個醫生,把為病人治病當作一個走上仕途的手段而故意拖延並以此為要脅,華佗此舉實在是有損醫德,是可稱為無良醫生。

醫學和醫術本身具有極強的道德屬性,《論語·子路》中指出“人無恒,不可作巫醫。”是說一個人如果沒有恒心厚德,就不可以做醫生。由此可見,如果華佗真以治病為由求取官職,也就死不足惜了!

而作為醫生的華佗本應循循善誘,對這樣的病人加以合適的心理引導,並說明其認知上的誤期,可是他卻偏偏在當面前說出了曹操擔心多疑的弱點並以關雲長作比:“大王曾聞關公中毒箭,傷其右臂,某刮骨療毒,關公略無懼色;今大王小可之疾,何多疑焉”?

直到謊言被揭穿,下獄。

從這段考證來看,作為一個醫生,把為病人治病當作一個走上仕途的手段而故意拖延並以此為要脅,華佗此舉實在是有損醫德,是可稱為無良醫生。

醫學和醫術本身具有極強的道德屬性,《論語·子路》中指出“人無恒,不可作巫醫。”是說一個人如果沒有恒心厚德,就不可以做醫生。由此可見,如果華佗真以治病為由求取官職,也就死不足惜了!

而作為醫生的華佗本應循循善誘,對這樣的病人加以合適的心理引導,並說明其認知上的誤期,可是他卻偏偏在當面前說出了曹操擔心多疑的弱點並以關雲長作比:“大王曾聞關公中毒箭,傷其右臂,某刮骨療毒,關公略無懼色;今大王小可之疾,何多疑焉”?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