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唐太宗李世民家譜在湖南瀏陽發現

來自炎黃子孫線上

2013年, 瀏陽市市文物局在全市文物普查中, 于瀏陽市白沙古集鎮發現了一座保存完好的古代建築 ——李氏家廟, 家廟中保存的《瀏東李氏三門族譜》引起了文物局專家的極大興趣, 經過對族譜的考證, 並對照《新唐書》, 得出了一個驚人結論:白沙古集鎮一帶 的瀏東李氏三門, 竟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後裔。

這支大唐王室後裔來自何方?又有著怎樣的歷史淵源?

李姓素有瀏東第一大姓之稱, 人口達2156人, 常住人口約占白沙全境總人口的15.6%, 其中絕大多數人口分佈在三溪、獅口、黃花洞、黃泥坳、千秋段一帶, 此地所遺留的眾多歷史遺跡也均與這個家族相關。 李氏宗族《瀏東李氏三門族譜》揭示, 該族為明朝時期從江西遷移而來。

族譜上稱, 瀏東李氏為唐太宗李世民十四子曹恭王李明後裔。 據《新唐書》記載:曹王南封任蘇州刺史時, 武后以“坐與庶人賢通諜”為由,

將其降封零陵王, 徙於黔州, 都督謝枯挾旨逼脅, 令自殺。 唐建中三年(782年), 唐德宗李適封李明玄孫嗣曹 王李皋為洪州刺史(治所在豫章郡, 今江西南昌一帶)、江西節度使。

唐代詩人皎然《送李喻之處士洪州謁曹王》詩雲:“獨思賢王府, 遂作豫章行,

雄關廬霍秀, 高秋江漢清。 ”可佐證曹王後裔居江西豫章。 傳到仲素公, 李氏遂分支遷義甯州武鄉(今江西義寧), 後旋遷該州河塘開基, 以致時有“河塘湖格三千尺, 仲素岑樓五丈高”之諺。

族譜記載, 明洪武初年, 朱元璋以當年與陳友諒爭戰江西, 贛民曾資助過陳友諒為由, 對贛民重稅殘殺, 仲素公六世孫貴斌公為避難遷居瀏東。 自此, 大唐王室分支開啟了在瀏東大地600餘年的滄桑歷程。

經考證, 《瀏東李氏三門族譜》上的記載與《新唐書》和其他歷史資料都吻合, 專家認為, 基本可確定瀏東李氏三門為唐王室後裔。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