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中國歷史最慘烈一戰,對面領頭的是個漢人

王夫之《宋論》“漢唐之亡, 皆自亡也。 宋亡, 則舉炎黃、堯、舜以來道法相傳之天下亡也”, 蒙古滅宋, 自然是對中華文明的一次摧殘, 以至有“崖山之後, 再無中國”的說法。

姑且不論這個觀點對不對, 毋庸置疑的是, 蒙古滅宋的崖山海戰, 對中國歷史有著重大影響。

崖山海戰

有學者認為, 崖山海戰標誌著第二紀中古華夏人滅亡(第一紀是先秦遠古華夏人), 在蒙古滅宋前, 從未有少數遊牧民族統治全國。 遊牧民族曾經數次崛起, 但即便最強盛時, 也僅與漢族政權分庭抗禮, 崖山海戰某種程度上可以稱為“神州陸沉”。

在這場漢民族的滅頂之災中, 我們卻發現, 有一個漢人在其中發揮了巨大作用。 此人就是元軍漢人名將張弘范。

在蒙古與南宋的數次關鍵戰役中, 張弘範都發揮了關鍵作用。

第一是在為期六年的襄陽之戰中, 張弘範獻策先取樊城孤立襄陽, 張親率士兵攻下樊城。

襄陽隨即失守, 南宋門戶大開。

襄陽之戰

第二是在丁家洲之戰, 張弘范作為元丞相伯顏麾下的主將, 率軍將南宋水陸兩軍主力殲滅殆盡。 並攻下建康(南京)。

第三是焦山之戰。 這場水戰, 張弘范大敗宋將張世傑、孫虎臣。 此戰之後, 臨安已是勢在必丟。

最後是崖山海戰, 張弘範統領元水軍, 將宋軍最後的有生力量殲滅。 陸秀夫先殺妻兒, 後攜幼主跳海殉國。 宋軍戰死數萬、跳海殉國數萬, 七日之後, 海上浮屍十數萬。

正是由於張弘范身為漢人, 卻親手滅宋, 張弘範在民間形象自然很差, 有關張弘范, 最有名的是這樣一個段子。 張弘范滅宋於崖山, 意氣風發, 於是刻石勒功, 書“鎮國大將軍張弘范滅宋於此”, 後來有個讀書人在前面又加一個“宋”, 變成“宋鎮國大將軍張弘范滅宋於此”, 諷刺之意, 不言自明。

自此張弘範形象越來越差, 最後直接成了漢奸, 比之後世引清兵入關, “不辭辛苦”千里追擊絞殺永曆帝的吳三桂也不遑多讓。

張弘范與吳三桂不太一樣

但細思之下, 張弘范與吳三桂還是不同的。 吳三桂食漢祿卻叛明降清, 漢奸之名一點不冤。 張弘範多少有些冤枉。

第一點是張弘範1238年生於河北, 此地確實曾被宋統治過, 但此後百年間, 都在金或蒙古統治下, 他沒當過一天宋人, 從一出生就是蒙古汗國公民, 而且是將門二代。

父親張柔本是金將, 後投降蒙古, 要說叛, 也是他父親的責任。

第二點, 張弘范在滅宋過程中, 除了完成君王之命, 還是比較人道的, 例如臨安的太后皇帝投降後, 浙東百姓降而複叛, 按元軍的規律, 是要屠城的, 但張弘範不忍, 最後殺了幾個頭領了事。

以後來者的角度去約束前人實在有些欲加之罪, 僅因為歷史上宋統治過張弘範的家鄉, 張弘范滅宋就是漢奸?當然站在宋為正統的立場回望歷史, 很難喜歡這樣一個對立的名將, 但拿他與吳三桂相提並論, 實在是刻意抹黑。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