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皇帝無小事兒,明武宗開個店就能使天下百姓倒大黴

在明朝中期做商人實在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 原因就在於:雖然朱元璋制定的“三十稅一”為代表的各類輕稅政策依然是國家法律。 但俗話說, 上有政策下有對策, 下邊兒的人總會想著法兒的為自己的工作乃至自身想出加賦的理由來。

到了正德年間, 中國歷史上的一位奇葩皇帝正德皇帝成為了大明帝國的當家人。 他的特點首先是愛玩兒, 什麼都玩兒。 軍事、國家大政方針、女人, 玩經濟也是其間之一。 他覺得手裡沒錢花, 就自己當起了商人。 他可能不知道自己的作為會有什麼影響。

中國的俗語早就給出了答案:上樑不正下樑歪、上行下效,

如此等等不一而足。 你皇帝這麼搞, 那麼其他人瞎搞、胡搞就更有理由和動力了。 正德自己親力親為搞起了皇店, 由此帶動了天下眾多有權人開設了自己的店鋪, 與民爭利。

包括皇店在內的官店(政府)、藩店(藩王)、衛店(軍隊開的)、紳店(農村等小地方的士紳)等, 不僅可以不用交稅, 有時還成為替代官府收稅的工具。 此文就好好說說這個問題。

明武宗

1.正德經商

正德年間, 宮中有一位楊姓太監出宮辦事。 辦完事情後, 又回了趟家, 拿了一些家中的土特產:大棗。 剛一進皇宮, 就看到了冤家對頭劉公公。 這位劉公公一邊走一邊嘬著牙花子, 一邊嘬一邊不時地提起一個酒壺看還搖著頭。 “怪了, 怪了, 真是怪了, 當了幾十年的公公, 什麼稀奇古怪的事兒沒看過, 今天算開了眼了!”

“劉公公, 您這是怎麼了?”楊公公本來不想搭理他, 但是大家都在一個地方上班兒, 低頭不見抬頭見, 雖說平時矛盾挺大的, 但見了面兒不說總也不好, 也就走上前去。

劉公公一看是他,

妙計上心來。 他平時和楊公公因為工作分歧經常發生衝突。 可各位注意, 宦官可不都是壞人呀, 這二位就是宦官中比較正直的, 只不過性格歸性格品德歸品德。

“咋了?看劉公公你滿臉帶著官司, 出了啥事兒了啊?”楊公公故作憐惜地說道。

劉公公一聽, 神秘地說到“您剛回來, 還不知道呀, 昨天永巷啊開了一家酒館兒。 ”

楊公公一聽, 勃然大怒:“啊?這可是皇宮呀!誰這麼大的膽子兒, 竟敢開酒館, 我倒要去看看!老劉, 你知道是誰開的嗎?”

“好像, 聽說, 也許, 可能是劉瑾!”劉公公的話帶著陷阱。

“嗯, 這倒是個事兒呀。 不過, 你們怕他我可不怕。 我身正不怕影子斜, 腳正不怕鞋歪, 我去看看!”楊公公素來以敢說馳名, 資格又老, 劉瑾還真拿他沒辦法。

“楊公公您可別去了, 劉瑾現在正紅著呢。 咱倆雖然有矛盾, 但那些都不是啥緊要的, 我可不願意看你出錯兒!”劉公公見楊公公真的要去, 他突然有一種惺惺相惜的感覺。

“劉公公, 謝了。 我老楊眼裡不揉沙子!他劉瑾這麼搞, 這皇宮還不亂嘍!我現在就去!”楊公公說罷轉身就走, 劉公公在後面緊隨幾步去拉楊公公, 但被他甩開。

來到酒館前, 只見門前站著兩個夥計, 其中一個正是皇上的侍從宦官王公公。

“小王子, 你給我過來!”楊公公說著邊走邊點著王公公。 王公公一看是楊公公連忙幾步走上來, “哎喲, 原來是楊公公呀。 您回來了, 走, 去酒館喝口去。 ”說著, 就去拉楊公公。

“放開, 你給我放開!小王子, 我問你這是誰開的?太不像話了,

劉瑾開的?我去太后那裡, 這太不像話了!不像話!”楊公公一頓雷煙火炮, 把王公公說得一愣。

“哎呀, 楊公公呀。 一位, 上座兒!”楊公公聽著這叫賣聲, 不禁循聲望去!“啊!萬歲!”楊公公連忙跪到了店夥計面前, 只見這位身著短衣小襟打扮、肩頭掛著手巾板兒的傢伙竟然是正德皇帝。

“萬歲呀, 您乃萬乘之尊怎麼能幹這種事兒?”“不就是玩兒嘛。 ”“萬歲呀, 如果您是平常百姓家的公子, 那玩什麼都行。 但您是萬歲呀, 做什麼事情都要想著這一點。 李後主和宋徽宗都好玩兒, 全都丟掉了江山, 這些可都是前車之鑒呀!”

“好, 好哇。 我過兩天就關了酒館。 哎, 你帶著的是什麼呀?”楊公公一聽, 面露喜色, “這是我帶的大棗, 孝敬您!”楊公公把帶來的土特產給了皇帝。

“好哇,給我吧!”正德很不在乎的樣子轉交給了王公公。

“奴才榮幸備至呀!”說完,轉身要走。

“哦,對了對了,你得吃碗酒呀!”正德像想起了什麼一樣,說道。

“小人素來不吃酒。”楊公公推辭著。

“不吃酒也行喝碗水吧,不過酒錢得照付。聽明白沒?”正德的意思很明確,我是皇帝,來我的酒館就是不喝酒你這酒錢呀也給我放這裡。

“奴才知道了!”可等楊公公剛一轉身離去,正德皇帝就轉向王公公說道:“這大棗看著不錯呀。你今天下午再給我支個攤子,我要賣棗!”

影視劇形象

2.皇家與民爭利——皇店、官店、藩店、衛店、紳店

朱厚照開的店即是皇店,屬於特權商之一。

明代有各種各樣的特權商,除了朱厚照開的皇店之外,特權商店還有:官店(政府)、藩店(藩王)、衛店(軍隊開的)、紳店(農村等小地方的士紳)等。官店成立時間最早,朱元璋在尚未稱帝時就已經建立。

起初,官店是作為徵稅單位,而且是唯一的徵稅單位。當時,國家尚未統一,農業稅的徵收自然很難。為此,商業稅在朱元璋尚未稱帝時,是財政的主要來源之一。朱元璋對此極為重視,為了保證商業興隆,也經常對官店減稅。佔領南京稱吳王時,將官店改名為宣課司,各地官店改為通課司。很明顯,朱元璋希望用統一的政府徵稅機關代替這種半官半商的官店。

官店改名後,朱元璋又先後建立了塌房,塌房就是官方貨棧。各地貨商的貨物在進行儲存時,收取稅錢三十分之一,仲介費三十分之一,存儲費三十分之一。

塌房在英宗正統之前,除了代收商業稅外,尚沒有直接插手經濟活動的明確記載,但正統年間(1436—1449年)開始,塌房直接參與經濟活動的記載逐漸增多。特別是自司禮監太監金英仗著皇帝的寵倖私開塌房開始,皇帝家族(宦官因屬家奴性質,也算做其中)、官員大規模進入貨物仲介領域。

皇店(農業領域則是皇莊)是皇帝親自插手商業經濟的典型。明武宗正德皇帝朱厚照(1506—1521年)在一些文學、影視、戲曲、曲藝作品中往往被塑造為讓人逗樂的皇帝,人們對他往往抱著開心的態度將他視做“活寶”。本文為坐古談今李連利原創,未經本人允許,任何人不得轉載抄襲。然而,對於當時的人們來說他則是“禍害”。這位皇帝什麼都喜歡玩,玩女人、玩鬥鷹駕犬、玩狼蟲虎豹、玩戰爭、玩潛伏,直至玩經濟、玩大政方針、玩國家。怪不得連唐伯虎這樣的人都對他的死歡呼雀躍。

1507年,朱厚照在登基的第二年便在北京永巷開了一間酒館。永巷各位可別以為是在民間,其實永巷就是宮內的一條長廊。這小子親自當跑堂,皇宮裡面的宮女、太監們怎麼能不捧場呢。當然,這一行為中胡鬧成分比較大。但其後的行為可不簡單了。朱厚照以北京為中心,在九門設立了九家皇店,之後在各重要商業稅收重點地區如盧溝橋、河西務、臨清、宣府、大同等,商業中心如揚州、景德鎮等地紛紛開設皇店。

影視劇形象

3.各種特權店對商業的摧殘

皇店除了開展各種利潤較高的貿易外,還在政府稅收之外,對各地商家還可以另加稅賦。為了保障稅收行為不受反抗,還專門在官府之外,建立了另外一隻武裝隊伍。該武裝隊伍還四處遊走,對民間小商小販也不放過。要知道,在明初一般是不對小商小販徵稅的,例如農具之間的買賣,家裡的特產如雞蛋、種的菜等的售賣等,而明武宗則開了極大地壞先例,結果,他為害的人從大中商人擴展到了小商小販。

本來人們以為朱厚照一死皇店就該壽終正寢了,然而,繼任者嘉靖皇帝朱厚熜卻拒絕了首輔楊廷和革皇店、武裝隊伍回歸之前各衛所的建議,繼續開設皇店。當然,他開設皇店也不全是為了自己揮霍,也有充實內帑用於各種外交的考慮。然而,內帑用度劇增的主要原因,是皇帝的無限度的吃喝玩樂。所以,不能因為嘉靖皇帝命令遼東各地的皇店所收的稅收,作為封賞各國使臣、少數民族頭領之用,就將這個主要問題遺忘。內帑如果沒有那麼多奢侈消費,自然不會虧空。

對於皇店在政府稅收外另外徵收的稅收額度,並沒有特別詳細的記載。官方比較明確的記載,就是嘉靖二十四年對於貨船每艘征銀五兩的規定。這個規定,沒有規定船的大小、貨物的多少,所以,稅收如何很難確定。但是,皇店可觀的利潤令人垂涎。店址可以巧取豪奪或由官府選定,店員是公務員、軍人或內宮宦官,本來就有俸祿。因此,成本幾乎可以忽略。

皇帝和中央政府可以這麼辦,那麼其他權力階層的人也同樣可以這麼辦。本文為坐古談今李連利原創,未經本人允許,任何人不得轉載抄襲。因此,一些宗室藩王便打著皇店的名頭開設藩店,一些官員便打著官店的名頭兒開店。更有甚者,就連一些僅僅是有了功名但無職務的秀才也打著各種名義開設各種店鋪,收取小商小販的錢財並要求政府免稅。

如此一來,規模較大的對商人徵稅的就至少有:皇帝開的皇店、中央和地方政府開的官店、藩王開的藩店、文武官員開的官店軍店衛店(錦衣衛)以及正規稅收單位等。這些都是靠特權存在的,因此,它們勢必存在重複徵稅行為。

重複徵稅的結果是什麼?就是高額的稅負。如果說朱元璋父子時代商業稅是貨品的三十分之一,再加上各種腐敗成本等總稅費成本不過十分之一的話,到了武宗、嘉靖時代則可能至少達到了三分之一甚至二分之一。

如果再加上本身貨品的成本、正常的運輸成本、人力成本,商人的利潤能有多少可想而知。那麼,對於這些稅負不交不行嗎?不行?甭說不交稅就是少交稅也不行,因為他們是靠權力建立的。如果說正經的國家稅收他們可能不會太賣力氣,但這些可是給自己的利益徵稅呀,能不賣力嗎?

不交稅或少繳稅的結果是什麼?輕則遭受毆打,重則殺頭。

影視劇形象

“好哇,給我吧!”正德很不在乎的樣子轉交給了王公公。

“奴才榮幸備至呀!”說完,轉身要走。

“哦,對了對了,你得吃碗酒呀!”正德像想起了什麼一樣,說道。

“小人素來不吃酒。”楊公公推辭著。

“不吃酒也行喝碗水吧,不過酒錢得照付。聽明白沒?”正德的意思很明確,我是皇帝,來我的酒館就是不喝酒你這酒錢呀也給我放這裡。

“奴才知道了!”可等楊公公剛一轉身離去,正德皇帝就轉向王公公說道:“這大棗看著不錯呀。你今天下午再給我支個攤子,我要賣棗!”

影視劇形象

2.皇家與民爭利——皇店、官店、藩店、衛店、紳店

朱厚照開的店即是皇店,屬於特權商之一。

明代有各種各樣的特權商,除了朱厚照開的皇店之外,特權商店還有:官店(政府)、藩店(藩王)、衛店(軍隊開的)、紳店(農村等小地方的士紳)等。官店成立時間最早,朱元璋在尚未稱帝時就已經建立。

起初,官店是作為徵稅單位,而且是唯一的徵稅單位。當時,國家尚未統一,農業稅的徵收自然很難。為此,商業稅在朱元璋尚未稱帝時,是財政的主要來源之一。朱元璋對此極為重視,為了保證商業興隆,也經常對官店減稅。佔領南京稱吳王時,將官店改名為宣課司,各地官店改為通課司。很明顯,朱元璋希望用統一的政府徵稅機關代替這種半官半商的官店。

官店改名後,朱元璋又先後建立了塌房,塌房就是官方貨棧。各地貨商的貨物在進行儲存時,收取稅錢三十分之一,仲介費三十分之一,存儲費三十分之一。

塌房在英宗正統之前,除了代收商業稅外,尚沒有直接插手經濟活動的明確記載,但正統年間(1436—1449年)開始,塌房直接參與經濟活動的記載逐漸增多。特別是自司禮監太監金英仗著皇帝的寵倖私開塌房開始,皇帝家族(宦官因屬家奴性質,也算做其中)、官員大規模進入貨物仲介領域。

皇店(農業領域則是皇莊)是皇帝親自插手商業經濟的典型。明武宗正德皇帝朱厚照(1506—1521年)在一些文學、影視、戲曲、曲藝作品中往往被塑造為讓人逗樂的皇帝,人們對他往往抱著開心的態度將他視做“活寶”。本文為坐古談今李連利原創,未經本人允許,任何人不得轉載抄襲。然而,對於當時的人們來說他則是“禍害”。這位皇帝什麼都喜歡玩,玩女人、玩鬥鷹駕犬、玩狼蟲虎豹、玩戰爭、玩潛伏,直至玩經濟、玩大政方針、玩國家。怪不得連唐伯虎這樣的人都對他的死歡呼雀躍。

1507年,朱厚照在登基的第二年便在北京永巷開了一間酒館。永巷各位可別以為是在民間,其實永巷就是宮內的一條長廊。這小子親自當跑堂,皇宮裡面的宮女、太監們怎麼能不捧場呢。當然,這一行為中胡鬧成分比較大。但其後的行為可不簡單了。朱厚照以北京為中心,在九門設立了九家皇店,之後在各重要商業稅收重點地區如盧溝橋、河西務、臨清、宣府、大同等,商業中心如揚州、景德鎮等地紛紛開設皇店。

影視劇形象

3.各種特權店對商業的摧殘

皇店除了開展各種利潤較高的貿易外,還在政府稅收之外,對各地商家還可以另加稅賦。為了保障稅收行為不受反抗,還專門在官府之外,建立了另外一隻武裝隊伍。該武裝隊伍還四處遊走,對民間小商小販也不放過。要知道,在明初一般是不對小商小販徵稅的,例如農具之間的買賣,家裡的特產如雞蛋、種的菜等的售賣等,而明武宗則開了極大地壞先例,結果,他為害的人從大中商人擴展到了小商小販。

本來人們以為朱厚照一死皇店就該壽終正寢了,然而,繼任者嘉靖皇帝朱厚熜卻拒絕了首輔楊廷和革皇店、武裝隊伍回歸之前各衛所的建議,繼續開設皇店。當然,他開設皇店也不全是為了自己揮霍,也有充實內帑用於各種外交的考慮。然而,內帑用度劇增的主要原因,是皇帝的無限度的吃喝玩樂。所以,不能因為嘉靖皇帝命令遼東各地的皇店所收的稅收,作為封賞各國使臣、少數民族頭領之用,就將這個主要問題遺忘。內帑如果沒有那麼多奢侈消費,自然不會虧空。

對於皇店在政府稅收外另外徵收的稅收額度,並沒有特別詳細的記載。官方比較明確的記載,就是嘉靖二十四年對於貨船每艘征銀五兩的規定。這個規定,沒有規定船的大小、貨物的多少,所以,稅收如何很難確定。但是,皇店可觀的利潤令人垂涎。店址可以巧取豪奪或由官府選定,店員是公務員、軍人或內宮宦官,本來就有俸祿。因此,成本幾乎可以忽略。

皇帝和中央政府可以這麼辦,那麼其他權力階層的人也同樣可以這麼辦。本文為坐古談今李連利原創,未經本人允許,任何人不得轉載抄襲。因此,一些宗室藩王便打著皇店的名頭開設藩店,一些官員便打著官店的名頭兒開店。更有甚者,就連一些僅僅是有了功名但無職務的秀才也打著各種名義開設各種店鋪,收取小商小販的錢財並要求政府免稅。

如此一來,規模較大的對商人徵稅的就至少有:皇帝開的皇店、中央和地方政府開的官店、藩王開的藩店、文武官員開的官店軍店衛店(錦衣衛)以及正規稅收單位等。這些都是靠特權存在的,因此,它們勢必存在重複徵稅行為。

重複徵稅的結果是什麼?就是高額的稅負。如果說朱元璋父子時代商業稅是貨品的三十分之一,再加上各種腐敗成本等總稅費成本不過十分之一的話,到了武宗、嘉靖時代則可能至少達到了三分之一甚至二分之一。

如果再加上本身貨品的成本、正常的運輸成本、人力成本,商人的利潤能有多少可想而知。那麼,對於這些稅負不交不行嗎?不行?甭說不交稅就是少交稅也不行,因為他們是靠權力建立的。如果說正經的國家稅收他們可能不會太賣力氣,但這些可是給自己的利益徵稅呀,能不賣力嗎?

不交稅或少繳稅的結果是什麼?輕則遭受毆打,重則殺頭。

影視劇形象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