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讀史11:周夷王烹殺齊哀公也無法挽救西周的命運

以前看歷史劇或者歷史小說, 烹殺這個詞經常出現, 但一般情況下都是威脅而已, 也沒見誰就這麼死了。 (1)楚漢相爭的時候, 項羽抓了劉邦的家眷,

兩軍對壘的時候, 項羽威脅劉邦, 要把劉邦的父親給烹殺了, 劉邦耍無賴說“我爹就是你爹, 煮完之後分點給我吃”, 項羽終究沒有烹殺劉邦老爹。

(2)三國演義, 劉備和吳國翻臉之後, 興兵討伐, 然後在夷陵之戰飲恨敗北, 於白帝城駕崩。 諸葛亮上位之後,

要重新和吳國聯盟, 這個時候派了鄧芝前去, 孫權那邊就先架了油鍋, 威脅鄧芝要給他烹殺了, 但是鄧芝的不畏生死以及辯才, 讓孫權撤了油鍋, 還好好款待, 達成盟約。

對於烹殺, 經常在想, 這麼殘忍的酷刑設立的意義是什麼?好在也沒見誰真的這樣被幹掉。 但周穆王的重孫周夷王就真的這麼做了, 還是把當時一個比較大的諸侯國齊國的君主給烹殺了, 手段不可謂不酷烈。

關於這件事, 史記中記載的是紀國君主向周夷王進讒言陷害齊哀公, 導致周夷王烹殺了齊哀公。 我倒是認為, 周夷王烹殺齊哀公是為了“殺雞儆猴”, 當時周朝在周穆王之後開始走下坡路, “王室衰微, 諸侯或不朝”, 一些異姓諸侯國, 乘國家衰落之際,

便不來朝見進貢, 甚至進攻周王室, 起兵叛逆, 態度十分囂張, 楚國國君熊渠便是其中的代表。 熊渠僭越制度, 仿效周天子, 將其三子分封為王。 這個時候, 周夷王為了重振王室威嚴, 選擇殺雞儆猴, 從異姓諸侯國中挑個大國來做個榜樣, 不巧就挑中了齊國, 直接找了個理由說紀國君主舉報齊哀公怎麼這麼的, 也沒說是什麼罪責就把齊哀公給烹殺了。

但周夷王的努力並沒有挽救西周衰落的命運, 傳到他的重孫周幽王的時候, 西周就滅亡了。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