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在二戰期間,有的日軍士兵戴鋼盔,為何還有戴大簷帽的?

經常看抗戰劇的朋友, 對日軍的裝備肯定不陌生。 在影視劇中, 日軍士兵總是戴著鋼盔, 鋼盔裡面是類似布簾的東西。 但是還有的日軍士兵則戴著大簷帽, 這讓很多人糊塗了, 究竟哪一種才是當時日軍的標準裝備。 其實兩種都沒有錯, 只是使用的時間不一樣而已。

一、在二戰時期, 日軍沒有常服和作訓服的區別

當過兵的朋友都知道, 軍服分為常服、作訓服和禮服等等。 但這是現在的標準, 在二戰期間, 很多國家的軍服都是常服兼作訓服。 日本軍隊的近代化很晚, 日本軍隊起初是按照法國軍隊的標準組建的。 因此, 日軍的軍服和武器全部都是法式的。 通過關於甲午戰爭和日俄戰爭的紀錄片, 我們可以發現, 當時日本軍隊都戴著法式平頂帽, 根本沒有什麼鋼盔的概念。 其實這也不能怪日本軍隊沒見過世面, 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前, 連英國軍隊都沒有普及鋼盔。

世界軍事強國對鋼盔起初並不注重, 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 由於軍隊傷亡嚴重。 隨後, 英法德等國軍隊才陸續普及了鋼盔。 請注意, 當時日本軍隊仍沒有標準的鋼盔, 還是只能戴平頂帽。

在1930年, 也就是裕仁天皇登基的第5年, 日本推出了新式軍服。

由於裕仁天皇的年號是昭和, 因此這種軍服被命名為昭和5式軍服。 昭和5式軍服的主要特點是立領式, 領章上有不同顏色的兵種圖案。 紅領子是步兵、黑領子是憲兵等等。 此外, 昭和5式的肩章是豎著的, 不像現在是橫著的。 不得不說, 昭和5式軍服仍然兼顧了常服和作訓服的作用, 這種軍服比較寬大。 所以說在平時, 士兵們都是只有這一套軍服, 鋼盔和大簷帽的區別是因為場合不同。 昭和5式軍服包括兩種軍帽, 一種是略帽, 另一種就是大簷帽。 在平時, 無論是士兵還是軍官都戴大簷帽。 但是到了戰鬥時期, 則全部都換成略帽。 很多人不知道略帽是什麼, 那種腦後有布簾的帽子就是略帽。

二、日軍的鋼盔其實很不靠譜

在平時, 日軍官兵都戴大簷帽。 到了戰鬥時, 則全部換上略帽。 然後在略帽的外邊, 再加上鋼盔。 這就是和昭和5式軍隊配套使用的30式鋼盔, 日軍鋼盔參照了西方鋼盔的特點。 問題是日本資源匱乏, 在生產的過程中, 盡可能的減少鋼鐵使用量。 因此日軍的鋼盔僅僅解決了有無問題,

戰場防護能力其實很一般。 在很多影視劇中, 日軍士兵戴著鋼盔仍被爆頭。 這一點也是實際存在的, 在近距離作戰時, 日本軍隊的鋼盔確實起不了太大的作用。 30式鋼盔所使用的鋼材也不是很好, 到了東南亞地區就會生銹。 很多日軍士兵都是叫苦連天, 這樣的鋼盔還不如沒有。 後來, 一些日本軍隊將鋼盔外部包上了一層偽裝布, 這總算解決了一點問題。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