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他堪稱貪官外逃的鼻祖 但外逃卻不是為了逃命!

《人民的名義》在第一集就展開了追捕貪官的激烈場面, 最高檢反貪局處長侯亮平來搜查京州市原副市長丁義珍, 但一眨眼的功夫,

丁義珍便潛逃到了美國。 但逃到美國的丁義珍生活過的並不愜意, 和在國內奢侈靡然的官員生活可以說是天壤之別。 而這個貪官的下場可謂讓觀眾大快人心。

縱觀古代史上, 貪官無數, 但你知道貪官外逃的鼻祖是誰嗎?而他出逃的原因又是什麼?是為了保命嗎?

公孫敖堪稱貪官外逃的鼻祖, 他不惜拋妻棄子, 置國家社稷和高官厚祿于不顧, 毅然出逃, 主要的原因卻是為了一個女人, 並且兩次外逃, 最終落了個親情蕩盡, 國人痛恨的下場。

公孫敖, 是春秋時期魯國貴族, 然而就是這麼一位德高望重地位顯赫的高官竟然做出了令後人恥笑的蠢事。

在國君的允許下, 公孫敖從莒國娶來了一位美麗、賢慧的妻子——戴己。 讓他喜出望外的是莒國人又額外送上了戴己的妹妹——聲己。 但好景不長, 若干年後戴己去世。 由於之前與戴己相處十分融洽, 但對聲己卻不冷不熱, 於是公孫敖決定再娶一位莒國女子。 在那個動盪的年代, 美女可謂是戰略的稀缺資源, 莒國自然不會輕易答應。

公孫敖急中生智, 嘴上說是為堂弟襄仲求婚, 實際上另有歹心。 而據莒國人查證, 公孫敖確有一堂弟待娶, 只好同意並約定了迎親的日期。 就在這時, 徐國攻打莒國, 莒國向魯國求救, 公孫敖出使莒國, 借機去“看望”一下“自己堂弟的未婚妻”。 可這一看卻從此改變了他的命運,

使他走上了不歸之路。

《左傳》記載其相親的經過僅僅用了五個字, “登城見之, 美, ”可見, 公孫敖為之傾倒, 並背叛了襄仲。 襄仲得知後, 暴跳如雷, 準備率兵攻打公孫敖, 但迫於種種壓力, 又只能放棄這個想法, 並放棄了美人。 於是, 讓公孫敖把那位莒國的女子送回到了莒國。 但公孫敖怎會放棄本已到手的美人。

在周襄王駕崩之後, 公孫敖趁著魯文公派他帶著弔喪的祭品前往周朝京都之時, 帶著弔喪的東西逃奔莒國去找莒美人私會了。 背叛了自己的國家之後, 肯定是回不去了, 但這個時候, 錢已花光, 公孫敖又開始想家了, 於是托人帶信給自己的兒子, 讓他的兒子幫他向魯文公求一下情, 請求魯文公允許自己回國。

文公與公子遂商量對公孫敖約法三章, 不許參政, 不許議政, 不許亂說亂動。

但就這樣堅持了幾年之後, 公孫敖又對莒美人的思念油然而生。 於是暗中變賣了所有家產, 再次毅然而然地跑到了莒國, 回到了莒美人的身邊。 公孫敖的兒子因為有這樣一個父親決定引咎辭職, 不久之後, 憂急成疾, 撒手而去, 弟弟惠叔承襲爵位。

然而生活總是如此戲劇, 公孫敖聽到兒子去世的消息, 不顧老臉又一次提出回國, 雖然得到許可, 但已經老眼昏花的公孫敖卻死在了回國途中。

貪官之所以外逃, 大抵不過是因為想要保全自己的性命。 而公孫敖卻是因為情人外逃, 而且出逃兩次, 最終卻落得個淒慘的下場, 不禁令人唏噓。

(全文完)

(全文完)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