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宋太祖趙匡胤為什麼要把皇位傳給弟弟而不是傳給兒子?

宋太祖趙匡胤是宋朝歷史上評價最高的皇帝。 其一生最大的貢獻和成就在於重新恢復了華夏地區的統一, 結束了自唐末以來長達近七十年的藩鎮割據混戰局面。 趙匡胤寬仁大度、勤政愛民、嚴於律己、以身作則, 其人格魅力在中國歷代帝王中都算得上數一數二。

北宋開寶九年(976年)11月14日, 趙匡胤突然暴斃。 讓後世百思不解的是, 趙匡胤死後, 皇位不是傳給兒子, 而是由其弟弟趙光義繼承。 這又是怎麼回事呢?

按趙光義的說法, 他們兄弟之間早就有一份“金匱之盟”。 這份盟約是在杜太后(趙匡胤、趙光義的生母)病重時對趙匡胤說, 後周滅亡皆因幼主臨朝, 如果想要大宋江山永固, 趙匡胤死後應當將皇位傳給弟弟趙光義, 待趙光義死後, 再傳給趙匡胤之子。 趙匡胤是個大孝子, 為了讓母親能夠安詳離世, 於是便答應了母親的要求。

但這份所謂的“金匱之盟”疑點重重。

宋太祖在世的時候, 從來沒人聽說過有這麼一份盟約。 而且太祖去世時, 次子趙德昭已25歲, 最小的兒子趙德芳也已經17歲, 完全有能力繼承大統。

趙光義繼位後, 短短幾年時間, 趙匡胤在世的幾個兒子相繼死去。 趙匡胤和趙光義的四弟趙廷美, 也因屢遭貶斥, 憂鬱而死。 這是否可以印證趙光義的心虛呢?

除了疑點重重的“金匱之盟”外, 趙匡胤的突然暴斃也是非常離奇。 根據趙光義自己所說, 他是奉詔進宮議事, 並陪太祖飲酒, 共宿宮中。 隔日清晨, 趙匡胤暴死, 趙光義奉遺詔繼承皇位。 這種說法本身就很不靠譜, 趙匡胤死前, 身體並沒有什麼大的疾病, 一個晚上就突然暴斃, 身邊又只有趙光義一人。 他說自己沒有加害兄長, 你信嗎?

另有史料對這一千古謎案做了記載。 當天夜裡趙匡胤原本想召四子趙德芳進宮議事, 結果被晉王趙光義知曉, 封鎖了消息。 趙光義擅自進入皇帝寢宮, 左右不得聞。 有人遙見得燭光下趙光義時而離席, 有遜避之狀, 又聽見太祖引柱斧戳地,

並大聲說:“好為之”(另有記載說“好做, 好做”)。 當夜, 太祖駕崩, 晉王趙光義繼位。 這一千古謎案, 被後世稱為“燭影斧聲”。

綜上所述, 宋太祖趙匡胤的皇位很可能並不是出於自願傳給弟弟趙光義的。 縱觀中國歷史, 從秦朝到清朝, 凡是皇帝自己有子嗣的,

都奉行的是父死子繼的傳位制度, 從來沒有什麼兄終弟及。 從人之常情考慮, 兄弟再親畢竟也比不上自己親生骨肉, 將皇位傳給弟弟而不傳給兒子, 這從情理上也站不住腳。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