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汽車>正文

絕不是危言聳聽,中國汽車“量”者為王的時代或將劃上句號?

中國有句俗話叫, 君要臣死, 臣不得不死!

又雲, 閻王要你三更死, 誰敢留你到五更。

為人, 難!做汽車人, 更難!在中國做汽車人, 更是難上加難!

當大家眼睛盯著汽車銷量的同時, 很少關注汽車市場背後的東西, 比如汽車產業相關政策。 今天就讓阿貴看車帶大家去看一看中國汽車市場最具“殺傷力”的“大招”。

有一種吃人不吐骨頭的大刀闊斧式“改革”

如果說過去黃金十年, 汽車行業為中國經濟發展立下汗馬功勞,

與房地產業一起支撐起了中國經濟的半壁江山。 那麼時至今日, 所謂的“兔死狗烹”, 汽車行業也一樣。 因為它已經逐漸成為各界詬病的“冤大頭”行業, 空氣污染、霧霾嚴重、行人安全等, 隨便拿一條出來都足以“殺之以儆效尤”。

果然, 政府出手了, 2016年第三季度工信部發佈了《企業平均燃料消耗量與新能源汽車積分並行管理暫行辦法(徵求意見稿)》, 對在中國境內銷售乘用車的企業的平均燃料消耗量和新能源乘用車生產情況進行管理, 實現平均燃料消耗與新能源汽車積分並行管理, 朝汽車產業揮下了一記重拳。

與其配套的後招為國務院發佈的《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 明確了中國汽車節能標準的整體目標:2020 年乘用車新車平均燃料消耗量達到5.0 L/100km, 2025年乘用車新車平均燃料消耗量達到4.0 L/100km。

一般來說, 一個政策的出臺無非會導致兩個結果:一是趁政策實施的真空期,

盡可能地提升銷量, 做最後一搏, 這是目前整個汽車行業的普遍看法, 也是普遍做法;一是無法達成目標, 那麼就只有慢慢退出, 這一點在整車企業表現不是很明顯, 但是在汽車後市場已經逐漸顯現, Autobacs——日本最大的汽車修配連鎖企業, 2016年已經開始著手準備退出中國市場了。

從資料看,過去的2016年可以說是中國汽車產業蓬勃發展的一年,但是,“改革政策”也在2016年為整個汽車行業埋下了定時炸彈。換句話說,2016年也可能是中國汽車產業“量者為王”時代終結的伊始之年。

有一種人為掐斷“量”者為王的黃金時代

春江水暖鴨先知!總是有一些企業會先人一步,聞風而動。早在2015年7月11日,長城汽車定增168億元資金打造新能源汽車產業鏈;7月22日,江淮汽車募集資金45億元,全部用於新能源乘用車及零部件研發; 7月23日,比亞迪募集資金150億元用於加強新能源汽車研發和產業鏈佈局。在更早時,長安、北汽、上汽、廣汽等也紛紛推出企業的新能源車戰略。

這也從另外一個側面反映出很多時候,企業的轉型,不為別的,就是為了滿足平均油耗限值的要求。因為,離2020年已經不到三年了,留給企業的時間也確實不是很多了。

遠的來看,傳統的燃油汽車總量必然將陸續減少,就拿目前最為火熱的SUV領域,不得不面臨著降低企業平均油耗限值的窘境,或者說,也許2017年正是SUV市場迴光返照的最後狂歡。

不出意外,從現在開始一直到2020年,新能源車將會是汽車產業的重頭戲。按照《中國製造2025》規劃,到2020年,自主品牌純電動和插電式新能源汽車年銷量突破100萬輛,在國內市場占70%以上;到2025年,與國際先進水準同步的新能源汽車年銷量300萬輛,在國內市場占80%以上。

這也就是說,誰能率先實現5.0升/百公里燃油消耗限值,誰就可以掌握先機。與其讓政策推著自己跑,不如主動出擊,率先示範。事實上,不論是傳統高效動力還是新能源車,都蘊含著巨大的機會,而機會是留給有準備的企業。

對於中國車企來說,不應把滿足燃油消耗限值作為一種負擔,而應將其作為對自身技術的檢驗,在其基礎上不斷挑戰新的目標。企業的成長必須依靠創新來驅動,這才是成就中國品牌的唯一路徑。然而,2017年1-2月的市場形勢已告訴我們,銷量還是繼續上漲的,特別是SUV銷量更是持續火爆,但這卻令阿貴看車不得不對未來汽車產業的發展充滿憂慮。

克勞塞維茨在《戰爭論》中如此表述:在野蠻民族中,來自感情的意圖是主要的;在文明民族中,來自理智的意圖是主要的,但是這種差別並不是野蠻和文明本身決定的,而是當時社會的狀態、制度決定的。因此,政策的出臺,是一種偶然,更多的是必然。

但願這不是真正的“迴光返照”;

但願“量”者為王時代的句號不是正朝我們走來;

但願我們的汽車行業,未來繼續高歌猛進。

政策層面的示範性效應已開始顯現?那麼,該政策對目前蓬勃發展的SUV市場將帶來什麼影響呢?請看官們靜候阿貴看車下一篇《政策棍棒之下的SUV市場該何去何從?》。

文/花心蘿蔔

從資料看,過去的2016年可以說是中國汽車產業蓬勃發展的一年,但是,“改革政策”也在2016年為整個汽車行業埋下了定時炸彈。換句話說,2016年也可能是中國汽車產業“量者為王”時代終結的伊始之年。

有一種人為掐斷“量”者為王的黃金時代

春江水暖鴨先知!總是有一些企業會先人一步,聞風而動。早在2015年7月11日,長城汽車定增168億元資金打造新能源汽車產業鏈;7月22日,江淮汽車募集資金45億元,全部用於新能源乘用車及零部件研發; 7月23日,比亞迪募集資金150億元用於加強新能源汽車研發和產業鏈佈局。在更早時,長安、北汽、上汽、廣汽等也紛紛推出企業的新能源車戰略。

這也從另外一個側面反映出很多時候,企業的轉型,不為別的,就是為了滿足平均油耗限值的要求。因為,離2020年已經不到三年了,留給企業的時間也確實不是很多了。

遠的來看,傳統的燃油汽車總量必然將陸續減少,就拿目前最為火熱的SUV領域,不得不面臨著降低企業平均油耗限值的窘境,或者說,也許2017年正是SUV市場迴光返照的最後狂歡。

不出意外,從現在開始一直到2020年,新能源車將會是汽車產業的重頭戲。按照《中國製造2025》規劃,到2020年,自主品牌純電動和插電式新能源汽車年銷量突破100萬輛,在國內市場占70%以上;到2025年,與國際先進水準同步的新能源汽車年銷量300萬輛,在國內市場占80%以上。

這也就是說,誰能率先實現5.0升/百公里燃油消耗限值,誰就可以掌握先機。與其讓政策推著自己跑,不如主動出擊,率先示範。事實上,不論是傳統高效動力還是新能源車,都蘊含著巨大的機會,而機會是留給有準備的企業。

對於中國車企來說,不應把滿足燃油消耗限值作為一種負擔,而應將其作為對自身技術的檢驗,在其基礎上不斷挑戰新的目標。企業的成長必須依靠創新來驅動,這才是成就中國品牌的唯一路徑。然而,2017年1-2月的市場形勢已告訴我們,銷量還是繼續上漲的,特別是SUV銷量更是持續火爆,但這卻令阿貴看車不得不對未來汽車產業的發展充滿憂慮。

克勞塞維茨在《戰爭論》中如此表述:在野蠻民族中,來自感情的意圖是主要的;在文明民族中,來自理智的意圖是主要的,但是這種差別並不是野蠻和文明本身決定的,而是當時社會的狀態、制度決定的。因此,政策的出臺,是一種偶然,更多的是必然。

但願這不是真正的“迴光返照”;

但願“量”者為王時代的句號不是正朝我們走來;

但願我們的汽車行業,未來繼續高歌猛進。

政策層面的示範性效應已開始顯現?那麼,該政策對目前蓬勃發展的SUV市場將帶來什麼影響呢?請看官們靜候阿貴看車下一篇《政策棍棒之下的SUV市場該何去何從?》。

文/花心蘿蔔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