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古越諸暨行探秘西施故里

中國古代四大美女, 即西施、王昭君、貂蟬、楊玉環 。

閉月羞花之貌, 沉魚落雁之容。 其中為首的“沉魚”, 講的是西施浣紗的故事。 而這為首, 也可見西施在四大美女中無可比擬的第一美女的地位。

古越諸暨, 浣紗溪畔。 有一女, 名西施。 貌若天仙, 增半分嫌腴, 減半分則瘦。 人皆羨之, 更有甚者“東施效顰”。 古人愛美之心與之現代不相上下, 可想見當時欽慕西施者應當也是十裡八鄉爭相看望。

這份美貌與勤勞是上天賜予她的禮物, 但也是磨難。 如若只是普通女子, 漂亮一些大概以後會繼續湖畔浣紗相夫教子, 而不是被越王相中送給吳王, 成為吳國人口中的紅顏禍水。

西施成了滅國女子, 就像歷史上無數個滅國王朝總有“女色王國”的藉口那樣。

崔道融《西施灘》雲:“宰嚭亡吳國, 西施陷惡名。 浣紗春水急, 似有不平聲。 ”

她的結局雖不是四大美女中最淒慘的, 但卻是最撲朔迷離的。 在那個動盪年代, 到底是被範蠡所救從此泛舟湖上, 還是被吳人沉江?沒人知道, 只有她的美麗故事千年流傳。

在如今的諸暨人心中, 西施早已成為了“保護神”, 被人們成為“西施娘娘”, 就像“媽祖”對於福建廣東人心目中的地位一樣神聖。

人們為了歌頌、紀念她, 還為她在浣紗溪畔修建了“西施殿”, 每天來往參觀者絡繹不絕。 甚至有外國友人專門跑到諸暨城南的苧蘿山下為祭拜她而來。

西施浣紗、東施效顰以及更多的佳話故事也早已深入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中。她早已不只是一個古代美女,更多的是一種精神、一種文化。

西施與範蠡的淒美愛情被後人傳為佳話。她與范蠡,範蠡與她,他們之間的愛情,到底是利用多一些還真的是愛慕多一些,總是讓人十分好奇。愛慕總是有的,但我總覺得在那個戰火紛飛的年代,家國已然不保兒女私情這些事情在他們心目中應該不會留存太久。

不管後世對西施評價如何,就算用現代眼光來看她的所作所為也早已經超越本身價值。她只是一個浣紗女子,為了愛情,為了國家,放棄所有甘願成為武器。她可能想過放棄,她也會有承受不住艱辛的時候,但是她堅持了下來。歷史總是輕易忽略女子對社會的貢獻和影響,對她們最多的評價也是“紅顏禍水”,而貢獻終究是會被人所紀念和歌頌的。

不過我倒希望她只是浣紗溪畔一個普通女子,只留一點美貌與智慧,長大後嫁與良人,浣紗捕魚相伴一生……

附言:文內圖片拍攝地點為浙江諸暨西施故里

本文圖文版權由世界美景所有,非授權不得隨意使用。

西施浣紗、東施效顰以及更多的佳話故事也早已深入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中。她早已不只是一個古代美女,更多的是一種精神、一種文化。

西施與範蠡的淒美愛情被後人傳為佳話。她與范蠡,範蠡與她,他們之間的愛情,到底是利用多一些還真的是愛慕多一些,總是讓人十分好奇。愛慕總是有的,但我總覺得在那個戰火紛飛的年代,家國已然不保兒女私情這些事情在他們心目中應該不會留存太久。

不管後世對西施評價如何,就算用現代眼光來看她的所作所為也早已經超越本身價值。她只是一個浣紗女子,為了愛情,為了國家,放棄所有甘願成為武器。她可能想過放棄,她也會有承受不住艱辛的時候,但是她堅持了下來。歷史總是輕易忽略女子對社會的貢獻和影響,對她們最多的評價也是“紅顏禍水”,而貢獻終究是會被人所紀念和歌頌的。

不過我倒希望她只是浣紗溪畔一個普通女子,只留一點美貌與智慧,長大後嫁與良人,浣紗捕魚相伴一生……

附言:文內圖片拍攝地點為浙江諸暨西施故里

本文圖文版權由世界美景所有,非授權不得隨意使用。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