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大人為什麼要讀童書?

不久前, 在一次採訪中, 我聽到一個“媽商”的概念, 大致是指一個人當媽媽的智商和情商, 其中有天分與個性, 也有自我修煉的成分, 有愛的能力, 也有與孩子相處的智慧。

我一直都屬於“媽商”比較低的那種人。 我很愛我的孩子, 但很多時候, 我都覺得他像一個陌生的物種。 他的喜怒哀樂, 常常來的毫無緣由。 我也經常被他的情緒所左右, 前一分鐘還沉醉在他可愛的一顰一笑中, 下一分鐘就雞飛狗跳, 只恨深陷牢籠, 不得翻身。

兩年前, 在挫折感很深的時候, 我曾經請教過一位兒童教育專家, 她的回答是:“因為你3歲的孩子發脾氣,

會觸發你自己3歲時未曾解決的情緒, 或者未經治療的創傷。 ”

按照她的理論, 我們每個人在童年時代多多少少都受過情感上的傷害, 比如憤怒、恐懼、失望, 如果這些傷害在當時沒有得到及時的關照或撫慰, 就會暫時被壓抑下來, 深藏在某個隱形的情感包袱裡, 成為我們人格的一部分。 成年後, 每當情緒動盪時, 這些受傷經歷就會從情感包袱裡被釋放出來, 佔據主導地位。

“孩子具有某種神秘的力量, 可以幫助我們尋找創傷的位置, 讓我們回憶起昔日的恐懼和憤怒。 當孩子激怒我們的時候, 往往是觸到了我們潛意識深處的痛處, 這是他在提醒你童年時代沒有解決的問題。 ”

那是我最早開始意識到我自己內心深處原來還住著一個孩子。 對我而言, “她”恐怕是一個更陌生的物種。

大概就是從那時起, 我開始閱讀童書, 也寫一些閱讀的心得, 作為我與小蟲不斷靠近的方式, 也作為與那個三十多年前的自己不斷靠近的方式。 後來寫的多了, 就成了這樣一本評論集。

如果說, 這本集子有什麼特別之處, 大概就在於它主要是基於採訪而寫成的。 在過去兩年, 我密集的採訪了很多童書作家, 與他們聊他們的童年, 他們對孩子, 對童年, 對成長、對世界的看法。

我發現, 他們大都有一種獨特的天賦:與自己的童年保持聯繫, 他們仍然記得做小孩是什麼感覺, 因而對他們抱有特殊的同情和理解。 以至於他們在創作的時候, 可以以一種“兒童式的感知方式”書寫、繪畫。 比如美國圖畫書作家莫里斯•桑達克曾說, “如果說我有什麼不同尋常的才華, 那絕不是我比別人畫的好, 而是我能記得別人早已忘卻的事情:童年時代某個特定瞬間的聲音、感覺與圖像, 以及其中的情感質地。 ”

▲《阿莫的生病日》

多年前, 我們的老主編就說我缺少一個大記者應有的尖銳和攻擊性。 我曾經試圖改變自己, 但後來才發現, 這是天性使然, 強求不來。 我從小就不是一個激烈的人, 不善交際, 更缺乏急智, 只是年輕時被媒體的幻象所迷惑, 才誤入山門。 在多年的尋找、碰壁、再尋找之後,

我發現自己被有意無意的培養成了一個“研究型”的記者, 我的採訪物件漸漸從一些古怪的年輕人變成了象牙塔里的學者、研究人員, 需要進行大量資料的梳理與採訪, 但求解的過程也相對純粹。 即便如此, 對於這個職業的粗暴與淺薄之處, 我仍有許多心虛與不安——我們總指望能在最短的時間內進入一個陌生的領域, 將別人耗費大量時間與心血累積的知識, 以最簡單的方式打包呈現在讀者面前。

在與這些童書作家的採訪過程中, 我才發現一種職業生涯中從未真正體驗過的自在之感——一來, 是因為這些作家的純粹與坦誠, 二來, 也是因為突然卸下了知識的重負, 我發現自己可以更真實的面對很多問題。

這與我的閱讀體驗是一樣的:最好的童書,並不是人生的簡化版本,而是以一種極致的優雅與簡單處理生命中極為複雜的問題,如愛、孤獨、失去、生命的迴圈。無論4歲,還是40歲,我們都在處理同樣的問題。即使有一天,當我們垂垂老去,仍然會像孩子一樣受傷、憤怒、受挫折。說到底,是誰在童年和成年之間劃上一條界線呢?

▲《今天我感覺……》

在寫給24歲的兒子的信中,英國詩人泰德•休斯曾對所謂“內在的兒童”有過一番非常動人的描述,大致總結如下:

每個人的內心深處都有一個小孩,那是我們心中唯一真實的東西,是我們的人性,是我們的靈魂,是一切可能的魔法與啟示的中心。

對大部分人而言,在成長的過程中,正是為了保護這個“孩子”,我們構建起一個“第二自我”來應對外部世界的衝擊。那是我們展示給世界看的面孔。至於那個“內在的小孩”,它在被小心翼翼的保護起來的同時,也從此與我們的人生隔絕了。我們從不曾讓他參與到自己的生活,承擔生活的責任,因此也從未讓他真正的活過。這就是大部分人的“內在兒童”。

只有當人生真正的風雨到來,某種普遍性的危機、無助或者孤獨襲來時,第二自我潰不成軍,“內心的小孩”才被推到前線——毫無準備,帶著童年時代所有的恐懼與不安。但這樣的時刻正是它想要的時刻,也是它復活的地方——哪怕被淹沒、被迷惑、被傷害,但也是它召喚自身資源的時刻——真正內在的“資源”,一種真正生物性的能力,去應對,去利用,去享受。

是的,我們今天很多的痛苦、無助、孤獨,以及人生的危機,也許都來自一個我們意想不到的角落:是我們內心的那個孩子在受苦。

所以,對我而言,閱讀童書的過程,就是重新構建那個“內心的兒童”的過程。——一點點學著像孩子一樣思考、感受、理解,一點點學著將孩童的心智重新運用到成年人複雜的生活中,培育它,給它力量,而不再隱藏它。

比如,讀《十四隻老鼠》系列,我學會了如何欣賞兒童目光的詩意之處,發現“每一片葉子都有不同的表情”。

讀《小熊學校》,我學著欣賞一個孩子日常生活中小小的,隨處可見的幸福——只要你願意睜開眼睛去觀察,那種幸福裡仿佛天然藏著魔法的火花。

在《野獸國》中,我追隨桑達克的目光,去看一個人童年時代真實而強烈的掙扎,那些被壓制的,或者無從表達的,對於自己,對於所愛的人的焦慮、恐懼、憤怒。

讀《親愛的小魚》,我意識到一個人成年人視之為“理所當然”的世界的荒謬之處,以及孩子的心靈中那些“不可能的世界”中所蘊含的真相。我也理解了一個老人為什麼要為他的每一個故事都安排一個幸福的結尾——不是因為他不懂人間的傷痛,而是因為經歷過了傷痛與真相之後,他仍然想告訴孩子們,“溫柔本是一件簡單的事情”。

讀《孩子來提問,大師來回答》,我學著欣賞孩子無休止的提問,以及這種提問背後的原力與初心:我們為什麼會哭?夢是怎麼產生的?人從哪兒學會了數數?我的腦子那麼小,如何能存下那麼多的資訊?人放屁為什麼挺可笑的?為什麼所有的雪花都不同?冰有味道嗎?為什麼蝴蝶飛起來的樣子好像是漫無目的的?我的金魚認識我嗎?還有更妙的——如果一頭奶牛一整年不放屁,然後放一個大大的屁,它會飛進太空嗎?

最重要的是,在這些童書裡,我學會了再次以驚奇的目光打量世界。人到中年,我們大都已經接受了這樣的現實——世界並不在乎我們的意志與願望。在很小的時候感受到的新奇可能還會在某些時刻再度出現:美妙的樂曲、迷人的風景、新的愛情故事、生孩子,這些事情都會再次激發新奇之感。但這樣的時刻只是迴響,而且很少出現。這樣的時刻讓我們心懷感激,同時又滿心惆悵,因為不管多微弱,它們讓你想起,在過去某一個階段,這樣的時刻多的不得了,好像充滿了整個世界——也許是冬天夜空的繁星;也許是第一次在海灘邊,眺望大海,手中抓起數不勝數的沙子;也許是颱風來的那個夜晚,聽著外面大風大雨,鬼哭狼嚎,房子仿佛隨時要被吹到天上去,讓你驚歎這樣狂暴的自然之力到底來自何方?而童書中,充滿了這樣的時刻。

在此過程中,我的孩子就像那位來自B612星球的小王子——正是他的執著追問喚醒了飛行員心中沉睡的童年,讓他最終拋掉了成人世俗化的認知,回歸到童年本真,並最終找到了自己隱匿己久的童年夢想。

這與我的閱讀體驗是一樣的:最好的童書,並不是人生的簡化版本,而是以一種極致的優雅與簡單處理生命中極為複雜的問題,如愛、孤獨、失去、生命的迴圈。無論4歲,還是40歲,我們都在處理同樣的問題。即使有一天,當我們垂垂老去,仍然會像孩子一樣受傷、憤怒、受挫折。說到底,是誰在童年和成年之間劃上一條界線呢?

▲《今天我感覺……》

在寫給24歲的兒子的信中,英國詩人泰德•休斯曾對所謂“內在的兒童”有過一番非常動人的描述,大致總結如下:

每個人的內心深處都有一個小孩,那是我們心中唯一真實的東西,是我們的人性,是我們的靈魂,是一切可能的魔法與啟示的中心。

對大部分人而言,在成長的過程中,正是為了保護這個“孩子”,我們構建起一個“第二自我”來應對外部世界的衝擊。那是我們展示給世界看的面孔。至於那個“內在的小孩”,它在被小心翼翼的保護起來的同時,也從此與我們的人生隔絕了。我們從不曾讓他參與到自己的生活,承擔生活的責任,因此也從未讓他真正的活過。這就是大部分人的“內在兒童”。

只有當人生真正的風雨到來,某種普遍性的危機、無助或者孤獨襲來時,第二自我潰不成軍,“內心的小孩”才被推到前線——毫無準備,帶著童年時代所有的恐懼與不安。但這樣的時刻正是它想要的時刻,也是它復活的地方——哪怕被淹沒、被迷惑、被傷害,但也是它召喚自身資源的時刻——真正內在的“資源”,一種真正生物性的能力,去應對,去利用,去享受。

是的,我們今天很多的痛苦、無助、孤獨,以及人生的危機,也許都來自一個我們意想不到的角落:是我們內心的那個孩子在受苦。

所以,對我而言,閱讀童書的過程,就是重新構建那個“內心的兒童”的過程。——一點點學著像孩子一樣思考、感受、理解,一點點學著將孩童的心智重新運用到成年人複雜的生活中,培育它,給它力量,而不再隱藏它。

比如,讀《十四隻老鼠》系列,我學會了如何欣賞兒童目光的詩意之處,發現“每一片葉子都有不同的表情”。

讀《小熊學校》,我學著欣賞一個孩子日常生活中小小的,隨處可見的幸福——只要你願意睜開眼睛去觀察,那種幸福裡仿佛天然藏著魔法的火花。

在《野獸國》中,我追隨桑達克的目光,去看一個人童年時代真實而強烈的掙扎,那些被壓制的,或者無從表達的,對於自己,對於所愛的人的焦慮、恐懼、憤怒。

讀《親愛的小魚》,我意識到一個人成年人視之為“理所當然”的世界的荒謬之處,以及孩子的心靈中那些“不可能的世界”中所蘊含的真相。我也理解了一個老人為什麼要為他的每一個故事都安排一個幸福的結尾——不是因為他不懂人間的傷痛,而是因為經歷過了傷痛與真相之後,他仍然想告訴孩子們,“溫柔本是一件簡單的事情”。

讀《孩子來提問,大師來回答》,我學著欣賞孩子無休止的提問,以及這種提問背後的原力與初心:我們為什麼會哭?夢是怎麼產生的?人從哪兒學會了數數?我的腦子那麼小,如何能存下那麼多的資訊?人放屁為什麼挺可笑的?為什麼所有的雪花都不同?冰有味道嗎?為什麼蝴蝶飛起來的樣子好像是漫無目的的?我的金魚認識我嗎?還有更妙的——如果一頭奶牛一整年不放屁,然後放一個大大的屁,它會飛進太空嗎?

最重要的是,在這些童書裡,我學會了再次以驚奇的目光打量世界。人到中年,我們大都已經接受了這樣的現實——世界並不在乎我們的意志與願望。在很小的時候感受到的新奇可能還會在某些時刻再度出現:美妙的樂曲、迷人的風景、新的愛情故事、生孩子,這些事情都會再次激發新奇之感。但這樣的時刻只是迴響,而且很少出現。這樣的時刻讓我們心懷感激,同時又滿心惆悵,因為不管多微弱,它們讓你想起,在過去某一個階段,這樣的時刻多的不得了,好像充滿了整個世界——也許是冬天夜空的繁星;也許是第一次在海灘邊,眺望大海,手中抓起數不勝數的沙子;也許是颱風來的那個夜晚,聽著外面大風大雨,鬼哭狼嚎,房子仿佛隨時要被吹到天上去,讓你驚歎這樣狂暴的自然之力到底來自何方?而童書中,充滿了這樣的時刻。

在此過程中,我的孩子就像那位來自B612星球的小王子——正是他的執著追問喚醒了飛行員心中沉睡的童年,讓他最終拋掉了成人世俗化的認知,回歸到童年本真,並最終找到了自己隱匿己久的童年夢想。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