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手足口病高發期 爸媽一定要預防

4月以來, 各地手足口病陸續進入高發期。 在高發期如何才能讓寶寶遠離手足口病?讓我們先來瞭解一下手足口病到底是怎麼一回事?看看我們應該怎麼預防?

什麼是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由腸道病毒引起的一種常見的具有高度傳染性的發疹性疾病。 多發生于學齡前兒童, 特別3歲以下的幼兒發病率最高, 跟孩子機體的免疫力和抵抗力有關。 一般3—4月逐漸增多, 5~7月達到高峰。

症狀:

初期高熱, 體溫會在38℃~40℃之間;

很快出現咽部紅點樣皰疹, 並繼發出現手、腳掌面紅疹, 還可發現肛門周圍紅點;

3-5天體溫會降至正常, 但咽部皰疹會破潰, 引起吞咽疼痛, 進食水障礙;

可能伴有厭食, 咳嗽, 流鼻涕等症狀。

易感人群:5歲及以下的兒童。

感染途徑:消化系統、呼吸系統、接觸性感染。 傳播方式多樣, 以通過人群密切接觸傳播為主。 病毒可通過唾液、皰疹液、糞便等污染的手、毛巾、牙杯、玩具、食具以及床上用品、內衣服等引起間接接觸傳播。

一般情況, 手足口病潛伏期一般為2-7天, 很多的家長只有當孩子的手心、腳心、口腔出現皰疹了才會意識到孩子可能患上了手足口病。 其實, 手足口病是有早期信號的, 如幼兒哭鬧次數增多、口水增多、飲食不正常、食欲下降、拒食、易驚等;大一點的孩子出現嗜睡、嘔吐、頭痛、手抖、腳抖、走不穩等情況。 高燒39℃以上, 且持續三天不退。 建議家長們要密切觀察孩子的情況, 以便早起發現、早起診斷。

手足口病高發期, 做好預防工作很關鍵:

1、教育孩子養成良好個人衛生習慣, 勤洗手, 不喝生水, 不食生、冷、不潔食物。

2、儘量少帶孩子到擁擠的公共場所, 避免和手足口病患兒接觸。

3、保持居家、教室等場所衛生,

經常通風換氣。

4、定期對玩具、餐具、水杯、毛巾等兒童常用物品進行清洗消毒, 減少感染機會。

5、流行期間每天晨起檢查孩子皮膚(主要是手心、腳心)和口腔有沒有異常, 注意孩子體溫的變化, 如果孩子出現皮疹、發熱等症狀, 要及時就診。

6、接種疫苗

疫苗接種是預防手足口病最有效的措施。

2015年12月, 國內已有針對手足口病EV71病毒的疫苗批准註冊生產, 為全球範圍內最先獲得國家許可的手足口病疫苗。 媽媽們可以根據寶寶月齡和實際情況, 選擇進行接種。

特別注意的是, 家長本身也可能會傳染手足口病給寶寶。 因為大人的免疫力強, 症狀也較輕, 一般只是手足出現皰疹不會發燒, 甚至沒有任何症狀的攜帶,

但是通過與寶寶的親密接觸便會傳染給孩子。 在手足口病的高發期, 家長從外面回來, 最好先洗過手, 尤其是接觸寶寶的食物前一定要洗手。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