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科技>正文

錯過了移動互聯網的百度,可以在自動駕駛時代東山再起嗎?

如果要評選過去這一年中, 誰在創投界最有影響力, 那我必須投自行車一票。 兩個輪子一個軸, 讓創投圈維護住了表面的繁榮, 也將一位被譽為最有權勢的微軟副總裁陸奇送進了百度。

// 歡迎陸奇

李彥宏在歡迎陸奇到來的內部公開信裡寫道, 百度正在經歷一場深刻的變革, 而陸奇博士的加入將是重要的一步。 有多重要呢, 陸奇是百度成立 17 年以來權力最高的職業經理人, 李彥宏在自己和眾位元得力幹將之間, 硬生生插入了一個全新的職位, 交給了陸奇。

有消息稱, 陸奇是帶著未竟的心願離開微軟的, 陸奇在任微軟期間, 想要收購一家以辦公溝通產品為主的公司 Slack , 沒有成功。 在他離開微軟之後, 微軟成立了 5000 多人的人工智慧團隊, 大部分成員都抽調自陸奇原來的團隊。 在接受媒體採訪時, 陸奇反復提到, 未來人機交互的方式將從圖形過渡到對話,

這將是一個全新的生態環境。

生態這個詞, 已經被過度開發了, 但它要不是行業巨頭提起, 真的毫無意義。 大公司的首要任務並不是具體的產品, 而是永遠在找下一代平臺, 在當下, 大家都默契地認為, 下一個平臺將會是軟硬體結合的人工智慧平臺。

亞馬遜專攻語音, 做了 Alexa, 搶佔了語音界的安卓地位, 大家就把剩下的關注度, 聚焦到了自動駕駛身上。 如果帶不出下一個平臺級的項目, 做再高級別的職業經理人又有什麼意思呢。 李彥宏在挖陸奇時, 陸奇肯定在百度身上找到了自己復活的野心。

// Road Hackers 是你們的, Apollo 是我的

陸奇到百度三個多月, 業務重心很明確地落點在了人工智慧和自動駕駛上。 陸奇在自動駕駛上幹的第一件事,

就是整頓內部資源, 合併了原來自動駕駛事業部(L4)、智慧汽車事業部(L3)和車聯網業務(Car Life etc. )三個事業部, 成立了智慧駕駛事業群組(IDG), 自己親自掛帥總經理。 在這之後, 原百度首席科學家吳恩達, 原自動駕駛事業部總經理王勁相繼離職。

緊接著, 4 月 19 日,

陸奇帶著資源梳理後的成果來到上海車展, 開了一場低調的新聞發佈會, 公開了百度 Apollo 計畫, 意指登月。 陸奇在發言中稱, Apollo 計畫不僅包括軟體平臺, 還包括硬體平臺, 是一套軟硬結合的解決方案, 同時, 百度還會將自己最成熟的安全技術提供給 Apollo 計畫, 為其賦能。 陸奇形容這在自動駕駛行業發展過程中是一個里程碑。

事實上, 很多人都忽略了一個消息, 早在今年 1 月份 CES 展上百度就公開了一個叫做 Road Hackers 的計畫, 這是一個端到端(End to End)的自動駕駛開放平臺, 當時, 陸奇還未進入百度, 出席活動的是百度智慧汽車事業部 HMI & 生態總經理張輝。 張輝在演講中說到, 他們想做一個生態, 基於這個生態把端到端(End to End)的自動駕駛在中國發揚光大。

自動駕駛領域有兩個技術流派, 一種是目前大量使用的機器人技術, 比如曾和特斯拉合作的 Mobileye 主要用的這套演算法, 另外一種就是端到端(End to End)的人工智慧技術, 最出名的應用就是著名駭客George Hotz做的自動駕駛產品 Comma One。

這兩種技術一直在融合發展, 並沒有非此即彼的關係, 比如特斯拉就在 Mobileye 方案背後安裝了自己的 DNN(注:深度神經網路,人工智慧的應用基礎),Mobileye 在前臺解決日常的輔助駕駛需求,DNN 在後臺跑車輛上的資料。特斯拉與 Mobileye 不再合作之後,將 DNN 的資料取出,放在了第二代 Autopilot 上。

端到端(End to End)的這套人工智慧演算法,從輸入到輸出,裡面完全是黑盒子,指向的是完全無人駕駛的路徑。張輝承認這套演算法不是百度首創,然而張輝所在的智慧汽車事業部才從 L3 事業部改名而來,難道要劍指 L4 或者 L5 了?這個開放平臺的背後似乎有一些內部角力,就像大家也說不清楚,為什麼 L4 事業部自己做高精度地圖,而不是交給從百度地圖孵化出來的 L3 團隊。

張輝在 1 月份的演講中說到他們會開源一萬公里的自動駕駛資料。這是什麼概念呢。去年 10 月份的時候,Google 就公佈了他們的無人車行駛里程突破 300 萬公里,當時特斯拉也公開宣佈他們第一代的 Autopilot 硬體就收集了 20 億公里的資料,其中 5 億公里是 Autopilot 開啟狀態下跑出的資料。百度的這部分資料,和這兩家比起來,都不是一個數量級的。

// 自動駕駛到底誰說了算

百度發佈了 Apollo 計畫之後,我採訪了一個主機廠相關業務的負責人,想聽聽他的看法。他對此說到,這沒什麼好評價的,你找 Google ,Google 也是非常歡迎的,他們的技術全都可以開放,只是 Google 沒有開發佈會說而已。我追問,那你覺得百度有什麼優勢。令人遺憾的是,他說,nothing 。這話有點狠,但確實是原話。

我不知道那些將百度的 Apollo 計畫比作安卓的人怎麼想的。安卓誕生之前,蘋果發佈了第一代 iPhone ,Google 看到了未來變化的趨勢,回去加班加點做出了安卓系統,借 HTC 之力推了起來。當時,大部分的手機廠商都不具備獨立的系統開發能力。

而現在,自動駕駛遠遠沒到量產的時候,資料流程量入口掌握在車企手裡,控制技術掌握在 Tier1 手裡,演算法大家都差不多,硬體大家都差不多,你花重金建團隊,車子的配置都用最好最貴的,難道就能稱雄了。當然,百度自己沒有這麼說,這話是別人說的。

百度這次發佈會無疑還是成功的,宣傳價值達到了,但宣傳價值自然是遠大於實際價值。有人說,百度人工智慧這盤棋,都是 PR 出來的,這話不好,你讓那些兢兢業業加班加點的碼農們心裡怎麼想,道路雖然漫長,但是我們也在努力啊。但百度的公關確實是不甘寂寞,搜索百度自動駕駛相關的新聞,可以看到百度牽手的每一家車企,也可以看到百度在自動駕駛路上的每一個階段性成果。

自動駕駛還有多長的路要走,誰也說不清楚。這其中最大的阻力,到底是來自于技術,道德,還是利益?

大家很少談利益。拋開人工智慧的這套演算法,傳統的機器人領域的這套技術,難道是現在才開始發展起來的嗎?自動駕駛背後,難道沒有 Autopilot 鋪天蓋地宣傳的影響嗎?

業內還傳出百度要以 1 億美金投資蔚來汽車,這個消息最早由騰訊財經爆料出來,但是李彥宏在接受彭博社採訪時,親口否認了這個消息,並透露時機成熟時,百度會考慮分拆自動駕駛汽車部門。雖然上海車展的蔚來展臺上,擺了六位大佬的定製版 EP9 ,沒有李彥宏的,但在百度 Apollo 計畫的新聞通稿裡,蔚來汽車創始人李斌是站了台的。

車企的態度在自動駕駛這條路上至關重要。假如世界上所有車子都能自動駕駛和共用了,我們還需要那麼多車嗎?車企還需要那麼多崗位嗎? 讓車企轉型做服務商,他們還能保留優勢嗎?

現在這把牌還牢牢地抓在車企手裡。有業內人士跟我交流的時候說到,扼殺一個技術最好的方式是控制和擁有它,別看大家現在都在做自動駕駛項目,你以為他們是真心想推嗎?

我想到馬斯克創立特斯拉時曾經說過的話,原話我不記得了,大意是他做特斯拉,不是想把特斯拉變成最牛的車企,而是希望傳統車企都能醒悟過來,共同推動行業進步。換句話說,特斯拉本質,就是條鯰魚。

我不知道百度在自動駕駛這條產業鏈上,到底該算大公司,還是算創業公司?我只想對創業公司說,不妨思考一下如何做一條鯰魚,不要再心心念念做平臺做生態了,真的。

------

比如特斯拉就在 Mobileye 方案背後安裝了自己的 DNN(注:深度神經網路,人工智慧的應用基礎),Mobileye 在前臺解決日常的輔助駕駛需求,DNN 在後臺跑車輛上的資料。特斯拉與 Mobileye 不再合作之後,將 DNN 的資料取出,放在了第二代 Autopilot 上。

端到端(End to End)的這套人工智慧演算法,從輸入到輸出,裡面完全是黑盒子,指向的是完全無人駕駛的路徑。張輝承認這套演算法不是百度首創,然而張輝所在的智慧汽車事業部才從 L3 事業部改名而來,難道要劍指 L4 或者 L5 了?這個開放平臺的背後似乎有一些內部角力,就像大家也說不清楚,為什麼 L4 事業部自己做高精度地圖,而不是交給從百度地圖孵化出來的 L3 團隊。

張輝在 1 月份的演講中說到他們會開源一萬公里的自動駕駛資料。這是什麼概念呢。去年 10 月份的時候,Google 就公佈了他們的無人車行駛里程突破 300 萬公里,當時特斯拉也公開宣佈他們第一代的 Autopilot 硬體就收集了 20 億公里的資料,其中 5 億公里是 Autopilot 開啟狀態下跑出的資料。百度的這部分資料,和這兩家比起來,都不是一個數量級的。

// 自動駕駛到底誰說了算

百度發佈了 Apollo 計畫之後,我採訪了一個主機廠相關業務的負責人,想聽聽他的看法。他對此說到,這沒什麼好評價的,你找 Google ,Google 也是非常歡迎的,他們的技術全都可以開放,只是 Google 沒有開發佈會說而已。我追問,那你覺得百度有什麼優勢。令人遺憾的是,他說,nothing 。這話有點狠,但確實是原話。

我不知道那些將百度的 Apollo 計畫比作安卓的人怎麼想的。安卓誕生之前,蘋果發佈了第一代 iPhone ,Google 看到了未來變化的趨勢,回去加班加點做出了安卓系統,借 HTC 之力推了起來。當時,大部分的手機廠商都不具備獨立的系統開發能力。

而現在,自動駕駛遠遠沒到量產的時候,資料流程量入口掌握在車企手裡,控制技術掌握在 Tier1 手裡,演算法大家都差不多,硬體大家都差不多,你花重金建團隊,車子的配置都用最好最貴的,難道就能稱雄了。當然,百度自己沒有這麼說,這話是別人說的。

百度這次發佈會無疑還是成功的,宣傳價值達到了,但宣傳價值自然是遠大於實際價值。有人說,百度人工智慧這盤棋,都是 PR 出來的,這話不好,你讓那些兢兢業業加班加點的碼農們心裡怎麼想,道路雖然漫長,但是我們也在努力啊。但百度的公關確實是不甘寂寞,搜索百度自動駕駛相關的新聞,可以看到百度牽手的每一家車企,也可以看到百度在自動駕駛路上的每一個階段性成果。

自動駕駛還有多長的路要走,誰也說不清楚。這其中最大的阻力,到底是來自于技術,道德,還是利益?

大家很少談利益。拋開人工智慧的這套演算法,傳統的機器人領域的這套技術,難道是現在才開始發展起來的嗎?自動駕駛背後,難道沒有 Autopilot 鋪天蓋地宣傳的影響嗎?

業內還傳出百度要以 1 億美金投資蔚來汽車,這個消息最早由騰訊財經爆料出來,但是李彥宏在接受彭博社採訪時,親口否認了這個消息,並透露時機成熟時,百度會考慮分拆自動駕駛汽車部門。雖然上海車展的蔚來展臺上,擺了六位大佬的定製版 EP9 ,沒有李彥宏的,但在百度 Apollo 計畫的新聞通稿裡,蔚來汽車創始人李斌是站了台的。

車企的態度在自動駕駛這條路上至關重要。假如世界上所有車子都能自動駕駛和共用了,我們還需要那麼多車嗎?車企還需要那麼多崗位嗎? 讓車企轉型做服務商,他們還能保留優勢嗎?

現在這把牌還牢牢地抓在車企手裡。有業內人士跟我交流的時候說到,扼殺一個技術最好的方式是控制和擁有它,別看大家現在都在做自動駕駛項目,你以為他們是真心想推嗎?

我想到馬斯克創立特斯拉時曾經說過的話,原話我不記得了,大意是他做特斯拉,不是想把特斯拉變成最牛的車企,而是希望傳統車企都能醒悟過來,共同推動行業進步。換句話說,特斯拉本質,就是條鯰魚。

我不知道百度在自動駕駛這條產業鏈上,到底該算大公司,還是算創業公司?我只想對創業公司說,不妨思考一下如何做一條鯰魚,不要再心心念念做平臺做生態了,真的。

------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