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他是周總理的師傅,真正的武林高手,曾一掌打趴俄國大力士!

長期以來, 周總理在人們心中的形象是溫文爾雅的文官。 其實早在遵義會議前, 周總理就長期擔任中共中央軍委書記、軍事部部長等高級軍事職務。 他的軍事理論和武裝鬥爭的才能, 與他從小就鑽研革命理論、學習掌握中國功夫是分不開的。 下面小編就給大家扒一扒周總理的武術師傅——一代宗師韓慕俠。

周恩來赴法勤工儉學前與韓慕俠及弟子的合影(1920年 前排左起第三人為韓慕俠 第四人為周恩來)

當年與精武大俠霍元甲齊名

韓慕俠, 原名韓金鏞。 慕俠, 是其第九位師父所贈。 1877年1月12日出生於天津, 是當年和霍元甲同鄉並齊名的大師, 1877年(光緒二年)1月12日出生在天津西青區(原屬靜海縣)王穩莊鄉大泊村一個貧苦的農民家裡。 自幼習武, 與其祖父學習迷蹤拳, 13歲時拜周義斌為師, 習少林拳。 後拜張占魁為師, 學習形意拳、八卦掌。 張占魁非常賞識他,

也將他介紹到李存義門下習武。 韓慕俠身材挺拔, 個性好鬥好勝, 與人挑戰, 少嘗敗績, 很快就為張占魁門下打出名號, 人稱玉面虎。 與師弟姜容樵齊名, 為張占魁最重要的弟子。

後孫中山在黃埔開辦軍校, 韓纂俠則被聘為黃埔學校首席國術教官, 此時韓纂俠武功純熟, 擊敗無數外籍高手, 打死天津擂臺俄國大力士。

周恩來曾在其門下學拳練武

1916年前後, 周恩來在天津南開中學讀書, 並投身革命事業。 為了強身健體, 他拜名揚京津的拳師韓慕俠為師, 學拳練武。 韓慕俠當時以教武為生, 最擅長“形意八卦”, 除在南開任教外, 還在家裡設武館授徒傳藝。 周恩來學習之余, 常穿一件長布大褂, 去韓慕俠家裡學拳練武。

因為學拳, 使周恩來與韓慕俠建立起誠摯的友誼。

周恩來曾提筆為韓慕俠的武館, 寫下“韓九師堂”四字。 1917年周恩來東渡日本後, 還將他學拳期間與韓慕俠等人在武館的合影寄給拳師, 以示思念之情。 韓慕俠回憶稱:當時周恩來是用功最勤, 所獲最多的。 所謂名師出高徒, 周總理的功夫自然是相當不錯的。

憂國憂民為抗日出力

韓慕俠憂國憂民的思想使他不滿足辦武術專館, 而想用武術訓練軍隊, 把“以武術治國”的希望寄託在軍隊身上。 韓慕俠的抱負年近50歲時才得以施展。 當時受張學良將軍之邀, 出任16軍千人“武術團”的教官, 團部設在南關下頭鴻源裡1號。 “武術團”即大刀隊, 在武術團, 韓慕俠用八卦刀和連環槍的套路即用八卦刀中的“纏頭裹腦”等動作要領施行順步砍、拗步砍、左右砍、連剁帶劈;把形意的五行連環槍的擘、崩、鑽、炮、橫五槍, 變化為步槍的刺、拔、挑、崩、擘五個刺殺動作訓練士兵, 簡單易學, 有很高的實戰價值。

韓慕俠訓練的大刀隊在東北軍易幟後, 被編入宋哲元的29軍。

喜峰口一戰“大刀隊”盡顯威風。 民國二十二年, 日軍發動倡狂進攻。 駐守在長城一帶的二十九軍戰士同仇敵愾, 英勇抵抗。 大刀隊在喜峰口換防之際, 突遭萬餘日軍進攻, 雙方激戰, 使日軍傷亡慘重。 因喜峰口是戰略要地, 日軍又以3萬兵力搶佔喜峰口。 我方劉汝明、馮自安、張自忠、趙登禹等部, 決定將各部“武術團”受訓成員臨時組成大刀隊,出其不意沖入日軍陣地,將山頭日軍全部用大刀砍死。次日,日軍又瘋狂全線進攻喜峰口、古北口。大刀隊則埋伏在峰巒隱蔽處,待日軍一到,便蜂擁而出,奮勇拼殺,給日軍以重創。緊接著,大刀隊又襲擊了日軍炮兵陣地,毀其大炮多門,大刀隊勇士多數壯烈殉國。喜峰口一戰,大刀隊在抗日中顯示了威力,給不可一世的日本侵略者以致命的打擊。

後來便流傳著這樣的歌謠:

武術團,

真敢幹,

十二個銅板上前線。

不發機關槍,

專耍大刀片……

大刀隊,

真英雄,

十二個銅板打衝鋒。

嚇破鬼子膽,

跪地叫祖宗……

1947年,韓慕俠在窮困中不幸去世。韓慕俠身後有一女韓小俠、一子韓少俠。

決定將各部“武術團”受訓成員臨時組成大刀隊,出其不意沖入日軍陣地,將山頭日軍全部用大刀砍死。次日,日軍又瘋狂全線進攻喜峰口、古北口。大刀隊則埋伏在峰巒隱蔽處,待日軍一到,便蜂擁而出,奮勇拼殺,給日軍以重創。緊接著,大刀隊又襲擊了日軍炮兵陣地,毀其大炮多門,大刀隊勇士多數壯烈殉國。喜峰口一戰,大刀隊在抗日中顯示了威力,給不可一世的日本侵略者以致命的打擊。

後來便流傳著這樣的歌謠:

武術團,

真敢幹,

十二個銅板上前線。

不發機關槍,

專耍大刀片……

大刀隊,

真英雄,

十二個銅板打衝鋒。

嚇破鬼子膽,

跪地叫祖宗……

1947年,韓慕俠在窮困中不幸去世。韓慕俠身後有一女韓小俠、一子韓少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