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曹操的兒子曹丕死後世人竟這樣評價他

先瞭解瞭解曹丕的生平:

曹丕(187年冬-226年6月29日), 別名曹子桓, 曹魏高祖文皇帝, 三國時期魏朝開國皇帝, 著名政治家、文學家、詩人, 曹操之子, 代表作有《典論》《燕歌行》。 曹丕代漢稱帝, 建立曹魏;大破羌胡, 平定河西, 複通西域;繁榮建安文學, 開文學批評之風;與其父曹操和弟弟曹植並稱“三曹”。 西元220年正月, 曹操逝世, 曹丕繼任丞相、魏王, 之後受禪登基, 以魏代漢, 結束了漢朝四百多年統治。 黃初七年(西元226年)五月曹丕去世, 時年四十歲, 葬于首陽陵, 諡號文皇帝, 廟號高祖、世祖。

看看世人對他的評價:

陳壽:“文帝天資文藻, 下筆成章, 博聞強識, 才藝兼該;若加之曠大之度, 勵以公平之誠, 邁志存道, 克廣德心, 則古之賢主, 何遠之有哉!”

曹植:“祥惟聖賢, 歧嶷幼齡。 研幾六典, 學不過庭;潛心無妄, 抗志清冥。 才秀藻朗, 如玉之瑩。 ”

卞蘭:“研精典籍, 留意篇章, 覽照幽微, 才不世出, 稟聰睿之絕性,

體明達之殊風, 慈孝發于自然, 仁恕洽於無外。 是以武夫懷恩, 文士歸德。 竊見所作典論, 及諸賦頌, 逸句爛然, 沈思泉湧, 華藻雲浮, 聽之忘味, 奉讀無倦。 ”

葛洪:“自建安之後, 魏之武文, 送終之制, 務在儉薄, 此則墨子之道, 有可行矣。 ”

劉勰:“魏文之才, 洋洋清綺, 舊談抑,

之謂去植千里。 然子建思捷而才俊, 詩麗而表逸;子桓慮詳而力援, 故不競於先鳴。 而樂府清越, 《典論》辯要, 選用短長, 亦無懵焉。 但俗情抑揚, 雷同一響, 遂令文帝以位尊減才, 思王以勢窘益價, 未為篤論也。 ”

垣榮祖:“昔曹操、曹丕上馬橫槊, 下馬談論, 此於天下可不負飲矣!”

《全隋文》:“魏高祖文皇帝, 紹即四海, 光澤五都, 負彰魈茫朝宗萬國, 允文允武, 庶績鹹熙, 正踐升平, 時稱甯晏。 ”

王勃:“文帝富裕春秋, 光應禪讓, 臨朝恭儉, 博覽墳典, 文質彬彬, 庶幾君子者矣。 ”

郝處俊:“昔魏文帝著令, 雖有幼主, 不許皇后臨朝, 所以杜禍亂之萌也。 ”

張說:“周文王之為太子也, 崇禮不倦;魏文帝之在青宮也, 好古無怠, 博覽史籍, 激揚令聞, 取高前代, 垂名不朽。 ”

王鍇:“文帝八歲能屬文, 博覽古今, 貫穿經史。 及居帝位, 益尚謙和。 坐不廢書, 手不釋卷。 ”

陳亮:“至於欲使當時累息之民得闊步高談無危懼之心, 未嘗不為之三複也, 於是時吳蜀爭帝, 中國庶幾乎息肩矣, 是以在位七年而諡曰文也。 ”

張溥:“霸朝初創, 力更舊輒, 至待山陽公以不死, 禮遇漢老臣楊彪不奪其志, 盛德之事, 非孟德可及。 ”

馬植傑:“從曹丕的政治設施來看, 也有些不錯的。 拿曹丕與其他封建帝王相比, 尚屬中等偏上者。 ”

葉嘉瑩:“魏文帝在即位後, 曾下了息兵詔, 下了薄稅詔, 下了輕刑詔。 他實在是一個很有理想的皇帝, 希望能夠把天下治理得更好。 但是很可惜,他只做了七年的皇帝就死了,死的時候只有四十歲。”

但是很可惜,他只做了七年的皇帝就死了,死的時候只有四十歲。”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